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会江

作品数:176 被引量:43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3篇基因
  • 29篇育种
  • 28篇肉牛
  • 24篇基因组
  • 19篇性状
  • 19篇肉牛育种
  • 17篇位点
  • 16篇肉用
  • 16篇全基因组
  • 14篇染色体
  • 13篇胴体
  • 13篇SNP位点
  • 12篇多态
  • 12篇碱基
  • 9篇全基因
  • 9篇胴体性状
  • 9篇虹鳟
  • 9篇SNP
  • 8篇动物
  • 8篇生长性状

机构

  • 15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辽宁医学院
  • 13篇重庆出入境检...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海南出入境检...
  • 5篇海南出入境检...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扬州大学
  • 2篇北京农学院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175篇高会江
  • 126篇李俊雅
  • 104篇高雪
  • 93篇张路培
  • 60篇陈燕
  • 59篇徐凌洋
  • 44篇朱波
  • 40篇许尚忠
  • 15篇李姣
  • 13篇李丹丹
  • 13篇高慎阳
  • 13篇王昱
  • 11篇刘喜冬
  • 10篇周正奎
  • 9篇袁峥嵘
  • 9篇张立敏
  • 8篇谷伟
  • 8篇陈晓杰
  • 8篇杨润清
  • 8篇陈翠

