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祖友

作品数:9 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铜绿微囊藻
  • 8篇微囊藻
  • 7篇栅藻
  • 7篇四尾栅藻
  • 3篇菱形藻
  • 2篇铜绿微囊藻生...
  • 2篇培养基
  • 2篇和谷
  • 2篇
  • 2篇不同培养基
  • 1篇氧化碳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增殖
  • 1篇生化组成
  • 1篇生理特征
  • 1篇水华
  • 1篇水华暴发
  • 1篇水化合物
  • 1篇水环境

机构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9篇马祖友
  • 7篇胡小贞
  • 5篇易文利
  • 5篇储昭升
  • 5篇金相灿
  • 2篇张淑英
  • 2篇张广军
  • 2篇王国栋
  • 1篇郑朔方
  • 1篇陈大方
  • 1篇刘选卫
  • 1篇葛新华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水环境污...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05
  • 5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磷质量浓度体系中pH变化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竞争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分别是太湖中最为常见的蓝藻和绿藻。微囊藻在湖泊中形成优势是微囊藻水华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模拟太湖水的竞争实验(ρ(磷)分别为0.012,0.112,0.412和1.612mg/L)中,四尾栅藻均形成优势,而且在稳定期时pH达到10以上。但用0.04mol/LHCl将pH都降到5.8后,2种藻的增殖都出现明显的变化,在ρ(磷)低于0.412mg/L时,四尾栅藻优势变得更加明显;而在ρ(磷)为1.612mg/L时,铜绿微囊藻则形成优势。说明pH对蓝藻和绿藻竞争的影响在不同ρ(磷)的水体中是不同的。
马祖友储昭升胡小贞金相灿张广军
关键词:PH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二氧化碳
太湖铜绿微囊藻与四尾栅藻的光竞争及模拟优势过程初探被引量:32
2005年
通过太湖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室内单培养与共培养试验,探讨了两种藻的光竞争及模拟优势过程。由试验结果和Monod方程分析得出,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CI约为30 ̄35μE·m-2·s-1(2500 ̄3000lx),四尾栅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为CI=60 ̄70μE·m-2·s-1(5000 ̄6000lx)。当营养盐等都不是限制因子时,在低光照条件和光照时间大于14h时,铜绿微囊藻竞争成为优势种具有较高的概率,而在高光照条件和当光照时间小于14h时,栅藻竞争成为优势种具较高的概率;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提高微囊藻的竞争能力,并在室内小型模拟装置中,成功地模拟了铜绿微囊藻竞争成为优势种的过程。
胡小贞金相灿储昭升马祖友易文利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低光照下的生长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75-1200Lux下的生长情况。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在600Lux光照以下时,三种藻都受到了光的抑制作用,生长缓慢;在600-1200Lux时,三种藻的生物量开始随光照的增加...
储昭升马祖友胡小贞金相灿易文利张广军张淑英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
文献传递
氮磷比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部分生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6
2005年
 对在不同N/P(1∶1,5∶1,16∶1,50∶1,100∶1)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营养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P=16∶1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度最快,细胞生物量最高;N/P小于16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态较N/P大于16时好,说明其生长主要受磷的限制。藻细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受N/P的影响,其含量表现为16∶1>5∶1>1∶1>50∶1>100∶1;此外,藻细胞叶绿素含量随N/P的增加而降低。
易文利王国栋刘选卫马祖友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碳水化合物叶绿素
四种不同培养基下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比较
选用四种蓝藻常用的培养基,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两种藻对四种培养基都有较好的适应性。MII培养基因成份简单,且两种藻在该培养基中对数生长期较长,最大比增长率μmaX和最大现存量Xmax都较大,为室内蓝...
胡小贞马祖友陈大方
关键词:培养基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
文献传递
4种不同培养基下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比较被引量:53
2004年
选用4种蓝藻常用的培养基MA,M-11,BG-11和HGZ培养基,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进行培养。结果表明:2种藻对4种培养基都有较好的适应性,2种藻的μmax在MA中较大,在M-11,BG-11与HGZ中的接近,而在M-11和HGZ中的xmax较大。M-11培养基因成分简单,且2种藻在该培养基中对数生长期较长,最大比增长率μmax和最大现存量xmax都较大,为室内蓝藻、绿藻共培养小型、中型实验适宜的培养基。
胡小贞马祖友易文利葛新华郑朔方
关键词:培养基铜绿微囊藻
不同质量浓度的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细胞内磷的影响被引量:45
2004年
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磷质量浓度不同的水体条件下,在铜绿微囊藻水华形成过程中微囊藻的增殖特征及细胞内磷、可溶性磷的变化特征。在模拟的太湖水体中,随着外源磷的增加,藻生长最终限制因素由磷限制(ρ(TP)≤0 045mg L)发展到光限制(ρ(TP)≥0 445mg L),而ρ(TP)=0 445mg L是微囊藻最适生长浓度;同时,微囊藻细胞内磷含量(QP)、水体可溶性磷(DTP)也随藻类生长而发生变化,在水体ρ(TP)<0 445mg L时,细胞内磷对微囊藻增殖有促进作用,而在ρ(TP)>0 445mg L的水体中,磷对微囊藻增殖有抑制作用。
易文利金相灿储昭升胡小贞马祖友王国栋张淑英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增殖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低光照度下的生长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75~1200lx光照度下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度为600lx以下时,3种藻都受到了光的抑制作用,生长缓慢;光照度为600~1200lx时,3种藻的生物量随光照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最显著的是谷皮菱形藻,其次才是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
马祖友储昭升胡小贞金相灿易文利张广军张淑英
关键词:光抑制
蓝藻的生长生理特征及其竞争优势研究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世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引起的蓝藻水华给水资源的利用、生产和人畜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环境因子对蓝藻水华暴发的机理研究已成为国际水环境研究的热点和重要方向。本论文利用从...
马祖友
关键词:生理特征水环境研究四尾栅藻水华暴发蓝藻暴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