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如纯

作品数:2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神经节
  • 14篇交感
  • 13篇交感神经节
  • 11篇色胺
  • 11篇羟色胺
  • 10篇5-羟色胺
  • 8篇细胞
  • 7篇突触
  • 7篇突触传递
  • 6篇受体
  • 5篇电生理
  • 4篇介导
  • 4篇肠系膜下神经...
  • 3篇胆硷
  • 3篇神经节细胞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生理学
  • 3篇节细胞
  • 3篇P物质

机构

  • 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27篇马如纯
  • 18篇黄振信
  • 13篇孔德虎
  • 10篇祝延
  • 6篇王烈成
  • 6篇蔡圣荣
  • 4篇翟进
  • 4篇欧玲
  • 3篇裴文芬
  • 2篇胡金兰
  • 2篇唐天序
  • 2篇吴瑞林
  • 1篇何延龙
  • 1篇刘冰怀
  • 1篇劭庆兰
  • 1篇黄振兴
  • 1篇朱舜丽
  • 1篇王伟
  • 1篇陈全珠
  • 1篇陈先文

传媒

  • 6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生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1
  • 2篇1990
  • 5篇198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侧角中间外侧核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被引量:1
1989年
在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的中间外侧核作细胞内记录,研究细胞膜的静态与动态电生理特性。细胞的静息电位(RP)变动于-46—-70mV,膜的输入阻抗为108.3±67.9MΩ(X±SD,下同),时间常数9.9±5.6ms,膜电容138.6±124.2pF。用去极化电流进行细胞内刺激时,大部份细胞(85.4%)能产生高频率连续发放,其余细胞(15.6%)仅产生初始单个发放。胞内直接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AP)幅度为63.4±9.0mV,时程2.4±0.6ms,阈电位水平在RP基础上去极18.7±6.2mV。大部份细胞的锋电位后存在明显的超极化后电位,其幅度为5.1±2.7mV、持续90±31.8ms。刺激背根可在记录细胞引起EPSP或顺向AP,少数细胞尚出现IPSP。而刺激腹根则可引起逆向AP。
祝延马如纯
关键词:脊髓电生理
交感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的电生理与药理
马如纯祝延孔德虎黄振信劭庆兰翟进王伟欧玲吴瑞林
应用离体脊髓薄片及交感神经节细胞内记录,研究了交感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的电生理与药理。实验表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交感节前神经元呈现兴奋效应;5-羟色胺时豚鼠交感椎前神经节非胆硷能突触传递的递质之一,且通过突触前、后...
关键词: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电生理药理
5-羟色胺受体亚型介导的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去极化反应
应用离体肠系膜下神经节(IMG)观察不同5-羟色胺(5-HT)受体亚型拮抗剂对5-HT去极化反应和迟发兴奋性突触电位(ls-EPSP)的作用,并观察不同5-HT受体亚型激动剂对IMG细胞膜电位的作用.赛庚啶(5-HT受体...
王烈成蔡圣荣黄振信邵庆兰马如纯翟进
文献传递
可乐定对豚鼠腹腔神经节突触前神经末梢乙酰胆硷量子释放的影响
1990年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到可乐定使离体豚鼠腹腔神经节突触前神经末梢自发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mEPSP)频率减少,使刺激突触前神经引起的乙酰胆硷(Ach)量子释放的失败机率增加,平均量子含量减少,但对平均量子大小无影响,表明可乐定能减少突触前神经末梢Ach的量子性释放,但对Ach在囊泡中的平均含量无影响。本工作提示可乐定对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阻断作用与可乐定减少突触前神经末梢Ach量子释放有关。
邵庆兰孔德虎黄振信欧玲马如纯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乙酰胆硷
针刺抗休克作用及其原理实验研究
马如纯黄振兴
针刺加压反应对其穴位是有特异性。观察到“人中”穴效果较好,针刺加压反应对心血管影响,对观察到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均收缩,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其它植物性效应器官也有一定变化,提示伴有弥漫性植物神经兴奋(其中枢兴奋)...
关键词:
关键词:针刺疗法穴位疗法
5-羟色胺介导的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突触传递被引量:2
1991年
本实验通过豚鼠离体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方法观察到:(1)5-羟色胺(5-HT 1-100μmol/L)灌流可在部分 IMG 细胞引起与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s-EPSP)相似的缓慢去极化;(2)持续灌流5-HT 可使对5-HT 敏感的 IMG 细胞的Is-EPSP 明显阻抑;(3)5-HT 去极化及5-HT 敏感细胞的 Is-EPSP 均可为5-HT 再摄取抑制剂氟苯氧丙胺(50μmol/L)所增大,而对5-HT 不敏感细胞的 Is-EPSP 则不受这种药物的影响,(4)5-HT 合成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PCPA)预处理可使 IMG 细胞的 Is-EPSP 的出现率和去极幅度均明显减低。上述结果表明:5-HT 可能参与介导豚鼠部分 IMG 细胞的Is-EPSP。
王伟马如纯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突触传递5-羟色胺能
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的5-羟色胺快去极化反应及其受体亚型被引量:1
2001年
王烈成孔德虎胡金兰黄振信马如纯
关键词:5-羟色胺肠系膜下神经节受体
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神经元的细胞内记录
1989年
脊髓薄片的细胞内记录技术建立于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一些学者先后应用这一技术就背角和侧角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对背角神经元的作用,以及5-HT、去甲肾上腺素及肽类物质对侧角神经元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986年以来,我们就国内的具体条件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成功地建立了这一研究方法。
祝延吴瑞林黄振信邵庆兰马如纯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内记录
家兔失血性休克时血浆儿茶酚胺系统的含量变化
1989年
本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25例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儿茶酚胺系统(酪氨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井分别观察休克后输血组和非输血组家兔的儿茶酚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儿茶酚胺及其前身物酪氨酸含量均增高,其中非输血组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失血性休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儿茶酚胺含量的适度增高是休克时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
朱舜丽刘冰怀陈全珠邵庆兰黄振信马如纯
关键词:休克儿茶酚胺
新生大鼠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的单胺能受体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的细胞内记录,观察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及肾上腺素(AD)对交感节前神经元(SPN)膜电位的作用,以期阐明三种单胶受体是共存于同一细胞,还是分别存在于不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5-HT,NA及AD分别使57.1%(16/28),60%(1/25)及52.4%(1/2)的SPN出现了去极化反应;(2)根据SPN对三种单肢的反应,可将SPN分成几种亚型:对三种单胺都敏感的SPN(3/19,158%),对两种单胺都敏感的SPN(9/19,47.4%),仅对一种单胺敏感的SPN(4/19,21.1%)以及对三种单胺都不敏感的SPN(3/19,15.8%)。结果提示三种单胺受体可三者或两者共存于同一细胞,也可分别单独存在于一个细胞。
蔡圣荣王烈成孔德虎黄振信马如纯
关键词:单胺脊髓神经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