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宪希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原虫
  • 6篇疟原虫
  • 6篇伯氏疟原虫
  • 4篇哌喹
  • 3篇耐药
  • 3篇基因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抗性
  • 1篇原虫感染
  • 1篇粘膜
  • 1篇致病
  • 1篇鼠模型
  • 1篇突变
  • 1篇念珠
  • 1篇念珠菌
  • 1篇疟原虫感染
  • 1篇切片
  • 1篇染色
  • 1篇染色法

机构

  • 10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黄宪希
  • 10篇郭虹
  • 9篇周利民
  • 9篇易国辉
  • 8篇薛伟玲
  • 5篇吴金燕
  • 2篇潘在用
  • 1篇张蕾蕾
  • 1篇吴至成
  • 1篇王华民
  • 1篇薛丽
  • 1篇高丽娟
  • 1篇沈笑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院学...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疟原虫纯化新方法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拟应用去白细胞输血器,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纯化疟原虫的新方法,以去除宿主白细胞DNA干扰。方法:建立Pb ANKA株鼠疟模型;39只小鼠分为A组(新鲜虫血组,n=18)、B组(冻存虫血组,-80℃保存,n=16)及C组(正常对照组,n=5);应用去白细胞输血器对血样进行过滤纯化,观察比较过滤速度及血样处理(新鲜、冻存)对去除白细胞效果的影响;血细胞计数板和血涂片吉姆萨染色法计数各样本过滤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原虫率并观察疟原虫形态和疟原虫密度。滤过后的血液提取DNA,PCR验证白细胞滤过效果。结果:经血细胞计数板计数,3组白细胞平均去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红细胞的回收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则仅见原虫。白细胞过滤后疟原虫形态及密度无明显改变。PCR鉴定PbGAPDH结果 A、B组均为阳性,而小鼠GAPDH均为阴性。结论:建立了白细胞输血器一步法纯化疟原虫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廉价,是进行疟原虫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
黄宪希易国辉周利民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纯化
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小鼠病理学特征与抗性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伯氏疟原虫(Pb)ANKA株哌喹抗性系(PQR)感染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比较与哌喹敏感系(PQS)的差异,探讨其抗性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PQS)、B(PQR)及C(正常对照,NC)三组,取肝、脾、脑及肾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4μm切片,苏木精一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及吉姆萨(Giemsa)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PQS组比较,PQR组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 RBC)及疟色素(HZ)在各器官组织中出现晚,增殖缓慢,数量明显偏少,在17d增至峰值时仍明显少于PQS组6d时,22d时开始下降。各组织的炎性病变随感染天数的延长而变化:早期较轻,呈渐进性发展,17d时达到高峰,22d时炎症减轻,组织损伤呈恢复趋势,其两组肝、脾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在6d时未见明显不同。脑组织的炎性反应、疟原虫浸润及组织损伤程度均显著轻于PQS组。结论 PQR系的毒力下降、致病力降低表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肝、脾、脑和肾组织中p RBC及HZ浸润量明显偏低,炎性反应、原虫数量的变化呈逐渐增加、降低、趋向恢复的动态过程,未见明显的脑型疟的组织学变化。
黄宪希周利民沈笑易国辉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组织病理学
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的建立及其抗性表型特征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建立伯氏疟原虫(P.b.)抗哌喹(PQR)系鼠疟模型;比较其抗性表型基本特征。方法:采用鼠-鼠间血传、药物剂量递增法对P.b.ANKA哌喹敏感株(PQS)进行抗性培育,通过测定PQS ED50和PQR ED50计算抗性指数及抗性稳定性;显微镜观察虫体形态变化、计数原虫率,记录分析小鼠接种后存活时间及肝、脾及体重变化等特征。结果:磷酸哌喹(PQ)起始剂量7 mg/kg,传14代,历时8个月,PQ浓度达35 mg/kg时,抗性指数大于敏感株>186倍;P.b.PQR光镜下形态变化显著,原虫率上升缓慢、致病力下降,感染鼠存活时间延长、贫血程度较轻,肝脾肿大显著等。去除药物压力传代6次后,RI仍>100,抗性表型无明显改变。结论:建立了P.b.ANKA株PQR系,该系抗性相对稳定,抗性表型特征明显。该模型的建立,为深入研究PQ抗性分子机制及抗性相关免疫调节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郭虹周利民潘在用黄宪希薛伟玲吴金燕易国辉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哌喹
7种假丝酵母菌耐药相关基因GeX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7种假丝酵母菌耐药相关基因RNA表达水平的方法。方法:设计7种(MDR1、FlU1、CDR1、CDR2、ADH1、ERG3、ERG11)已知与白假丝酵母耐药相关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及假丝酵母ITS基因参照引物,优化多重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用热带假丝酵母标准株来验证多重反应体系的特异性,通过比较标准株和临床敏感株,剂量依赖株及耐药株各基因表达峰图,分析不同菌株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可同时扩增出假丝酵母耐药相关的7种基因特异片段,耐药株和剂量依赖株的ERG11、CDR2、CDR1、MDR1和ERG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敏感株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建立了多重基因表达检测体系,GeXP多重基因表达检测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快速等优点。
吴金燕易国辉周利民黄宪希薛丽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假丝酵母菌耐药基因
