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气井井下节流工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1年
- 基于CFD理论并应用CFD软件建立了简化的全井段天然气井井下节流工艺的物理模型。考虑到地温梯度对井筒温度的作用,编写了关于温度梯度的UDF程序,对井下全井段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井下气体温度、压强、流速关于井深的分布曲线并对节流处的参数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模拟发现,节流前后的温降较大,温度在节流口出口附近存在最小值。地热对节流后天然气起到了加温作用;模拟结果证实了井下节流工艺具有保温的特点,为合理确定节流嘴下入深度,使节流后天然气温度高于节流后压力下水合物生成温度,从而为预防水合物生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刘亮王岳李朝阳罗凯高岩
- 关键词:CFD数值模拟水合物
- 冻土区同沟敷设管道水热耦合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1年
- 土壤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其内部流体的流动与相变过程复杂,常采用有限体积法作为理论研究方法。取西部成品油、原油管道玉门出站口作为研究对象,地表温度变化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考虑土壤发生冰水相变时释放的相变潜热。模拟结果表明,管壁热流密度随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土壤中的水分向冻结前锋进行迁移,无保温层的管道比有保温层的冻土融化范围大,融化深度深。
- 梁月陈保东高岩杜明俊田娜
- 关键词:冻土同沟敷设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 不同季节埋地热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11年
- 埋地热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是随时间变化的非周期性非稳态温度场,建立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对不同季节埋地热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非稳态传热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不同季节温度条件下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分布差别很大,管道有、无保温层土壤温度场分布明显不同。管道有保温层条件下,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呈半圆形曲线分布,在冬季等温线沿管道正上方分布,在夏季等温线沿管道正下方分布;管道无保温层条件下,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呈近似椭圆形分布。这主要是由于土壤热阻的存在温度波在传导过程中具有迟延性,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受管道散热影响,两条等温线出现重合所致。通过对埋地热油管道非稳态传热因素的研究分析,为管道安全、经济启输、节约能源提供参考。
- 胡金文马贵阳高岩刘瑞凯田丽何明那
- 关键词:热油管道非稳态传热等温线
- 液化天然气卫星站冷能梯级优化利用被引量:5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中国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200多座LNG卫星站,今后还将会以较快的速度继续增长。研究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这些卫星站的冷能对于节能环保、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对LNG卫星站的冷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LNG卫星站冷能的利用特点。通过对LNG冷能梯级利用理论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为充分高效地利用LNG卫星站的冷能应该安排一系列用户,按照温位由低到高,逐级地利用LNG的冷能,并讨论了LNG冷能梯级利用实施的关键技术,继而开发出将卫星站的冷能应用于废旧橡胶低温粉碎-室内滑冰场-果蔬保鲜库的梯级利用工艺,以期望能够达到尽量减少损失、合理利用LNG冷能的目的。
- 罗凯陈保东李朝阳张莉莉高岩刘亮
-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卫星站梯级利用
-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参数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查阅稠油相关物性及特种油藏相关参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吞吐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相关参数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达到注气参数最优化。并对其中主要的注气参数分别进行分析比对,如周期注气量、注气压力和速度等。只有在各参数达到最佳值时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此研究对特种油藏的开采提供了依据。
- 高岩陈保东梁月刘亮罗凯
-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注气参数
- 油水分离技术优化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陆上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更增加了油水分离的困难程度。目前对于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集中于螺旋管和波形板凝结分离器方面,其中波纹板和螺旋管油水分离技术应用广泛。利用CFD软件采用VOF模型对直管、波形管、螺旋管油水分离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油水分离规律:(1)在输油直管中,离管心越远分离现象越不明显,轴向油水分离呈阶段性变化,一定长度时分离已基本完成;(2)波形管中,在第35、45、50波谷处出现最大含水率;(3)螺旋管中,由于重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在管道外侧偏下方出现最大分离现象;(4)螺旋管能提高油水分离效率,避免油水再混合。为油田原油脱水技术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卫强李朝阳马贵阳高岩张晗
- 关键词:油水分离直管螺旋管
- 油气储运过程中静电的产生与防范被引量:8
- 2011年
- 简述了静电的形成原理,产生的原因以及电荷积聚程度的判断;静电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由于沉降,飞溅,喷射所产生的电荷以及危害。并根据这些原理结合油气储运过程中易出现的多种危险的环节作出了防范措施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 闫明龙吴明刘勇峰冯云飞高岩
- 关键词:静电油气储运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