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兴全

作品数:8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断裂带
  • 4篇裂带
  • 3篇第四纪
  • 3篇古地震
  • 2篇断层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晚第四纪
  • 2篇发震
  • 2篇发震构造
  • 1篇地表
  • 1篇地壳
  • 1篇地貌面
  • 1篇地堑
  • 1篇地震预测
  • 1篇第四纪活动
  • 1篇第四纪活动性
  • 1篇断层活动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8篇马兴全
  • 7篇冉勇康
  • 6篇李彦宝
  • 4篇曹筠
  • 3篇李丽梅
  • 3篇许汉刚
  • 3篇陈立春
  • 3篇张鹏
  • 2篇王虎
  • 2篇李西
  • 1篇梁明剑
  • 1篇张彦琪
  • 1篇吴富峣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地表弱活动断裂6—7级地震中长期预测技术要点与案例解析被引量:3
2013年
6~7级地震地表位错量往往很小甚至不断错地表,其发震断裂很容易被误判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而导致其未来强震危险性被忽视。对此,文中特提出未来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地表弱活动断裂类型。甄别地表弱活动断裂是6~7级地震中长期预测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是:在目标断裂所属构造系统的发震能力判定基础上,构建起目标断裂与同-构造背景中具历史地震记载或占地震地质记录的活动断裂之间的某种联系。实际案例解析结果表明,同一级次相似构造、同-构造系统不同孕震构造单元,以及特定构造过程中不同阶段构造级次的类比,是地表弱活动断裂6~7级地震中长期预测较为有效的技术方法。昆明市普渡河-西山断裂、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汉中盆地活动构造系和南段大川-双石断裂为地表弱活动断裂,潜在震级6.5~7.0,陇县一宝鸡断裂带的桃园-龟川寺、固关-虢镇以及陇县-岐山-马召断裂潜在震级依次为6.0~6.5、6.5~7.0、7.5级左右。
陈立春冉勇康王虎李彦宝马兴全
关键词:地震预测汶川地震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安丘-莒县断裂全新世活动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0
2018年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和边界构造带,其鲁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的空间展布和古地震序列是地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准确评价区域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以往研究工作多集中在郯庐断裂带地表地貌现象明显且有强震记录的山东段,而江苏段则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有关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范围和古地震序列问题存在争议.本文利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以及古地震探槽等多层次综合方法,重点开展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的分布和古地震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全新世时期,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主要活动断层,且江苏全段该断层都是全新世活动断层.通过对比宿迁闸-皂河镇断裂南北安丘-莒县断裂的断层地貌和断层最新活动时间,并结合宿迁闸-皂河镇断裂在第四纪没有活动过等证据,推测该断层在全新世时期并不是区域阻碍破裂的断层.探槽揭示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两次古地震事件,事件Ⅰ限定在(6.2±0.3)-(13.4±0.7)ka B.P.之间,而事件Ⅱ限定在(2.5±0.1)ka B.P.到现今,全新世两次古地震间隔较长.基于构造类比法,安丘-莒县断裂具有深部孕震的构造特点,是区域未来强震的潜在发震构造.
曹筠冉勇康许汉刚李彦宝马兴全梁明剑李西张鹏李丽梅
关键词:古地震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东地堑边界断层第四纪活动性被引量:2
2018年
郯庐断裂带东地堑边界断层在断裂带演化过程和现今构造格局中都是重要断层,对该边界断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有助于了解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历史和地震活动性,而有关该边界断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较少且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东地堑两边界断层开展系统的断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昌邑-大店断裂(F_1)第四纪以来未见构造运动证据,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_2)在第四纪早期曾发生有关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迹象。
曹筠冉勇康许汉刚李彦宝马兴全张鹏李丽梅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江苏段边界断层
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活动性被引量:54
2013年
芦山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会不会再次发生7级甚至更大地震迅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野外调查结果,本文从活动构造与古地震研究角度对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构造关系以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破裂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一点依据.我们的初步认识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与中段存在显著差异,其晚第四纪活动可能已向盆地前展.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中央-前山断裂系,而芦山地震主要和前山-山前断裂系密切相关,与中央断裂关系不明显.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断裂带宽度增大,次级断裂条数增加,单条断裂断错地表活动强度明显减弱,其发震能力要弱于发生汶川地震的中段.此次地震更可能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芦山一带破裂空段的填补.
