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彩变

作品数:24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幼苗
  • 6篇幼苗生长
  • 6篇骆驼刺
  • 6篇苗生长
  • 5篇沙拐枣
  • 5篇干旱
  • 4篇油莎豆
  • 4篇生物固氮
  • 4篇胁迫
  • 4篇固氮
  • 4篇灌溉
  • 4篇干物质
  • 3篇氮素
  • 3篇生物量
  • 3篇水分
  • 3篇土壤
  • 3篇物量
  • 3篇硝态氮
  • 3篇荒漠
  • 3篇极端干旱区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新...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新疆大学
  • 1篇墨玉县农业技...

作者

  • 24篇黄彩变
  • 20篇曾凡江
  • 10篇雷加强
  • 4篇李磊
  • 4篇李向义
  • 4篇徐立帅
  • 4篇张波
  • 3篇鲁艳
  • 3篇高欢欢
  • 2篇刘国军
  • 2篇李生秀
  • 2篇桂东伟
  • 2篇王朝辉
  • 2篇周杰
  • 1篇彭守兰
  • 1篇刘镇
  • 1篇岳健
  • 1篇李利
  • 1篇王海峰
  • 1篇安桂香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草地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土壤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防风林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风林的构建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在荒漠的最外围依次种植高粱、果桑和高粱,所述果桑的种植行数为2行,在2行果桑之间种植苜蓿。在本发明中,所述高粱的耐贫瘠、生长快速的特性作为屏障保护果桑幼苗,而...
张波吕长亮曾凡江桂东伟吕国印李磊黄彩变王保得
文献传递
一种极端干旱风沙区油莎豆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端干旱风沙区油莎豆种植方法,属于经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从油莎豆的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在油莎豆生长期收获地上茎秆作物饲草的同时,还能抑制刈割后产生的就地起沙...
周杰王嘉年黄彩变曾凡江李向义
干旱胁迫对疏叶骆驼刺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叶片和根系能通过形态、生理和生物量累积的变化响应干旱胁迫。以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的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3种水分条件(充分灌溉CK:土壤含水量占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75%;轻度胁迫W1: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胁迫W2:田间持水量的25%~30%),分析一年生骆驼刺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生理的变化特征,揭示骆驼刺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干旱显著抑制骆驼刺地上和地下各器官生长,主要表现为: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组织密度以及叶和根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减小(P<0.05);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比根长以及叶和根的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大。(2)生长前期,各处理地上生物量均占比较大(CK、W_(1)、W_(2)下根冠比分别为0.43±0.14、0.59±0.1、0.83±0.83);而生长后期各处理地下生物量占比较大,其中重度胁迫下根冠比最大(3.12±0.32),表明骆驼刺在生长后期增强了地下部分的资源投入,且这种资源分配特征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更明显。(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骆驼刺叶形态与根生理相关的核心性状存在显著的权衡关系(P<0.05),同时叶与根在生理代谢上能够协同变化。初步说明,骆驼刺幼苗在干旱下表现出干物质储存和防御能力高、水分消耗低的适应特征,能够协调叶片和根系的资源分配关系,随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步形成缓慢投资、保守生长的策略。该结果为该区域荒漠植被恢复和管理提供参考。
徐梦琦高艳菊张志浩黄彩变曾凡江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干旱胁迫形态性状生物量
一种采集梭梭属种子和估算产量的方法
发明涉及一种采集梭梭属种子估算生产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制作树木包裹袋,选择包裹植株,选择采集时间,树木的包裹,果实的采集,种子的分离,产量计算步骤完成。该方法主要侧重采集梭梭植株上所有种子,得到种子的产量,本发明所述方法...
刘国军李生宇范敬龙鲁艳黄彩变王海峰吕朝燕张希明
文献传递
极端干旱区骆驼刺对水氮条件变化的生长响应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下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特征,并探讨了适合骆驼刺生长的最佳水氮条件。经过2年的水氮处理发现,水分和氮素处理对骆驼刺的株高、冠幅、基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累积均有显著影响,对生物量分配还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但在不同生长年份影响也不同。在第1个生长年份,综合评价结果为干旱低氮(田间持水量30%-35%,施氮51mg N·kg-1)处理下生长表现最好,主要表现在株高、基茎、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有明显增加。在第2个生长年份,则为中水中氮处理(田间持水量60%-65%,施氮102mg N·kg-1)下综合生长表现最好,主要表现在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有显著增加。因此,在骆驼刺幼苗生长早期应推荐干旱低氮处理,随株龄增加则为中水中氮处理更合适。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
关键词:骆驼刺生物量水分处理氮素处理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3个沙拐枣种的抗旱特性比较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网状、心形和红皮沙拐枣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的生理生态响应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沙拐枣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红皮沙拐枣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叶绿素含量均较高,但在复水后,恢复较慢。在干旱和中等灌溉处理下红皮沙拐枣的MDA含量最低,质膜损伤程度最轻,复水后恢复却较慢;在最高灌溉处理下,红皮沙拐枣的MDA含量却最高,复水后恢复也最快。干旱处理后3个沙拐枣种均有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累积,在最低灌溉量下为心形>红皮>网状沙拐枣,中等和最高灌溉处理下则为网状>心形>红皮沙拐枣,复水后降低幅度则为心形>红皮>网状沙拐枣。不同处理下心形沙拐枣的根冠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种,网状沙拐枣相对较低。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红皮>网状>心形沙拐枣。可见,各项测定指标的种间差异和综合评价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总体来看红皮沙拐枣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最强,可优先推荐在当地种植。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
