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巍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松辽盆地
  • 5篇嫩江组
  • 5篇盆地
  • 2篇动力学机制
  • 2篇旋回
  • 1篇地震沉积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序结构
  • 1篇三角洲
  • 1篇三角洲体系
  • 1篇三角洲相
  • 1篇上白垩统
  • 1篇松辽盆地北部
  • 1篇青山口组
  • 1篇泉头组
  • 1篇浊流
  • 1篇白垩统
  • 1篇北部
  • 1篇层序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篇魏巍
  • 6篇张顺
  • 5篇张晨晨
  • 3篇吴朝东
  • 1篇梁江平
  • 1篇牛文
  • 1篇付秀丽
  • 1篇杜锦霞
  • 1篇崔坤宁
  • 1篇王超
  • 1篇王辉
  • 1篇黄薇

传媒

  • 3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五届全国沉...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嫩江组T-R旋回控制下的层序结构与沉积响应被引量:8
2014年
松辽盆地嫩江组是在沉积基准面上升和下降旋回(T-R)形成的退积-进积型对称式层序.利用钻井、测井、岩芯资料及盆地级地震大剖面,通过层序地层分析,在嫩江组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2个三级层序界面和8个四级层序界面,这11个层序界面分为构造不整合、沉积不整合、湖泛面及强制性水退界面.由此将嫩江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和10个四级层序,同时恢复了四级层序格架内的沉积充填演化史.嫩江组一段沉积时期与全球海侵期相对应,是T旋回发育时期,此时湖盆水域范围最大、水体最深,在地层顶部形成SB07最大湖泛面,其上覆盖一套全盆地分布的凝缩层-油页岩,是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和区域盖层.因此,嫩江组一段T旋回形成了退积型层序,以低角度退积型三角州沉积为特征,三角洲具有大前缘、小平原和多水下分流河道的特点,同时在三角洲前缘发育大型的重力流水道及湖底扇.嫩江组二段沉积时期,由于受到太平洋构造域的挤压作用,进入R旋回发育时期,随着盆地东部抬升,物源方向发生了90°转变,形成了一系列由东向西进积的强制性水退层序,层序内部发育高角度进积型三角洲,三角洲具有小前缘、大平原和缺少水下分流河道的特点,并在其前缘斜坡发生滑塌,形成一系列滑塌扇体.滑塌扇分为离散型、叠加型及液化型,并建立了完整滑塌扇体的"三元"结构模型.指出R旋回形成的强制性水退层序是含油气盆地优选良好的结构性标志,同时否定了松辽盆地嫩江组存在"海侵事件"的观点.
张晨晨张顺魏巍吴朝东梁江平牛文杜锦霞付秀丽崔坤宁王超王辉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松辽盆地嫩江组
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嫩江组河流与湖泊——三角洲相地震沉积学特征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在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及解释过程中应用和改善了多项技术来提高分辨率和成像效果,对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嫩江组大型河流及大型湖泊—三角洲相沉积砂体的空间形态、内部结构及相带展布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从而避免了传统研究手段所导致的地质体空间形态及相带展布主观臆断的不足。研究发现储集层主要是大型曲流河点坝砂体、进积型及退积型三角洲砂体及湖相区内的重力流砂体,认识到进积型三角洲具有典型的高角度朵状及鸟足状河控型特点,前缘相带窄小、平原相带宽阔、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退积型三角洲具有低角度垂柳状湖控型特点,前缘相带宽阔、平原相带窄小、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同时在青山口组及嫩江组二、三段水退旋回发现了大规模滑塌扇、浊积扇,在姚家组及嫩江组一段水进旋回发现了大规模浊积水道,这不仅为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开辟了新领域,同时为非常规储层研究及寻找资源潜力指明了方向。
魏巍张顺张晨晨吴朝东
关键词:三角洲体系地震沉积学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非常规储层成藏特征
通过钻井、测井、岩心及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非常规储层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非常规储层是由发育在三角洲前缘及湖相区的片状浊积岩形成的致密储层,孔隙度一般小于10%,局部可达到15%,渗透率普遍小于...
张顺魏巍张晨晨付秀丽
关键词:成藏特征青山口组松辽盆地
文献传递
松辽盆地嫩江组凝缩层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地质学及盆地动力学分析方法,阐述了松辽盆地嫩江组凝缩层形成机制及其意义。松辽盆地嫩江组底部发育10~15 m厚的凝缩层,其形成机制是在嫩江组强制性水退旋回作用下导致湖盆萎缩,在进积型层序远端湖相区形成浓缩水体的高盐度还原环境,由此沉积了以油页岩为标志、以钟形高电阻为特征的凝缩层。该凝缩层底界面以SB07最大湖泛面为等时边界,向上包含了进积型层序较长的时间跨度,不具等时性,同时来自东部物源向西的强烈进积堵塞了海侵通道,也使松辽盆地嫩江组发生过"海侵事件"的推论无法成立。因此,凝缩层形成机制的认识在松辽盆地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成藏分析认为嫩江组凝缩层既是烃源岩也是区域性盖层,在其上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由于强制性水退型层序在钻井及地震上具有易于识别的结构特点,是含油气盆地评价及层系优选的结构性标志。因此,凝缩层的认识不论在层序地层、沉积环境及成藏分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张晨晨张顺魏巍吴朝东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松辽盆地嫩江组
松辽盆地嫩江组层序构型及其沉积演化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是第二个湖泛期形成的一套退积一进积型地层,根据发育的构造不整合、沉积不整合、湖泛面及水退面等11个层序界面的发育特征,将嫩江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和10个四级层序,在四级层序格架内恢复了...
黄薇张顺张晨晨魏巍
关键词:嫩江组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嫩江组层序构型及其沉积演化被引量:9
2013年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是第二个湖泛期形成的一套退积—进积型地层,根据发育的构造不整合、沉积不整合、湖泛面及水退面等11个层序界面的发育特征,将嫩江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和10个四级层序,在四级层序格架内恢复了沉积充填演化史。嫩江组一段沉积时期是盆地第二次湖侵期,随着湖盆水域不断扩大,在地层顶部形成SB07最大湖泛面,由此形成了嫩江组一段以低角度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为特征的退积型层序,同时在三角洲前缘发育大型的浊积水道及浊积扇。嫩江组二段到五段沉积时期,由于盆地东部抬升,形成了一系列由东向西高角度进积型三角洲为沉积特征的进积型层序,同时由于三角洲前缘斜坡发生滑塌,在其前部湖相区形成一系列呈南北向排列的滑塌浊积扇体。退积型与进积型层序控制的沉积体系区别是物源方向发生了90°转变,而进积型层序结构及沉积特征也表明嫩江组二段底部油页岩是在湖盆萎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在最大湖泛期由于海水侵入形成的。
黄薇张顺张晨晨魏巍
关键词:嫩江组松辽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