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怡之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开发区
  • 1篇移民
  • 1篇移民安置
  • 1篇社区规划
  • 1篇滩水电站
  • 1篇居住
  • 1篇居住分异
  • 1篇居住空间
  • 1篇空间结构
  • 1篇郊区化
  • 1篇管理改革
  • 1篇白鹤滩水电站
  • 1篇城镇体系规划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东勘测设计...

作者

  • 4篇项怡之
  • 2篇冯健

传媒

  • 1篇水力发电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被引量:10
2017年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素。最后,从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企业、母城及周边区域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开发区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当前,国内开发区大多面临从"产业功能地域"向综合型的"城市化功能地域"转型,但开发区既是"产业集聚区"又被作为"卧城"的复杂状况,也带来其居住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复杂性。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城市居住空间理论有重要意义。
冯健项怡之
关键词:开发区居住空间居住分异郊区化
大型水电站建设影响区的城镇体系规划调整研究
2017年
大型水电站建设影响区的城镇体系重构是一种外力推动下的非常规突变,采用常规方法调整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局限性。以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影响区作为研究案例,将移民安置规划与城乡规划结合,从移民安置规划出发,探索针对此类型区的实用高效的城镇体系规划调整方法。进一步,此方法还可一般化推广至大型移民工程区域、灾后重建区等具有城镇体系突变特征的区域。
项怡之
关键词:移民安置白鹤滩水电站
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研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社区问卷调查数据,从行为主义视角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居民的通勤、购物、就学、就医、休闲等日常活动空间开展实证研究,刻画开发区职住分离、购物行为的空间指向性,以及居民就学、就医和休闲行为的空间分配特征。继而,基于加入空间变量的消费者效用函数,结合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背景,重点从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特征进行解释,并概括出其形成的综合机制模式。研究发现,距离、业态偏好、对服务设施质量的要求,以及交通方式改善带来居民需求变动,与市场供给的空间分布、政府供给的相对短缺共同影响,塑造了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
冯健项怡之
关键词:开发区空间结构
基于活动的郊区居民社会空间重构:以望京为例
传统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侧重对空间结构的描述,当代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更加注重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机制阐释。城市郊区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既存在城市社会空间的一般规律,也具有特殊的阶段性特征。为认识中国大城市郊区社会空间发展,为郊区社区...
项怡之
关键词:社区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