陈立春冉勇康王虎李彦宝马兴全
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古地震
灵丘盆地构造地貌分析及其构造活动
灵丘盆地位于山西断陷带的东北部,是忻定盆地东部附属的小型半地堑盆地。缘于不断的右旋剪切作用在山西断陷带尾端所导致的水平扭转掀斜效应,该区于第四纪时期开始断陷并接受沉积。据县志记载,灵丘盆地曾于1626年6月28日发生7级...
马兴全
关键词:地貌面发震构造
文献传递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南段(郯城—淮河)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和古地震探槽等多方法手段,重点开展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安丘—莒县断裂南段在浅部由2支高倾角兼有挤压逆冲分量的断层组成,其中一支出露地表,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分量,是全新世活动断层,而另一支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
曹筠冉勇康许汉刚李彦宝马兴全张鹏李丽梅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断层活动性
小江断裂带西支晚第四纪强震破裂特征被引量:7
2018年
小江断裂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系川滇菱形地块与华南地块的边界断裂带。1833年小江断裂带西支曾发生过云南历史上最大的嵩明8级特大地震。研究小江断裂带晚第四纪地表变形和强震破裂行为对认识断裂带乃至川滇地区未来地震危险性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演化都至关重要。文中通过在小江断裂带西支开挖的多个大型探槽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草海子探槽共揭露出6次古地震事件,从老到新依次为事件U、V、W、X、Y和Z,分别发生于40000—36300BC、35400—24800BC、9500BC—500AD、390—720AD、1120—1620AD和1750AD至今。干海子探槽共揭露出3次古地震事件,从老到新依次为事件GHZ-E1、GHZ-E2和GHZ-E3,分别发生于3300BC—400AD、770—1120AD和1460AD至今。大坟地探槽古地震事件分别为:事件E1,发生于22300—19600BC;事件E2,发生于18820—18400BC;事件E3,发生于18250BC至今。干海子探槽与草海子探槽同在小江断裂带西支上,且两探槽相距仅约400m,结合历史地震记录并使用古地震研究的逐次限定法可限定该段全新世晚期记录较完整的4次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分别是500—720AD、770—1120AD、1460—1620AD和AD1833,平均复发间隔约370~440a,这一结果小于前人所得的约900a的平均复发间隔。因此,应重新评估小江断裂带未来的地震危险性。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发现,小江断裂带西支在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很可能以分段破裂为主,而在全新世中晚期以来具有丛集及整个西支断裂全段破裂的特征。
李西冉勇康吴富峣马兴全张彦琪曹筠
关键词:古地震复发间隔
灵丘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和1626灵丘地震发震构造被引量:1
2013年
灵丘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的东北部,曾于1626年发生7级地震。文中通过解译SPOT5影像、分析SRTM3数据和野外调查,对该盆地进行宏观的构造地貌分析和对比,结合探槽以及地质剖面确定主要活动断层的几何分布和最新活动特征,进而探讨灵丘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太白维山山前断裂大部分段落最新活动时代限于晚更新世晚期。NE向的水涧-落水河断裂灵丘县城以西段造成同级地貌面高差约6m,其中最新活动在地表残留高约1m的断层陡坎,县城及以东段无明显地貌表现;NW向的华山河断裂具有枢纽断层特征,在盆地北部断裂向西倾并造成华山河Ⅰ级阶地两侧约10m的高差,在盆地南部断裂向东倾,剖面和相关地貌揭示该断裂在南段为一条高角度的活动正走滑断裂;据此认为,1626年灵丘地震为水涧-落水河断裂西段和NW向的华山河断裂共轭作用的结果。
马兴全李彦宝冉勇康陈立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