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蓉

作品数:41 被引量:293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篇枣仁
  • 6篇安神
  • 6篇安神方
  • 4篇药动学
  • 4篇配伍
  • 4篇响应面
  • 4篇响应面法
  • 4篇黄酮
  • 4篇超声提取
  • 3篇多糖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 3篇总黄酮
  • 3篇黄姜
  • 3篇加氢
  • 3篇分离纯化
  • 3篇阿魏酸
  • 3篇纯化
  • 2篇丹参
  • 2篇冬花

机构

  • 31篇西北大学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2篇陕西新药技术...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0篇高蓉
  • 20篇李稳宏
  • 13篇李冬
  • 6篇朱骤海
  • 6篇赵鹏
  • 6篇房敏峰
  • 6篇李珊
  • 5篇刘明霞
  • 5篇韩枫
  • 4篇张丽
  • 4篇王晓锋
  • 3篇唐璇
  • 3篇李晓晔
  • 3篇郭楠
  • 3篇林亮
  • 2篇李新生
  • 2篇王世祥
  • 2篇王四旺
  • 2篇马海霞
  • 2篇孙智慧

传媒

  • 5篇化学工程
  • 4篇中成药
  • 4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食品科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质量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精细化工
  • 1篇火炸药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味子及枣仁安神方中五味子醇甲药代动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五味子单药与枣仁安神方对五味子醇甲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五味子组及枣仁安神方组,灌胃给药,采用HPLC对0~24h内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测定,DAS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五味子组相比,枣...
张丽赵阿静李珊高蓉李荣房敏峰
关键词:五味子五味子醇甲药代动力学
枣仁安神方配伍变化对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甲素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考察枣仁安神方配伍变化对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甲素药动学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五味子组、五味子-丹参组、五味子-酸枣仁组及枣仁安神方组,灌胃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0-24h内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甲素测定,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五味子组相比,五味子-丹参组,五味子醇甲CL/F明显增加,五味子甲素V1/F显著减小;五味子-酸枣仁组,五味子醇甲AUC(0-t)显著降低,五味子甲素t1/2Ka值明显减小,而枣仁安神方组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甲素t1/2Ka值均明显增加,五味子醇甲AUC(0-t)、AUC(0-∞)显著增加,CL/F、V1/F显著降低。结论:枣仁安神方的不同配伍对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甲素的药动学存在不同影响,与五味子组相比,复方显著减缓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甲素的消除,延长了作用时间。
张丽李珊赵阿静张笑笑高蓉王晓峰房敏峰
关键词: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药动学
沥青质加氢过程中的结构组成变化
2015年
综述了原油沥青质在加氢处理中结构组成变化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沥青质加氢过程中H/C原子比随加氢条件变化如何变化,S,N,V,Ni脱除状况,以及加氢处理中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变化,沥青质晶体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加氢处理后沥青质C,H质量分数降低,H/C原子比且随加氢条件变化苛刻而降低。沥青质的S较易脱除,由于N,V,Ni位于沥青质芳环系中,所以难以脱除,且随着反应条件的苛刻,其质量分数增加。反应中沥青质烷基侧链变短、侧链数变少,芳环数减少,芳核缩合度增加,芳香度增加,沥青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总环数增加。加氢转化后沥青质芳香层层数M减少,芳香层层间距dm和芳香层堆积高度Lc降低。通过这几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对解决加氢处理中沥青质引起的催化剂生焦及轻质油收率低等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高蓉高明明许人军李冬孙智慧赵欢娟李稳宏
关键词:沥青质结构参数加氢处理
磨浆-超声法提取薯蓣皂素工艺过程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薯蓣皂素传统生产方法提取效率低、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研究一种高效节能的薯蓣皂素提取新工艺。采用对黄姜磨浆预处理后再进行超声提取的方法制备薯蓣皂素,探讨了磨浆时间、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皂素收率的影响。该方法与传统的直接酸水解法相比,产品收率提高了18%,盐酸用量降低,产品纯度提高。该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污染少、节约能源的特点。
韩枫李稳宏王继武李冬陈练洪高蓉
关键词:薯蓣皂素磨浆超声提取
煤焦油沥青质含量对加氢沥青质化学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以陕北中低温煤焦油的脱沥青油与粗沥青质掺兑的不同沥青质含量的煤焦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反应釜进行加氢实验,研究原料中沥青质的含量对加氢后沥青质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原料中沥青质含量的增加,加氢后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硫、氮和氧等杂原子的含量均增加;H/C原子比和芳环缩合度参数减小,芳香度增大,表明随原料中沥青质含量的增加,沥青质的缩合度增大,生焦趋势增强。当沥青质含量达17%(w)时,加氢后沥青质的总环数和芳环数均大于中低温煤焦油原料中的沥青质,说明沥青质的含量过高时沥青质倾向于脱氢缩合生成大分子。
高蓉孙智慧牛梦龙赵欢娟李冬李稳宏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加氢化学结构
荧光检测异丙酚血药浓度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血药浓度测定的荧光检测方法.方法:在含异丙酚的人体血浆样品中加入磷酸缓冲液及环己烷/正丁醇,振摇、离心,取上清液测荧光强度(激发波长λex=265nm,发射波长λem=310nm).结果:异丙酚标准液在浓度为0.1~15.0mg/L的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质量浓度间具有线性关系(r=0.9997).异丙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大于95%,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异丙酚血药浓度检测.
路丽华张惠高蓉尉琳琳吴红李晓晔
关键词:异丙酚血药浓度荧光法药代动力学
响应面法超声波提取胡芦巴薯蓣皂苷元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超声波法对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面实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50目,料水质量比1∶16.2,浸泡7 h后,在频率20 kHz、功率200 W超声强度下提取35 min,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率可达87.65%。验证实验表明,所得二次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唐璇李稳宏李新生陈德经韩枫高蓉蔡玲玲谢斌
关键词:胡芦巴薯蓣皂苷元超声波响应面法
款冬花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研究款冬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款冬花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款冬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4℃,液料比21(mL/g),提取时间6.2h,提取率13.48%,含量13.81%。结论:得到了一条适用于款冬花多糖提取的工艺路线以及优化的工艺条件,并确定了款冬花含量的测定方法。
赵鹏李稳宏朱骤海李冬高蓉李琳
关键词:款冬花多糖
不同炮制地黄中水苏糖含量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利用示差折光法测定地黄中水苏糖含量并制定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水苏糖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示差折光检测器;柱温:35℃;检测器温度:35℃;色谱柱:菲罗门氨基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1.0mL/min。结果:水苏糖在考察的浓度1.51mg/mL~9.9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且平均回收率在95以上(n=5)。结论: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中水苏糖含量有很大差异;本方法检测地黄中水苏糖含量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地黄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郭楠李稳宏赵鹏高蓉朱骤海何俊婷
关键词:HPLC地黄水苏糖
黄姜黄色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黄姜黄色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性质。方法采用静态法考察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姜黄色素的吸附及解析特性;根据不同等温吸附模型方程采用Matlab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及非线性回归,通过比较相关系数的平方确定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结果4种模型的适用性依次Redlich-peterson>Langmuir>Temkin>Freundlich。吸附焓变和吸附熵变均大于零,吸附自由能小于零,平均吸附能小于20 kJ/mol。结论大孔树脂LX-18G对黄姜黄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脱附性能。Redlich-peterson模型可更好地描述黄姜色素在LX-18G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吸附为优惠吸附。吸附过程吸热,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自发进行。
唐璇李稳宏李新生陈德经高蓉赵鹏韩枫代海霞
关键词:黄姜黄色素大孔树脂热力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