韩成艳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研究
-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第二少的少数民族,世居在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有语言而无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口头传统。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伊玛堪”是赫哲族关于民族历史的独特记忆,歌颂了民族英雄...
- 韩成艳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理念与实践:基于宁波案例的讨论被引量:14
- 2016年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模拓展与水平提升需要一些理论观念的有力支持,与项目代表性相结合的文化整体性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以动态发展和建构的思维看待非遗代表性项目与地方文化整体之间的关系,从历史与现实结合、地方与国家兼顾的多重维度对地方文化整体特色进行呈现。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如何推进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性保护,使具体的名录项目的传播与共同体文化的整体性认知相得益彰,从而使非遗保护的过程与文化自觉的过程相契合。
- 韩成艳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代表作文化自觉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评估标准——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被引量:9
- 2011年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直倡导"本真性"原则,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内涵从学理角度都进行过梳理和阐释,然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一直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这种缺失源于从文化变异的程度来确认其是否具有"本真性",而忽略了作为文化承担者和传承者的民族成员本身。在此,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从文化认同功能的角度阐述作为文化承担者的普遍认同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评估的首要标准。
- 韩成艳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
- 赫哲族伊玛堪的审美功能
- 2012年
- 赫哲族伊玛堪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道德功能与审美功能,此外,其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都是审美活动的衍生物。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因为审美不仅是各种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而且是各种功能实现的最终目标。以文化研究与后殖民批评为理论根基,从表层与深层两个方面阐释赫哲族"伊玛堪"的审美功能,以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王丙珍韩成艳宋巍
- 关键词:赫哲族审美功能
- 从个体的爱到共同的善——美国中镇宠物狗的社会生活被引量:6
- 2014年
-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狗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再单纯地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动物或陪伴性的宠物存在,而是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家庭成员,被赋予人类的品质与情感,深入地参与到美国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狗作为美国个人与社会生活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了审美、道德、经济、政治和宗教的价值和意义。美国人对于狗的爱,已经不止于一种社会个体私人化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追寻。本文基于对美国的中镇以狗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的调查,观察美国人与狗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美国人与美国社会的爱和善的价值生成与表述。
- 韩成艳
- 关键词:个体情感美国社会宠物狗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论建设尝试被引量:16
- 2020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作为工作概念被简单界定,在后续的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中被阐发出诸多属性,但是由于没有理论自觉,没有明确的学术支点,这些概括一般都是罗列的、缺乏理论性的整合。在筛选非遗概念的属性的基础上,以"非物质性"为核心对它们的内在关系进行逻辑建构,以期完成非遗概念的初步的理论整合。
- 韩成艳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非物质性
- 从学术上拯救“原生态”和“本真性”概念被引量:16
- 2015年
- "原生态"和"本真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学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又广受批评的两个关键概念。通过概念史的梳理,寻求建立一种把它们界定为一对姊妹关系的认识框架,以关系论取代原子论,以过程论取代本质论,以对话取代独断,澄清这对概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真实功能和意义要点,使这对概念更有条件发挥积极的理论价值。
- 韩成艳
- 关键词:原生态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被引量:10
- 2011年
- 传统的民俗学将向何处去?这是民俗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新时期民俗学要想走出困境,对社会和学术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必须树立新的学术品格,对社会有所担当。从"历史学"转向"当代学",将民俗研究导入当代社会,直面当下社会的变迁;从追溯历史、重构原型、回归传统,转向关注现实、关心人生、阐释社会、服务当今社会。让以研究"古代遗留物"为开端的学问转向以研究当下现实社会习俗为主的与时俱进的学问;让以"民间文学"、"口头传承"为主体和"历史考据"、"原型重构"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民俗研究传统,转向以"当代民俗"、"现代传媒"为主体,以"整体研究"、"综合研究"为主要方法的新民俗研究。民俗学的这种当代性建构需要民俗学学者们具有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 黄永林韩成艳
- 关键词:民俗学
- 从民族史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的代表性建构历程被引量:1
- 2020年
- 伊玛堪是综合运用语言叙述与音乐歌唱的赫哲族文学艺术品种,它从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文艺传承转而得到大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可,先后得益于史诗的归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名。其史诗体裁的归类论证过程与中国学术界回应“中国人没有史诗”的论断密切关联在一起,成为这一历史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自1980年代以来,赫哲族伊玛堪与众多民族的大量文艺作品经过史诗论证而受到特别重视,并在2000年后分批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过程也是伊玛堪代表性被不同层次地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的史诗论证建构了它的强代表性,而成为非遗项目则确立了它的正式代表性。
- 韩成艳
- 关键词:史诗黑格尔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社区保护的县域实践:关键概念的理论探讨被引量:18
- 2020年
- 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是以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行政资源优势的县域实践为基础的。县域是非遗保护公共事业的正式制度的第一层级,也是保护实践的一个主体,负责组织县(市)域的各个部门和机构,各个社区、群体、组织和居民参与非遗项目的发现、申报、传承和传播,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此将本地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与那些把"社区"限定在基层邻里范围的认识不同,本文通过对滕尼斯、帕克等人的经典社会理论中关于社会、社区等关键概念的辨析,得以能够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community"概念同时看作(邻里)"社区"和(文化)"共同体"。本文通过分析"民间的"文化活动转变为"公共的"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县域行政机构与专家群体和居民及其组织的合作模式,得出结论:非遗保护的县域实践是社区保护的一个层级,它包含丰富多样且具体生动的邻里范围的项目活动,本身又是具有整合多方面、多主体来建构地方认同的一种集体性主体,并为省域、国家与人类在非遗共享的意义上形成共同体奠定基础条件。循此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掘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公约文本的内在联系,为中国特色非遗保护的县域实践得以更好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韩成艳高丙中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