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孝义

作品数:186 被引量:74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79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34篇农业科学
  • 29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1篇化合物
  • 36篇学成
  • 36篇化学成分
  • 36篇活性
  • 26篇类化合物
  • 19篇药物
  • 19篇类化
  • 18篇细胞
  • 15篇植物
  • 14篇疫霉
  • 14篇有机溶剂提取
  • 14篇溶剂提取
  • 14篇内酯
  • 12篇生物碱
  • 12篇荔枝
  • 12篇荔枝霜疫霉
  • 12篇黄酮
  • 10篇皂甙
  • 9篇代谢产物
  • 9篇三萜

机构

  • 120篇中国科学院华...
  • 45篇中国科学院
  • 35篇华南农业大学
  • 8篇长江大学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广东食品药品...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惠州学院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广...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省微生物...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州白云山和...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185篇魏孝义
  • 51篇吴萍
  • 39篇薛璟花
  • 39篇徐良雄
  • 21篇谢海辉
  • 21篇徐汉虹
  • 15篇谢海辉
  • 12篇杨仁洲
  • 11篇曾东强
  • 10篇唐文伟
  • 10篇林立东
  • 10篇龙丽萍
  • 9篇吴光旭
  • 9篇陈维信
  • 8篇张凤仙
  • 8篇刘梅芳
  • 8篇刘梅芳
  • 7篇吴淑君
  • 6篇严小红
  • 6篇郑祥慈

传媒

  • 43篇热带亚热带植...
  • 5篇中草药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云南植物研究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中药材
  • 2篇Acta B...
  • 2篇癌症
  • 2篇Chines...
  • 2篇广东省植物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有机化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兰叶乙醇提取物的活性研究和成分分析
2022年
为挖掘黄兰(Michelia champaca)叶的开发潜力,采用抗氧化评价、细胞评价和仪器分析方法对超声提取的黄兰叶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研究和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DPPH·自由基清除和铁离子还原力测定结果表明,黄兰叶的20%和80%乙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潜能。黄兰叶20%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超过12.5μg/mL,80%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超过6.25μg/mL,对HacaT细胞具有细胞毒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结合软件谱库搜索对黄兰叶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共检索到206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生物碱、脂肪酸、醇等多种类型,通过标准品验证可明确鉴定出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等黄酮类物质。不同月份的黄兰叶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含量不相同,成分分布在春夏季与秋冬季存在明显差异,某些成分具有季节独特性。因此,黄兰叶在日化产品开发上存在潜力,可结合实际根据成分选择采收时间。
彭思敏杨小满杨小满魏孝义王瑛
关键词:乙醇提取物抗氧化细胞增殖化学成分
一类含吡唑环的稠合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含吡唑环的稠合杂环化合物及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他们的用途。所述含吡唑环的稠合杂环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所述含吡唑环的稠合杂环化合物及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
徐汉虹江薰垣魏孝义张志祥林菲邓成菊赵晨杨帅赵伟靖
文献传递
两株多孔菌属担子菌菌丝体中的三萜成分被引量:7
2005年
用组织分离法从采集于广东鼎湖山的2株多孔菌属担子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2株菌丝体,并对菌丝体分别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培养物经乙醇提取后,用柱层析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用光谱法鉴定均为羊毛脂烷型三萜,它们分别是多孔菌酸C(polyporenic acidC)(1)、茯苓酸(pachymi cacid)(2)、齿孔酸(eburicoic acid)(3)和硫磺菌酸(sulphurenic acid)(4)。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多孔菌属中发现。
陈志辉吴萍薛璟花魏孝义
关键词:担子菌多孔菌属
Cryptocin和5ʹ-epi-cryptocin的立体构型及抗菌活性
2022年
在活性追踪的指导下,从一株落羽杉内生真菌Pezicula neosporulosa SC1337玉米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两个tetramic acid类抗菌活性化合物5ʹ-epi-cryptocin(1)和cryptocin(2),通过核磁共振(NMR)谱、质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本文首次从同一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这对差向异构体,并报道了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和2的NMR数据。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MIC均为30μg/mL;载样量为200μg时两者对灰巨座壳菌、稻绿核菌和新月弯孢霉的抑菌圈半径均为7.5、5.0和2.0 mm,对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均未显示抑菌圈,说明这对差向异构体的5ʹ-位构型差异对其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黄雯湘李晓洁薛璟花林嘉惠魏孝义徐良雄
关键词:绝对构型抗菌活性
华麻花头根中的神经酰胺成分(英文)被引量:13
2005年
从菊科麻花头属植物华麻花头(Serratula chinensisS.Moore)根中分离得一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经光谱和化学方法分析,鉴定为(2S,3S,4R,8E)-8,9-二脱氢植物鞘氨醇(2R)-2-羟基脂肪酰胺,其脂肪酸链主要由十六,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烷酸组成,其中2-羟基十六碳酸组成的神经酰胺(2S,3S,4R,8E)-2-[(2R)-2-羟基棕榈酰胺]-8-十八碳烯-1,3,4-三醇为一新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法被应用于判断单不饱和长链中双键的位置。
凌铁军吴萍刘梅芳魏孝义
关键词:菊科
一种三糖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糖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细胞增殖性紊乱或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糖酯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首次发现式(I)所示的三糖酯类化合物具有抑制体外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在小鼠移植瘤模...
徐良雄魏孝义吴萍薛晓纤薛璟花吕镇城彭永宏
文献传递
伞滑刃线虫属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4年
伞滑刃属线虫是重要的寄生线虫。该属松材线虫是中国林业上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性有害生物。随着松材线虫及其近缘种拟松材线虫对森林资源危害性的加重,该属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迄今报道已有63个种,其中3个种有待查考(speciesinquirendae)、1个种有待确认(speciesindeterminatae)、1个种发现地不详(speciesincer taesedis)、5个裸名(nomennuda)。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区分至关重要。为了弥补形态鉴定的不足,还辅以PCR技术鉴别。已开发出的PCR鉴别技术有RAPD,PCR直接鉴别法、RFLP和SSCP等。
丹阳喻盛甫黄忠良魏孝义曹爱新
关键词:松材线虫PCR森林害虫
一种甾体皂甙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两种甾体皂甙元化合物,该化合物属于多羟基取代的螺甾烷型甾体衍生物。该甾体皂甙元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Chen)具有明显的离体与活体抗菌活性,能够作为杀菌剂用于荔枝霜疫霉病的...
吴光旭陈维信魏孝义刘爱媛吴振先李雪萍
文献传递
木麻黄醇E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木麻黄醇E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木麻黄醇E其结构如式(1)所示。本发明发现了一种新的、具有良好抗炎活性的大环二苯庚烷木麻黄醇E,它在抗炎药物开发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mage file...
周忠玉高阮玲温玲蓉罗喻才马咏仪伍阳徐魏孝义
绿僵菌SC0924酚酸类代谢产物及其抗荔枝霜疫霉活性被引量:11
2008年
从绿僵菌SC0924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酸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丁香酸(2)、邻氨基苯甲酸(3)、苯乙酸(4)、阿魏酸(5)、二氢阿魏酸(6)、2-羟基-3-苯丙酸(7)和2-羟基-3-对羟基苯丙酸丁酯(8)。以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对以上化合物进行抗荔枝霜疫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除化合物2和6外,其余化合物均有抑菌活性。
徐良雄冯娜薛璟花吴萍魏孝义
关键词:绿僵菌酚酸荔枝霜疫霉抗真菌活性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