伯氏疟原虫ANKA株抗哌喹系小鼠模型免疫学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抗哌喹(PQR)系小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方法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16只,B组32只(其中16只用于观察存活天数)。A组和B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敏感系(PbPQS)和抗性系(PbPQR)红内期原虫1×10^7个(200μl血),C组(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于感染后4、8、12和16d各取4只小鼠,取尾血制薄血膜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简称原虫率)。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Griess法和ELISA分别测定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另取10只昆明小鼠,每鼠腹腔接种PbPQR系原虫约1×10^7个,待原虫率上升后下降,典型的原虫转变为蓝染细胞时,腹腔感染PbPQS系原虫(1×10^6个)进行攻击感染,观察小鼠原虫率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A组小鼠平均存活(9.0+3.0)d,感染后6~12d原虫率均〉50%,出现严重贫血。感染后16d,B组小鼠全部存活,原虫率为(26.66±2.54)%。A、B两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ConA刺激后增殖显著,感染后12d,分别为0.65±0.08和0.86±0.20(P〈0.01)。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A、B和C组分别为(48.80±3.49)、(54.80±2.17)和(7.80±0.71)μmol/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达到最高,为(752.20±39.49)pg/ml,B组于感染后8d升至峰值[(855.80±33.65)pg/ml],感染后12d降至(620.20±27.11)pg/ml;感染后8d和12d,A组和B组IFN.吖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PbPQS系攻击感染PbPQR�
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吴金燕潘在用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免疫
伯氏疟原虫抗哌喹系小鼠IFN-γ、TNF-α及IL-4分泌细胞的抗性免疫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及比较伯氏疟原虫(Pb)ANKA株抗哌喹(PQR)系及敏感(PQS)系感染小鼠脾细胞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4(IL-4)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哌喹抗性相关免疫调节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PbPQS)、B(PbPQR)和C(对照组,NC)3组,应用ELISPOT技术测定各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IL-4的斑点形成细胞数(SFCs)。结果:在PbPQS或PbPQR感染小鼠后3、6d时IFN-γSFCs A、B两组均显著增高,3d时A组高于B组(P=0.05),而6d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02),TNF-αSFCs的增加B组明显高于A组(3d:P<0.001,6d:P=0.037),IL-4SFCs A、B两组增高无显著性差别。B组3种细胞因子SFCs 22d间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6d时IFN-γSFCs及TNF-αSFCs增至峰值,9d时IL-4SFCs增至峰值,22d时3种细胞因子SFCs再度增加。结论:感染早期Th1免疫反应的有效活化、其后向Th2免疫反应的偏移以及感染后期3种细胞因子的协同抗原虫作用是影响PbPQR感染小鼠早期原虫增殖低下、其后原虫率上升以及最终疾病转归恢复的重要因素,抗性的产生与宿主免疫密切相关。
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细胞因子酶联免疫斑点法
疟原虫感染组织切片吉姆萨染色法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对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株感染小鼠肝、脾组织标本进行染色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小鼠肝、脾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60℃烤箱30min烘烤,二甲苯脱蜡,常规乙醇水化至水,用2、3、4倍稀释的吉姆萨工作液分别染色3min、5min、10min;同时做常规苏木精-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结果 3倍稀释Giemsa工作液染色5min的染色效果最佳。镜下观察,疟原虫染色鲜明、虫体胞浆蓝色,胞核粉红、疟色素染为棕褐色,清晰易辨,明显优于HE染色法。结论使用Giemsa染色法对P.b.感染小鼠肝、脾组织标本的染色简单易行,需时短,效果良好,在临床及科研领域中具有应用价值。
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HE染色法
海南169例恙虫病病例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近年恙虫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减少恙虫病的临床误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海口市三家三甲医院2011~2013年恙虫病病例,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恙虫病确诊病例169份,其中男性79例,女性90例,男女性别比例0.88;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仅122d,平均年龄(36.70±26.98)岁;10岁以下儿童组占35.50%(60/169),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除了幼儿及学生外,患者的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38.46%(65/169),其他由离退休人员、工人、居民及无业人员等组成,占24.26%(41/169);全年均有病例,患者来自海南15个市县;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收治,其中140例有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占82.84%;发病前有野外接触史或虫媒叮咬史记录的38例,占总病例数的22.49%;外斐氏实验检测145例中阳性仅6例。结论 169例恙虫病以儿童、农民为主;海南岛分布广泛;全年发病,误诊率高;外斐氏反应实验室诊断此病敏感性及特异性低。
黄宪希高丽娟邓胜群郭虹
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误诊
热带念珠菌靶位酶基因变异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热带念珠菌靶位酶(ERG11)基因的改变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热带念珠菌ERG1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标准株为对照,对临床分离的耐药株、剂量依赖株(S-DD)和敏感株进行靶位酶ERG11基因PCR扩增,测序之后比对分析标准株,耐药株、剂量依赖株和敏感株的序列差异,分析靶位酶基因改变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结果热带假丝酵母氟康唑敏感株与敏感标准株序列一致;而S-DD株中出现T783C和G1362A沉默突变;耐药株中出现碱基序列T225C、C461T、G1362A等3种突变点,并导致丝氨酸(S)154苯丙氨酸(F)氨基酸突变。结论热带念珠菌靶位酶ERG1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有一定的相关性。
吴金燕易国辉周利民吴至成黄宪希郭虹
关键词:热带念珠菌氟康唑耐药基因突变
多重耐药靶基因检测致病酵母菌耐药性的研究
郭虹张蕾蕾吴金燕易国辉周利民黄宪希薛伟玲王华民
该项目通过对海南不同医院内患者致病酵母菌的采集、分离鉴定及药敏明测定,掌握其感染率、耐药程度的第一手资料;采集医院临床患者口腔粘膜标本445份,分离到不同种类的假丝酵母菌295株,分离率为66.29%,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关键词:
关键词:口腔粘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