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娟娟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2篇丙泊酚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电活动
  • 1篇血症
  • 1篇置换术
  • 1篇术前
  • 1篇术前检查
  • 1篇头坏死
  • 1篇皮层
  • 1篇皮层下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全麻
  • 1篇全麻患者
  • 1篇全髋
  • 1篇全髋置换
  • 1篇全髋置换术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顾娟娟
  • 4篇傅强
  • 3篇米卫东
  • 2篇张宏
  • 1篇杨静
  • 1篇袁维秀
  • 1篇张永强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丙泊酚对癫痫患者皮层及皮层下脑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 通过埋置于癫痫患者颅内的微电极,动态记录静脉泵注丙泊酚所致的意识消失过程中皮层及皮层下脑电信号的变化,分析丙泊酚对大脑不同部位脑电活动的影响,为确定丙泊酚产生麻醉效应的主导位点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己在ROSA(r...
顾娟娟
Airtraq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全麻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应用Airtraq可视喉镜对困难气道患者全麻中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60例,MallampatisⅢ~Ⅳ级,随机分为Airtraq组、Macintosh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慢诱导气管插管,诱导后分别采用Airtraq可视喉镜及Macintosh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比较两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及气管插管后3 min(T4)的HR、SBP、DBP,观察两组声门暴露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irtraq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Macintosh组,插管时间短于Macintosh组,T3、T4时HR、SBP、DBP低于Macintosh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acintosh组(P均〈0.05)。Airtraq组Ⅰ级气管插管声门暴露的比例高于Macintosh组(P〈0.05)。结论 Airtraq可视喉镜具有快速、声门暴露好、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插管损伤小的优点,适合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气管插管。
顾娟娟傅强米卫东张宏
关键词:气管插管AIRTRAQ喉镜MACINTOSH喉镜
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7年
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因其起效快、苏醒迅速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患者的持续镇静以及临床无痛检查、治疗等。然而,丙泊酚的中枢麻醉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了,有研究发现,丙泊酚作用的中心环节是突触,但其在神经中枢的作用靶点仍未达成共识,抑制局部脑区的活动和扰乱各个脑区功能网络联系这两种途径还存在诸多争议和未解之处。
顾娟娟杨静袁维秀傅强米卫东
关键词:丙泊酚静脉麻醉
1例双髋置换术中低氧血症的麻醉处理
2014年
患者男,53岁,体重80 kg,身高170 cm,因“双侧股骨头坏死”于2013年3月1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患者既往高血压6年,规律服用卡托普利和吲达帕胺4-5年,术前1周改用硝苯地平10 mg,3次/d,血压控制良好。既往银屑病40年,地塞米松+维生素C+扑尔敏口服治疗约6年。术前检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ST-T改变,T波异常,室内阻滞。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顾娟娟傅强张永强
关键词:麻醉处理低氧血症ST-T改变术前检查全髋置换术股骨头坏死
内镜面罩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面罩对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体重指数( BMI )大于28 kg/m2的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采用内镜面罩给氧( T组),另一组采用鼻导管吸氧(C组),氧流量均设置为3~5 L/min。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咪达唑仑(1 mg)、丙泊酚(1~2 mg/kg),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检查,检查中若有轻微体动及时追加丙泊酚用量。记录麻醉前( T1)、麻醉后2 min( T2)和操作结束时( 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胃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用药总量。结果(1)两组T2及T3时SBP、DBP和HR与T1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T2时,C组受检者SpO2下降明显,检查中有6例(12%)发生SpO2<90%,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组受检者与T1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SpO2(99.26%±0.90%)明显高于C组(92.68%±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T组SpO2(99.58%±0.61%)也明显高于C组(96.24%±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及丙泊酚的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内镜面罩给氧优于鼻导管给氧,使无痛胃镜检查更为安全。
顾娟娟傅强米卫东张宏
关键词:肥胖内镜面罩无痛胃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