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虎根

作品数:116 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40篇换热
  • 26篇工质
  • 26篇传热
  • 22篇混合工质
  • 22篇非共沸
  • 18篇内流动
  • 17篇共沸混合工质
  • 17篇非共沸混合工...
  • 14篇制冷
  • 13篇微通道
  • 12篇水平微翅管
  • 10篇微尺度
  • 10篇换热器
  • 10篇沸腾换热
  • 9篇制冷剂
  • 9篇冷剂
  • 8篇数值模拟
  • 8篇微尺度通道
  • 8篇值模拟
  • 6篇强化传热

机构

  • 110篇上海理工大学
  • 5篇江苏萃隆铜业...
  • 4篇上海电力学院
  • 3篇河海大学
  • 3篇江苏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淄博万昌化工...
  • 3篇高克联管件(...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宁波工程学院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华东工业大学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上海机械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汉诺威大学

作者

  • 115篇马虎根
  • 29篇李美玲
  • 27篇罗行
  • 16篇崔晓钰
  • 14篇蔡祖恢
  • 11篇白健美
  • 10篇谢荣建
  • 10篇李科群
  • 9篇李长生
  • 7篇胡自成
  • 6篇关欣
  • 6篇吴献忠
  • 5篇陈文奎
  • 5篇葛志松
  • 5篇齐鲁山
  • 5篇温卿云
  • 5篇鲍伟
  • 5篇张春明
  • 4篇段芮
  • 4篇黄万鹏

传媒

  • 14篇上海理工大学...
  • 12篇工程热物理学...
  • 8篇化工学报
  • 5篇能源研究与信...
  • 4篇化工进展
  • 4篇制冷学报
  • 4篇制冷与空调(...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动力工程
  • 2篇华东工业大学...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2006中国...
  • 2篇2007年传...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9篇2006
  • 14篇2005
  • 11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5
  • 1篇1994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前置公用工程的换热器网络的通用解法
本文在罗行等人提出的分级超结构换热器网络的通用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热冷公用工程放置于换热器网络每一级的冷热流体之前的带分流的分级超结构换热器网络物理模型,并根据这种新型的模型推导出换热器网络的出口温度和每一级流股节点的...
谢荣建马虎根罗行温卿云
关键词: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变组成容量控制空调装置
吴献忠李美玲崔晓钰马虎根葛志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的变频调节方式,可柔性调节,节约能源的变组成容量调节的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空调装置。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截留膨胀阀、蒸发器和离心风机等组成的制冷装置,在制冷装置中节流膨胀...
关键词:
关键词:空调装置
CC型一次表面传热与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2009年
介绍了一次表面的发展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状况,采用单吹瞬变法对自行设计的3种CC(Cross Corrugated)型一次表面进行传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由数值解求得流体的出口温度与时间及传热单元数NTU间的函数关系。通过配比,获得了换热表面在测定工况下的NTU值。首次获得该3种CC表面的j和f的试验关联式。j因子和f因子均随Re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符合紧凑表面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一般规律。经误差分析,所提供的试验关联式的拟合误差不大于15%,具有足够的工程精度。关联式的使用条件是Re=120~800,换热面当量直径为1.2~1.4 mm,交错角45~75°。采用综合评价因子j/f对3种表面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宽高比较大的型面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所得数据还与国内外其他学者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符合。
马虎根段芮
关键词:传热与阻力特性换热器
微通道内低沸点工质流动沸腾压降特性被引量:7
2011年
在压力为0.5~1.7 MPa,质量流量为381~2291 kg·m-2.s-1,干度为0~1.0的工况范围内试验研究微尺度通道内低沸点混合工质R32/R134a的流动沸腾压降性能,同时对两相流流型进行可视化观察。微尺度通道内径为1.92 mm,0.86 mm和0.5 mm三种,试验结果表明:微尺度通道内压降随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低热通量时,压降随着热通量的增大而增加;当热通量q>150 kW·m-2以后,压降不再随着热通量的增大而升高,而是保持一个基本不变的趋势;当通道内流型由弹状过渡到环状时,会出现压降的波动,弹状流时压降缓慢增加,而环状流时压降保持稳定。
鲍伟马虎根白健美谢荣建
关键词:微通道低沸点压降
换热网络改造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热集成是工业能量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换热网络的发展及改造已成为必然。结合混合遗传算法对换热网络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换热网络改造的节能潜力以及可行的改造方法。
刘新文罗行马虎根
关键词:换热网络节能潜力可行性
三元混合工质组分分离特性实验研究
针对R407C三元混合工质的非共沸特性,在组分分离实验台上进行了相应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分离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下的分离效果不同;经过组分分离实验,R407C的组分有明显的改变,并且在一定的实验工况下可以得到较好的...
孔毅马虎根吴献忠李美玲崔晓钰
关键词:非共沸混合工质三元混合工质制冷剂
文献传递
水平管束降膜蒸发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简要介绍了真空容器降膜蒸发的特点及原理,并在密封容器内,接近真空条件下,对三排强化紧凑管束进行蒸馏水降膜蒸发换热试验.发现了在喷淋流量范围从0.015kg/s到0.17kg/s内,当流量大于0.1kg/s,总传热系数和管...
李长生马虎根李科群陈文奎罗行
关键词:水平管束真空容器传热系数
文献传递
微通道内两相流动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2012年
使用了一种两相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型来模拟微通道内两相流动相变过程,采用改进了的Verlet速度算法,得到了微通道内流体的速度分布图.DPD粒子流动过程中,粒子出现团聚和稀化的现象,表明流体开始出现汽化.计算结果表明,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可以用于对微通道里的相变过程进行模拟.
高慧马虎根谢荣建
关键词:耗散粒子动力学微通道两相流动
小型全封闭压缩机冷却油的对流换热特性研究
1995年
本文对机壳内油空间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冷却油对汽缸壁和壳体的对流换热系数,为小型全封闭压缩机及汽缸的热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虎根蔡祖恢丁一鸣
关键词:全封闭压缩机对流换热温度场对流传热
水平管束低压降膜蒸发换热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主要对水平管在较低压力的降膜蒸发进行研究,设计了滴淋降膜蒸发试验台,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不同的喷淋流量、温度和压力下,对水平管束进行降膜蒸发传热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过冷度下,管外换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随着喷淋流量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当过冷度增加时,管外换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变小,但随着喷淋流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大。换热系数随过冷度下降而增加,过冷度为零时,换热系数最大。此外,蒸发器水流量对换热几乎没有影响。
白健美马虎根李长生罗忠
关键词:降膜蒸发强化传热水平管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