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海元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纤维
  • 2篇纤维素酶水解
  • 2篇发酵
  • 1篇乙醇
  • 1篇乙醇发酵
  • 1篇水解
  • 1篇糖化
  • 1篇糖化发酵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秸秆
  • 1篇麦秸秆
  • 1篇酵母
  • 1篇酵母菌
  • 1篇秸秆
  • 1篇基质
  • 1篇高浓度发酵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交天津港航...

作者

  • 3篇林燕
  • 3篇马海元
  • 2篇王欣泽
  • 2篇张伟
  • 2篇李文
  • 1篇李亚红
  • 1篇刘妍
  • 1篇孔海南
  • 1篇华鑫怡
  • 1篇张琦
  • 1篇李进军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浓度发酵中酵母菌性能调控及优化被引量:5
2013年
高浓度发酵能有效提高乙醇发酵的经济效益,但反应过程中高浓度基质和产物对酵母菌性能抑制作用是限制最终乙醇产率的关键因素。文中通过分析比较了不同基质及产物浓度下的发酵中基质浓度、菌体浓度、乙醇产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酵母菌对抑制物的耐受浓度。并对比内源和外源乙醇对于发酵初始12 h酵母菌平均比增长速率和平均乙醇发酵速率的影响,揭示内外源乙醇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该酵母菌株发酵基质最大投加浓度为160 g/L,所产乙醇最大浓度为55 g/L;产物乙醇是发酵过程中的首要抑制因素,菌体对发酵初始时所添加乙醇的耐受浓度为70 g/L,内源乙醇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外源乙醇。
张琦李文林燕马海元王欣泽孔海南
关键词:乙醇发酵酵母菌基质
纤维素酶水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纤维素结构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以纤维素和秸秆为底物,对纤维素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效率进行了研究,考察的影响因子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酶水解过程中两种底物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纤维素水解效率有显著差异,pH4.0~5.0为其最适范围;温度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很大,40℃时纤维素和秸秆生成葡萄糖效率最高,分别为56.32%和35.80%;两种底物的水解在24 h内基本完成,48 h水解效率达到最高,纤维素酶水解进行的前6 h中,底物的结构变化最为明显。
林燕张伟华鑫怡李进军刘妍马海元
关键词:纤维素酶水解
NaOH预处理小麦秸秆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小麦秸秆为底物,对不同NaOH预处理条件下小麦秸秆的纤维素酶水解效率进行了研究,考察因子包括NaOH质量分数、小麦秸秆固体含量、预处理时间,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酶水解过程中小麦秸秆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分数为1.00%、小麦秸秆固体含量为0.050 g/mL、预处理时间为60 min时,小麦秸秆的糖化效率最高,总还原糖的产率达到86.61%,较未处理时产率提升74.60个百分点。利用最佳预处理条件下的小麦秸秆进行同步糖化发酵,其乙醇产率达到71.70%,较未处理时产率提升49.30个百分点。
马海元林燕张伟李文李亚红王欣泽
关键词:小麦秸秆糖化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