传媒

  • 29篇畜牧兽医学报
  • 10篇中国畜牧兽医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畜禽种业
  • 3篇遗传
  • 3篇食品工业
  • 3篇中国畜牧杂志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动物繁...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Journa...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水产学杂志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饲料博览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16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20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16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用西门塔尔牛6号染色体上与脾脏重相关的SNP位点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肉用西门塔尔牛6号染色体上与脾脏重相关的SNP位点及应用,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国际牛参考基因组UMD3.1版本6号染色体上第38852378个核苷酸位点,该位点的碱基是G或A。本发明通过优选该SNP的优势等...
刘影朱波李俊雅徐玲庄站伟徐凌洋张路培高会江高雪陈燕蔡文涛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睾丸围测量工具
一种新型睾丸围测量工具,包括一个圆柱形的测量腔,所述测量腔的上端开口,上端开口处设有一圈保护套,所述测量腔的上端开口处向内设有多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一端与测量腔内壁连接并与测量腔的内壁具有一定的角度,弹性片的另一端连接一...
高雪陈燕张路培高会江徐凌洋李俊雅
文献传递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DPO-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建立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的DPO-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以EIECipaH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一对双启动寡核苷酸(DPO)引物,建立了EIEC DPO-PCR检测方法。结果退火温度范围在47℃~67℃内都能有效地扩增出目的基因,表明该检测方法对退火温度不敏感;该DPO引物仅与EIEC的扩增反应呈阳性,而与其他菌株无非特异性扩增反应,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17×102 cfu/mL。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采集的230份样品进行检测,共计检出3份EIEC阳性样品,与国标法(GB 4789.6-2003)检测结果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实用性。结论该DPO-PCR方法设计简单、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李丹丹徐义刚邱索平王昱高会江高慎阳
关键词:IPAH基因
UCP3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生长及育肥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分析UCP3基因SNPs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生长及育肥性状的相关性。以118头中国西门塔尔育肥牛为研究材料,通过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检测UCP3基因BglI酶切位点SNPs,并进行相关分析。UCP3-BglI酶切位点表现多态,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与部分育肥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该位点与饲料转化率性状和平均日增重性状表现显著相关(P<0.05),其中AA基因型个体均值显著优于AB和BB基因型个体,料肉比较低,日增重较高;与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发现在15月龄体高、体长和胸围性状,12月龄体高性状,8月龄体长性状中UCP3-BglI多态位点差异显著,AA基因型个体表型值显著高于其他或其中一个基因型值(P<0.05);在宰后体尺性状测量性状中,UCP3-BglI多态位点对胴体长、胴体胸深和后腿宽和背膘厚性状影响显著。其中AA和AB基因型个体胴体长、胴体胸深和背膘厚性状的表型值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在后腿宽性状中,AB个体表型值显著高于AA和BB个体(P<0.05)。初步认为,AA基因型与优良的生长育肥性状显著相关,对A等位基因的选择有利于优良性状的改良。
陈翠张立敏陈晓杰刘喜冬李姣张路培高会江高雪李俊雅许尚忠
关键词:生长性状
动物试验多指标差异的统计比较方法被引量:1
2005年
面对动物试验指标的综合性特征,过去人们习惯按每个试验指标分别独立地采用一元协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水平或处理效果间的差异,其结果一方面由于每个指标在不同水平或处理的表现可能不完全一致而很难下一个综合的结论;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考虑各指标间可能存在的相关而最终得不到正确的统计结论.鉴于此,此次根据试验目的,结合多元方差分析、T检验与一元协方差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动物试验多指标差异的统计比较问题.
方铭高会江杨润清
关键词:T检验
UCP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西门塔尔牛生长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UCP2基因SNPs及其单倍型与肉牛饲料转化率和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的相关性。以118头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利用DNA池和PCR-RFLP方法检测UCP2基因G118A、C161T、C215G、C305T位点多态性,构建单倍型并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118A、C161T和C305T位点均与饲料转化率显著相关(P<0.05),其中杂合个体均值显著高于纯合个体且料肉比较高,而纯合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位点C161T和C305T对胸围和腹围发挥主要影响作用,在差异显著表型性状中,TT基因型显著大于CC基因型个体。所构建的单倍型与单个SNP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综合考虑饲料转化率、平均日增体质量、胸围和腹围,建议将C161T和C305T位点的纯合个体TT基因型作为提高肉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
陈翠张立敏陈晓杰刘喜冬张猛李姣袁峥嵘张路培高雪高会江李俊雅许尚忠
关键词:UCP2生长性状单倍型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基因的过表达对促进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脂肪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factor 1,SREBP1)基因的表达与细胞脂肪形成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pEGFP-C1-SREBP1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EGFP-C1-SREBP1及pEGFP-C1空质粒转染至牛胎儿骨骼肌成纤维细胞培养48h,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目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结果发现,pEGFP-C1-SREBP1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内SREBP1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SREBP1蛋白也出现明显上调;空白对照组和pEGFP-C1阴性对照组细胞内均未见有红染细胞,而pEGFP-C1-SREBP1重组质粒转染组中出现了清晰的红染细胞。说明SREBP1的表达可促进牛胎儿骨骼肌成纤维细胞脂肪合成,证实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中SREBP1表达和脂滴形成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徐丽郭立平朱淼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许尚忠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过表达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质粒转染
远交群体动态性状基因定位的似然分析 Ⅰ.理论方法被引量:6
2004年
受动物遗传育种中用来估计动态性状育种值的随机回归测定日模型思想的启发 ,将关于时间 (测定日期 )的Legendre多项式镶嵌在遗传模型的每个遗传效应中 ,以刻画QTL对动态性状变化过程的作用 ,从而建立起动态性状基因定位的数学模型。利用远交设计群体 ,阐述了动态性状基因定位的似然分析原理 ,推导了定位参数似然估计的EM法两步求解过程。结合动态性状遗传分析的特点和普通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杨润清高会江孙华Shizhong Xu
关键词:动态性状基因定位LEGENDRE多项式
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6年
为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VPtox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VP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5株试验菌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只有VP检测为阳性,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4.9CFU/mL,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采集的150份样品进行检测,共计检出3份VP阳性样品,与国标法(GB 4789.7—2013)检测结果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实用性。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李丹丹徐义刚王昱邱索平高会江高慎阳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
piggyBac转座子在牛基因组的整合位点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piggyBac(PB)转座子作为一种遗传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物种的转基因及插入突变研究,目前PB转座子在牛中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为了获得PB转座子在牛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总结其转座特征,文章构建了PB[CMV-EGFP]和pcDNA-PBase二元转座系统,利用细胞核电转技术共转染牛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EGFP的转基因细胞系;提取细胞基因组DNA,利用基因组步移技术扩增PB转座子5′Bac区插入位置的DNA序列;通过与牛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得到PB转座子在牛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文章共获得了8个有效的整合位点,但仅有5个位点定位到染色体1、2、11和X染色体上。序列分析表明:在牛基因组中,PB转座子可特异性的插入到"TTAA"位置,并整合到基因间的非调控区;分析整合位点"TTAA"相邻一侧的5个碱基组成,发现PB转座子5′端倾向于插入到GC(62.5%)碱基富集区。该研究表明,PB转座子可以在牛基因组中发生转座,获得的整合位点信息为利用PB转座子在牛上开展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杜新华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许尚忠
关键词:PIGGYBAC转基因整合位点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