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中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3篇耐药
  • 3篇骨髓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神经酰胺
  • 2篇葡萄糖神经酰...
  • 2篇白血病细胞
  • 1篇血象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改变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幼红细胞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机构

  • 6篇无锡市第一人...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顾中华
  • 5篇王珏
  • 3篇穆会君
  • 3篇谢平
  • 3篇沈云峰
  • 3篇毛玉文
  • 2篇李小雯
  • 2篇朱华淳
  • 2篇谢新
  • 2篇张滨
  • 2篇葛素梅
  • 1篇谢可鸣
  • 1篇李天宇
  • 1篇龚晓红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5篇2006
  • 2篇2004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5例骨髓转移癌血象及骨髓象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对25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贫血23例(占92%),血小板减少17例(占68%),白细胞增多13例(占52%),血涂片出现幼稚粒细胞19例(占76%),出现幼稚红细胞17例(占68%),同时出现幼粒细胞及幼红细胞15例(占60%),血沉增快22例(占88%),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25例(占100%)。骨髓涂片尾部及边缘处均见到数量不等的散在或成簇分布的转移癌细胞。认为骨髓检查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细胞学证据。
顾中华王珏毛玉文
关键词:骨髓转移癌血液学改变
t(8;21)伴迟发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
2004年
王珏谢新顾中华李小雯朱华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八例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MA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及预后。方法对8例MAL骨髓标本均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析,运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或兼顾髓、淋二系方案化疗。结果FAB分型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3例,ALL-L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1例,免疫分型显示MAL患者均有髓、淋二系表达,其中3例为T、B、髓3系共表达。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见异常核型,但无特征性改变。该类患者大多数对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结论MAL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通常预后较差。
王珏顾中华李小雯谢新毛玉文李天宇
关键词: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生物学特征
血液病121例骨髓标本Ag-NOR_s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对121例血液病的骨髓标本进行Ag-NORs染色与分析。根据染色颗粒的大小、形态和染色深浅,将Ag-NORs染色颗粒分成A、B、c三型,其中A型颗粒对于良恶性血液病的鉴别及恶性血液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恶性血液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大而不规则且染色较深的A型颗粒为主,而正常人和良性血液病此型颗粒较少,以B型颗粒为主。NORs是一种遗传物质,它的变化比细胞形态的变化出现得早,所以Ag-NORs染色对于早期恶性血液病的诊断、MDS发展趋向、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龚晓红顾中华王志敏朱维春
关键词:血液病骨髓病理诊断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及其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首先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物,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53例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并对药物敏感的HL-60细胞株和对阿霉素耐药的HL-60/ADR细胞株中GC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进行比较。继而采用Westernblot法分析HL-60细胞株及HL-60/ADR细胞株中GCS蛋白及P-g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耐药组临床标本中的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且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值显著增强时往往伴有mdr1基因的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r=0.6)。HL-60/ADR细胞株GCSmRNA及蛋白均过度表达,且明显高于HL-60细胞株,与此同时,HL-60/ADR细胞株的mdr1mRNA和P-gp的表达亦显著增高。结论:GCS可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谢平葛素梅沈云峰顾中华穆会君张滨
关键词: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多药耐药白血病HL-60细胞HL-60/ADR细胞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
2006年
目的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析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GCS基因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mdr1)的表达水平及其两者的差异。结果白血病耐药组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白血病患者标本GCS基因扩增条带显著增强时往往伴有mdr1基因的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γ=0.6)。结论白血病多药耐药患者GCS基因的表达明显强于非耐药患者,GCS基因的表达与mdr1基因相关。提示GCS基因可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葛素梅谢平谢可鸣沈云峰顾中华穆会君王珏张滨
关键词: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采用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检测了 72例白血病患者的MDR1基因的表达 ,并利用含有 4 0 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其中 3例MDR1基因高表达并表现为临床高度耐药的耐药实验组病例及 3例MDR1基因低表达且未表现临床耐药的非耐药对照组病例的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 基因表达谱分析两次重复实验结果显示总共有 15 0条靶基因 (约 3.6 6 % )在与以耐药组及非耐药组细胞RNA为模板合成的双探针杂交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结论 运用基因芯片对白血病耐药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 ,能够筛选出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
谢平穆会君沈云峰毛玉文顾中华朱华淳
关键词:耐药基因白血病基因表达谱芯片
以急性阑尾炎首发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顾中华王珏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