关键词:沙拐枣灌溉量干旱胁迫复水抗旱性
沙地盐胁迫对油莎豆幼苗生理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解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幼苗对沙化土地盐胁迫的生理生长适应性,本研究在温室条件下以风沙土为培养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对油莎豆幼苗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分析盐胁迫30 d和50 d后油莎豆幼苗的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Na^(+)和K^(+)平衡。结果表明:(1)盐胁迫30 d和50 d后,油莎豆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均在NaCl浓度≤0.5 g·kg^(-1)时生长良好,但株高明显降低;在NaCl浓度≥1.0 g·kg^(-1)时,地上及地下部干重、株高和叶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盐胁迫30 d时主要通过脯氨酸大量积累来减轻盐胁迫,在50 d时主要通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大量累积来提高其渗透调节能力以适应盐胁迫。(3)随NaCl浓度的增加,叶片与根系Na^(+)含量和Na^(+)/K^(+)均显著增加,说明其离子平衡遭到破坏。(4)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浓度≤0.5 g·kg^(-1)时油莎豆幼苗的综合生理生长表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超过1.0 g·kg^(-1)时则显著下降,这表明油莎豆幼苗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沙地轻度盐胁迫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
马兴羽黄彩变曾凡江曾凡江张玉林李向义高艳菊徐梦琪
关键词:油莎豆盐胁迫幼苗生长离子含量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根区土壤氮素营养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kg/株·次)沙拐枣幼苗根区氮素营养变化特征及植物吸氮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自然土壤种植沙拐枣后,不同季节幼苗根区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成降低趋势,季末分别降低70.9%~92.4%和20.3%~51.6%,且灌溉量越高降低越明显;根区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则成增加趋势,随灌溉量增加全氮含量变化较小,但有机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与4.6kg/(株·次)处理相比,季末整株吸氮量分别增加10.8%,79.8%,85.4%和290.2%,干物质累积量相应增加13.2%,97.8%,197.6%和394.6%,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植物出现严重病害。这表明灌溉后根区矿化氮亏缺主要与植物大量吸收和消耗有关。由此可见,灌溉量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沙拐枣幼苗生长,结合根区氮素供应变化,中等灌溉量7.7~9.2kg/(株·次)更为适宜。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徐立帅高欢欢
关键词:灌溉铵态氮全氮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5个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 kg·株-1·次-1)沙拐枣幼苗氮素累积分配、利用和回收特征及其生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加,沙拐枣幼苗整株氮素累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增加,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沙拐枣幼苗出现严重病害。生长旺季干物质和氮素主要分配在同化枝中,平均分别占总株的39.5%和66.1%,随灌溉量增加分配比例显著增加;季末茎和老枝是干物质和氮素的主要累积器官,平均分别占总株的54.7%和47.8%,分配比例也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干旱条件下沙拐枣幼苗具有较高的根冠比,增加灌溉量后显著下降。生长旺季沙拐枣幼苗具有较高氮素回收效率,平均为64.4%,灌溉后明显增加;季末平均为58.1%,灌溉后有下降趋势。在两个生长季平均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0.5和235.8g/g,增加灌溉量虽可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氮素利用效率出现降低。由此可见,沙拐枣幼苗物质分配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可塑性,灌溉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沙拐枣幼苗生长及氮素回收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中等灌溉量(7.7—9.2 kg·株-1·次-1)更有利于其生长及自身特性发挥。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高欢欢徐立帅
关键词:灌溉干物质氮素分配氮素利用效率
菠菜硝态氮累积和还原与植株生长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盆栽试验,以两个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的菠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生长时期,测定了叶柄、叶片干重、水分含量、硝态氮含量及叶片内源和外源硝酸还原酶活性,研究菠菜硝态氮累积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植株生长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长期后移,叶柄、叶片及地上部干重和水分含量先增加而后降低,硝态氮含量则持续降低,低硝态氮累积品种S9的下降更为明显,出苗后52d和62d地上部分别降低了100%和89.7%;叶片内源和外源酶活性则随植株生长量增加而增加,高硝态氮累积品种S4增加(379%和199%)更明显,之后该品种酶活性随植株生长量降低而显著下降,品种S9却显著增加,分别为121%和288%。生长前期,品种S4硝态氮含量、干重增长速率及内源、外源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品种S9,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却明显低于后者;生长后期,除外源酶活性和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外,品种间差异均不明显。因此,生长前期高累积品种硝态氮含量降低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70.7%)较低,生长后期该品种的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98.2%)显著增加后,硝态氮含量迅速下降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推测。综合上述结果可知,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更能揭示植株生长变化引起的品种间硝态氮含量变化差异。
黄彩变王朝辉王小英李生秀
关键词:硝态氮硝酸还原酶活性干重叶柄菠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