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群

作品数:73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2篇烧伤
  • 19篇创面
  • 12篇手术
  • 10篇瘢痕
  • 10篇负压
  • 7篇外科
  • 6篇引流
  • 6篇伤创
  • 6篇烧伤创面
  • 5篇愈合
  • 5篇瘢痕疙瘩
  • 5篇疗效
  • 5篇美容
  • 5篇封闭引流
  • 5篇负压封闭
  • 5篇负压封闭引流
  • 4篇心理
  • 4篇整形美容
  • 3篇再生医疗技术
  • 3篇整形外科

机构

  • 7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0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田阳县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百色市人民医...

作者

  • 73篇黄志群
  • 42篇陆钢
  • 26篇谷世行
  • 26篇唐强
  • 12篇卢柳
  • 10篇黄芬
  • 10篇孙昇
  • 8篇唐乾利
  • 5篇王淑娴
  • 4篇刘芳印
  • 4篇潘廷将
  • 4篇韦贤
  • 3篇孙慧娟
  • 3篇黄红华
  • 2篇姜艳
  • 1篇蒙诚跃
  • 1篇罗斌
  • 1篇韦斯军
  • 1篇韦斯
  • 1篇覃艳春

传媒

  • 14篇右江民族医学...
  • 11篇右江医学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中国烧伤创疡...
  • 3篇中国医疗美容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磨痂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磨痂器,包括磨痂器本体,所述磨痂器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磨痂器本体的下端端面设有若干通孔以及若干用于磨痂的凸起部;所述磨痂器本体下端的周侧设有收集装置,所述磨痂器本体的外侧壁还设置有负压吸附装置,所...
唐强唐乾利张曼廖秋姣黄志群陆钢
文献传递
烧伤生肤剂主要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黄志群韦贤陆钢廖长秀谷世行卢冬韦斯军黎为能唐奇燎薛强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研究项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课题,题目为《烧伤生肤剂主要药效学研究》。文件下达为《桂卫科教[2009]20号》,合同编号:Z2009273。于2009年开始研究工作2013年3月完成,历时5年。...
关键词:
关键词:药效学烧伤治疗动物实验
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究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方祛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88例,依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于手术2d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于手术2d后实施早期整形修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二次手术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半年随访后,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有助于患者烧伤部位功能和外观的恢复,降低二次手术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谷世行黄志群陆钢唐强滕景存
关键词:烧伤整形治疗疗效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包括便携箱和塑料储液瓶,塑料储液瓶顶部左侧固定插接有螺旋进液管,螺旋进液管内设有单向阀,螺旋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
韦达隆蓝肖玲李树霄黄志群唐强梁飞腾卢柳
一种足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脚部容易歪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腿部固定筒底部的底托,所述底托包括脚前部和脚后部,所述脚前部和脚后部之间设有用以调节脚前部和脚后部之间距...
王淑娴 甘彩晓 郑春东黄芬黄志群 罗兰 黄惠
文献传递
一种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牵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包括四根支撑杆、两根横杆和两根纵杆,四根所述支撑杆呈矩形竖直放置,四根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两根横杆;本实用新型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
韦达隆蓝肖玲梁飞腾黄志群唐强李树霄卢柳
莫匹罗星联合贝复济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合并MRSA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烧伤残余创面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烧伤残余创面合并MRSA感染患者5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清除创面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然后外用莫匹罗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涂于创面;对照组28例,浸浴后用0.5%碘伏液外涂创面。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2、3周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创面MRSA转阴率(92.86%)高于对照组(67.86%)(P<0.05)。结论莫匹罗星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合并MRSA感染,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黄志群古诚刘华蒙诚跃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莫匹罗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厚中厚皮移植治疗特殊部位较大面积烧伤疤痕挛缩畸形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简单有效的方法以改善或重建特殊部位较大面积烧伤疤痕区的功能.方法切除松解局部疤痕组织后立即进行自体厚中厚皮移植,术后辅以加压疗法1~2年.结果本组64个部位中皮片全部或基本成活56个,绝大部分成活5个,合并感染全部坏死1个,疗效优40个,良18个,差6个,优良率为90.63%.结论厚中厚皮移植术仍然是特殊部位较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整形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地防治疤痕挛缩畸形,减少疤痕复发和继发畸形的发生.
黄志群陆钢谷世行梁精炼
关键词:烧伤疤痕
生物胶(康派特)应用于瘢痕体质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生物胶(康派特)应用于瘢痕体质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瘢痕切除术后的瘢痕体质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弹力套压力疗法,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生物胶予以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创面瘢痕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创面瘢痕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疤痕体质患者实施生物胶(康派特)治疗,利于创面瘢痕恢复,改善患者术后效果,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唐强陆钢谷世行滕景存卢柳梁飞腾黄志群
关键词:生物胶瘢痕体质弹力套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480例体表创面患者细菌感染与耐药性特点
2023年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体表创面患者病原菌分离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2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480例患者的电子病案。采用VITEK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的鉴定,AST-GN334、AST-GN335和AST-Gp67药敏卡进行药敏分析,WHONET软件对病原菌的结构特征、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革兰阳性菌178株,革兰阴性菌30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3%(112/480),铜绿假单胞菌17.3%(83/480)、大肠埃希菌12.9%(62/480)、肺炎克雷伯菌7.1%(34/480)、阴沟肠杆菌6.9%(33/480)和鲍曼不动杆菌6.3%(30/480)为优势病原菌;壮、汉、瑶、苗、布依、彝族间的优势病原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8,P=0.9);优势病原菌在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6.4%(107/11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米诺环素、头孢西丁等耐药率为100.0%;鲍曼不动杆菌除了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物耐药率分别为70.0%(21/30)、75.0%(15/20)。结论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不同民族间体表创面优势菌群无明显差异,而在同民族间的优势菌群有明显差异,该地区临床医生应重视耐药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陆钢易雪丽黄志群罗斌杨珊覃艳春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