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坤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低年龄成年人自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治疗探讨
- 2022年
- 总结小于50岁的低年龄成年人自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临床治疗方法加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6例30~50岁的自发性CSDH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和头部CT检查等明确诊断。采用血肿钻孔引流术,或单纯应用蛇毒血凝酶肌内注射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与临床中常见的老年CSDH患者相比较,总结低年龄成年人自发性CSDH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患者中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2例,单独应用小剂量蛇毒血凝酶肌内注射治疗4例,所有患者均获得治愈,随访超过半年,未见血肿复发。结论 临床中低于50岁、无外伤史或其它明确诱因的成年人自发性CSDH患者较为少见。该类型CDSH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出现时间较早。通过钻孔引流术或单纯小剂量蛇毒血凝酶肌内注射治疗患者均可治愈。对于出血量较少、临床症状较轻的CSDH患者,蛇毒血凝酶肌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
- 黄坤杨秀宝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蛇毒血凝酶
- 破裂脑动脉瘤、未破裂动脉瘤MMP、TIMP基因表达的研究
- 金点石邓东风高宝山常庆勇周敬斌谷新医丛建军张继志黄坤曲凯任刚李亮张学基
-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且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首位原因。尽管目前有很多先进治疗手段,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仍达到50%。临床上众多颅内动脉瘤患者通常...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动脉瘤基因表达预后
- 神经外科领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被引量:7
- 2006年
- 肺栓塞症(FTE)和深部静脉血栓症(DVT)近年来有增高的倾向,其原因尚不明确。在美国发病率为270-400人/100万人。一般认为东方人本病发病率较低,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但近10年其发病增加了约3倍。所以.对PTE及DVT作为重症合并症不断增加的倾向要给予足够的认识。我们报道10例临床病例,对神经外科领域的FTE及DVT的特征进行探讨。
- 钱盛伟高宝山金点石常庆勇张继志黄坤曲凯
- 关键词:神经外科静脉血栓肺栓塞
-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CT分类与意识水平和预后的临床关系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49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的意识水平和CT分类的研究,分析此二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意识水平和CT分类的不同类型对49例患者分别采用钻孔抽吸术、小骨窗开颅或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等手术方法。对患者病后3个月内生活自理情况进行判定。结果49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中,1、2级病死率为8.3%(1/12),3级病死率为15%(3/20),4级病死率为28.5%(4/14),5级病死率为66.7%(2/3);术后判定良好20例(40.8%),轻残13例(26.5%),重残6例(12.3%),死亡10例(20.4%)。结论术前意识状态对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CT分类和手术治疗与长期预后有直接相关性。
- 钱盛伟高宝山常庆勇张继志金点石黄坤曲凯
- 关键词:壳核出血CT分类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蒙古沙土鼠实验性上矢状窦闭塞模型中的表达
- 2007年
- 高宝山杨华东金点石常庆勇钱盛伟张继志黄坤曲凯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蒙古沙土鼠局灶性脑缺血脑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闭塞
- 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三种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脑梗死患者按梗死体积大小分为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每组各10例。发病后第1、3、7、15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20名体格检查健康的血浆vWF、VEGF、MMP-9的浓度。结果脑梗死组vWF、VEGF、MMP-9分别为:(216±62)μg/L、(584±151)ng/L和(287±1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96±12)μg/L、(111±17)ng/L和(102±14)μg/L,P<0.01。而且在脑梗死早期同一时间点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6、0.519和0.472,P<0.01)。结论血浆vWF、VEGF、MMP-9浓度与脑梗死体积相关。
- 高宝山白新学金点石钱盛伟常庆勇张继志黄坤曲凯
- 关键词:脑梗塞WILLEBRAND因子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并耳聋、耳鸣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并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在局麻下对17例面肌痉挛并耳鸣、耳聋的患者施行了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分别松解动脉对第Ⅶ、Ⅷ颅神经的压迫,并以Teflon片分隔神经与血管。结果所有患者面肌痉挛均治愈。9例耳聋症状完全缓解,8例耳聋症状明显改善;15例耳鸣症状完全缓解,2例耳鸣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对由血管压迫引起的面肌痉挛并耳聋、耳鸣患者疗效明确。
- 黄坤段云平高宝山钱盛伟常庆勇张继志金点石曲凯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耳聋耳鸣
- 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黄坤高宝山段云平钱盛伟常庆勇
- 关键词:急性重症脑梗死亚低温疗法脑梗死患者外科领域
- 岩静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术中处理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进行岩静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并对相应的术中处理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取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经静脉乳胶灌注处理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岩静脉的位置、形态、分支及变异等情况,以及与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等的毗邻关系。对60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观察岩静脉及其属支的各项情况。结果解剖所见:①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间隙内,呈游离悬空状,多由2~3支属支静脉汇成,最终注入岩上窦的内、中2/3段。②根据尸头单侧岩静脉的数量,可以将其分为单干型(9侧,30.0%)、双干型(17侧,56.7%)和三干型(4侧,13.3%);根据55支岩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与内听道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内侧组(17支,30.9%)、中间组(24支,43.6%)和外侧组(14支,25.5%)。③8支岩静脉的主干或属支与三叉神经直接接触,19支岩静脉与三叉神经的距离不超过1mm。没见到岩静脉或其属支与面神经、位听神经相接触的情况。60例临床病例所见:岩静脉107支,其中内侧组33支,中间组46支,外侧组28支;岩静脉单干型19例,双干型35例,三干型6例。结论认识和处理好岩静脉是桥脑小脑角手术的关键点之一。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作为责任血管和阻挡手术入路的岩静脉或其属支静脉可以切断。
- 张继志段云平高宝山黄坤
- 关键词:岩静脉神经解剖学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
- 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方法及经验。方法总结自1986至2005年12月以来局麻下共实施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其中三叉神经痛1465例,面肌痉挛428例,舌咽神经痛63例。患者平均年龄62.5岁,病史3至37年不等。介绍了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技巧及术中寻找责任血管及部分神经根切断的注意事项。结果手术确定了1462例三叉神经痛、428例面肌痉挛和51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压迫责任血管,并以teflon垫棉置于其间;对1876例局部蛛网膜和颅神经问的粘连行神经松解手术;对45例行神经根部分切断。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总有效率100%。31例复发,其中23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后病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
- 高宝山段云平黄坤钱盛伟常庆勇丛建军张继志金点石曲凯
-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松解术颅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