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孝伦

作品数:58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1篇胰岛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8篇切除
  • 7篇肝病
  • 7篇肝细胞
  • 6篇胰腺
  • 6篇切除术
  • 6篇细胞移植
  • 6篇纤维化
  • 6篇慢性
  • 6篇腹腔
  • 6篇干细胞
  • 6篇肝纤维化
  • 5篇动物
  • 5篇胰岛移植
  • 5篇细胞癌
  • 5篇肝癌
  • 5篇肝细胞癌

机构

  • 23篇四川省人民医...
  • 19篇四川省医学科...
  • 12篇电子科技大学
  • 6篇遵义医学院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绵阳四O四医...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作者

  • 57篇黄孝伦
  • 34篇姚豫桐
  • 26篇骆乐
  • 22篇邹海波
  • 21篇王冠
  • 20篇魏玲玲
  • 19篇薛华
  • 18篇罗兰云
  • 15篇邓绍平
  • 10篇杨卯竹
  • 8篇向光明
  • 4篇向光明
  • 4篇向光明
  • 3篇周贤锋
  • 3篇朱一帆
  • 3篇李可洲
  • 3篇谢坪
  • 3篇钟明
  • 3篇王显魁
  • 2篇安志明

传媒

  • 13篇中国普外基础...
  • 11篇实用医院临床...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四川医学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临床研究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生长、发展、以及侵袭性转移有关。有研究证实,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形成,以及针对VEGF表达的靶向治疗,将延长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有必要将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VEGF表达水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何万鹏姚豫桐王显魁黄贵祥黄孝伦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血行转移
一种肝胆胰外科用的扩张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肝胆胰外科用的扩张导管,包括突头、外管、连接轴和固定管,所述突头固定连接在外管的一端,所述外管远离突头的一端开设有滑口,且滑口内部滑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穿过滑口伸入至外管的管壁内部,并与连接杆...
骆乐薛华黄孝伦
文献传递
“掏核式肝切除法”治疗晚期巨大肝泡型包虫病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掏核式肝切除法"治疗晚期巨大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9例难以常规根治性切除的巨大肝泡型包虫病行"掏核式肝切除法"手术,术中保留肝脏重要管道,并尽可能切除病灶组织,术后给予口服阿苯达唑(ABZ)抗包虫治疗。结果 9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历时140-370 min[(261.11±76.56)min];术中出血量100-700 ml[(373.33±173.71)ml];住院时间11-38 d[(22.44±9.23)d]。随访3年,3例患者出现残腔胆瘘,1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梗阻性黄疸、下肢水肿均消失,未发生病灶肝内转移或死亡。结论 "掏核式肝切除法"为难以根治性治疗的晚期巨大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提供了可行性技术路径,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罗兰云姚豫桐邹海波骆乐王冠薛华黄孝伦
关键词:棘球蚴病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机器学习在肝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目的总结机器学习在肝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有关机器学习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机器学习有助于对肝实质性病变、肿瘤性病变以及少见肝脏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分类,有利于临床医师尽早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有利于降低医疗风险;有助于综合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为患者制定早期康复治疗计划、调整随访策略、改善未来预后等多方面提供帮助。结论通过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不同的预测模型,在肝脏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戴宗林梁宇鑫刘易陇黄孝伦
关键词:肝脏疾病诊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n=24)及全肠外营养(TPN)组(n=2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第7天,SEN组患者PA明显升高,术后第10天TP、ALB、PA均明显高于TP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PN组,术后营养支持费用也明显少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SEN支持更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姚豫桐向光明薛华罗兰云骆乐邹海波王冠赖春友邓绍平黄孝伦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
可调节引流管固定器及其构成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节引流管固定器。包括用于固定并调节引流管的弹簧连接器,该弹簧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在壳体内可自由进退的按压帽,该按压帽下端设有用于安装引流管的第一连接孔,在壳体上设置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并且也用于安装引流...
周贤锋黄孝伦薛华姚豫桐王冠姜军红
文献传递
机械应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MP9 mRNA表达的调节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机械应力变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MP9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门静脉压力增高刺激肝脏再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在体外静态及不同压力和时间条件下培养HUVEC,以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MMP9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相比对照组,15mm Hg 12h、15mm Hg 24h及30mm Hg 12h组HUVEC的MMP9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30mm Hg 24h组的MMP9 mRNA表达无差异;15mm Hg及30mm Hg压力下MMP9蛋白表达明显增强,30mm Hg压力组更明显。结论机械应力改变可调节HUVEC的MMP9 mRNA表达,从而为门静脉压力增高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MMP9最终引起肝再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姚豫桐骆乐李可洲黄孝伦
关键词:细胞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腹膜后泡型包虫病合并多器官转移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3年前,因“腹膜后占位”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前CT、MRI和B超检查结果示胰腺后方、腹腔干肿块,淋巴结病变待查,肝、脾、肺无病变(图1)。术中探查见胰后淋巴结肿大、腹膜后直径约5cm质地坚硬肿块,侵及腹腔干及胆总管,遂行“胆肠吻合+胆囊切除+腹膜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肉芽肿性炎伴坏死,
邹海波罗兰云龙爽王冠薛华骆乐姚豫桐向光明黄孝伦
关键词:棘球蚴病腹膜后
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36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36例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组(15例)、准根治性手术组(17例)及姑息性手术组(4例),分析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根治性手术组与准根治性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40、P=0.221、P=0.602)。根治性手术组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准根治性手术组患者1例出现肝门部残余病灶增大,其余患者肝内、肝外病灶稳定。姑息性手术组患者2例出现后腹膜病灶增大,1例出现穿刺引流脓肿周围病灶增大。结论针对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可以使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最大化从手术治疗中获益。
王冠罗兰云邹海波骆乐向光明薛华姚豫桐黄孝伦
关键词:外科治疗
Glove法常规器械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Glove法常规器械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采用自制单孔腹腔镜装置、常规腹腔镜器械为67例胆囊息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单孔LC。结果:64例成功完成手术,2例因暴露欠佳改行两孔法LC,1例因胆囊动脉出血改行三孔法LC,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56±27)min;术中出血量2~100 ml,平均(15±4)ml。术后1例出现脐下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痊愈;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1~4 d,平均(2.8±1.5)d。结论:对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Glove法常规器械行单孔LC,切口美观,无需购置专门器械,卫生经济学效果突出,手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具有推广价值。
邹海波罗兰云王冠骆乐姚豫桐向光明薛华黄孝伦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单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