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明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339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铍针
  • 14篇腰椎
  • 13篇疗效
  • 12篇铍针治疗
  • 7篇中医
  • 7篇疗效观察
  • 7篇关节
  • 6篇腰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疼痛
  • 6篇突出症
  • 6篇椎间盘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5篇神经卡压综合...
  • 5篇皮神经卡压综...
  • 5篇综合征
  • 5篇临床疗效
  • 5篇卡压综合征

机构

  • 4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中医医院...
  • 2篇中医研究院骨...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福建省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中医研...
  • 1篇湖北省中医药...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47篇黄明华
  • 24篇雷仲民
  • 16篇张翔
  • 7篇尹辛成
  • 6篇孙佩宇
  • 6篇吴迪
  • 5篇孔庆喆
  • 5篇彭亚
  • 5篇赵凯
  • 5篇徐凡平
  • 4篇马彦旭
  • 4篇郭振江
  • 2篇柳根哲
  • 2篇王和鸣
  • 2篇赵峰
  • 2篇靳宜
  • 1篇冯兴华
  • 1篇孟开
  • 1篇朱立国
  • 1篇李金学

传媒

  • 10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中医杂志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四川中医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骨伤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脉冲射频术治疗根性下肢疼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收集北京中医医院骨科在CT引导下行腰椎脉冲射频术治疗根性下肢痛55例,记录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患者VAS评分及腰椎JOA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根性下肢痛...
雷仲民黄明华
关键词:临床疗效
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铍针治疗
腰臀部疼痛性疾患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导致疼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损伤最为常见。腰臀部疼痛性疾患的病变部位,一般以软组织性病变为多数。本研究自2003年以来运用“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腰臀部疼痛86例,疗效满意...
尹辛成雷仲民黄明华
关键词:软组织病变中医治疗铍针疗法
文献传递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中医理论基础探讨被引量:7
2014年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感觉异常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本文通过分析其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探讨其中医理论基础,以拓宽相关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刺疗法的机制。
张翔雷仲民黄明华
关键词: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经筋痹症软组织张力
经筋刀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经筋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筋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确切疗效。
孔庆喆黄明华徐凡平吴迪李春根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痛
体感诱发电位在静脉麻醉下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2012年
目的:利用体感诱发电位在静脉麻醉下推拿治疗肩周炎术中进行监测,以预防臂丛神经损伤。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50例肩周炎患者术前清醒状态下、术中麻醉后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均采用静脉麻醉,麻醉药品的使用和单位体质量的用药剂量尽量相同,术后清醒状态下再次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与术前清醒状态下比较,麻醉后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峰值和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两者改变程度均未超过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的判断标准,而与麻醉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峰值和潜伏期比较,患者术中监测的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预防静脉麻醉下推拿治疗肩周炎术中臂丛神经损伤有一定帮助。
赵峰张翔雷仲民黄明华
关键词:诱发电位静脉麻醉臂丛神经肩周炎按摩疗法
胫骨结节外侧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采用胫骨结节外侧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胫骨骨折采用胫骨结节外侧入路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1周内,通过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患者肢体功能参照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估。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手术时间:(40±20)min,失血量:(50±30)m L,下地负重时间:(7±4.8)d,骨折愈合时间:(16±5.6)周。本组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并发症:远端锁钉脱落1例,近端锁钉钉尾皮下滑囊炎2例,膝前区疼痛2例。结论:胫骨结节外侧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具有髓内钉固定诸多优点的同时显著降低膝前区疼痛的发生。
张立新郝明黄明华王金泉石雷
关键词: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55例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MV)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37%,对照组有效率为83.6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V改善方面,两组都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针灸和针灸配合推拿对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治疗都有一定效果,但后者疗效优于前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华岳黄明华
关键词:针灸推拿
针刀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通过对630例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针刀疗法治疗的回顾性总结,探讨针刀疗法对缓解或消除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所引起的疼痛、压痛的效果。方法比较630例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予针刀疗法治疗治疗前后疼痛、压痛指数,并进行随访。结果经针刀疗法治疗后患者疼痛、压痛指数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刀疗法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引起的疼痛、压痛,且远期疗效明确。
黄明华宁宇张翔
关键词:针刀疗法
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80例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椎病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5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中、低频电子脉冲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2周。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压痛值,并判定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8.65%,对照组分别为90.14%、88.73%,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时临床疗效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压痛值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随访时VAS评分、压痛值与本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痛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相当,疗效持久。
孙佩宇雷仲民黄明华柳根哲彭亚张翔
关键词:颈椎病颈肩痛铍针远期疗效
铍针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探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铍针的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铍针治疗 78例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 ,枕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18例 ,枕小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5例 ,肩胛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2 7例 ,颈横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4例 ,锁骨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2 4例。其中男 35例 ,女 4 3例 ;年龄 19~ 6 3岁 ,平均 39 8岁。根据治疗前后患者颈肩部疼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 5 4例 ;显效 16例 ;有效 8例。结论 :通过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 ,使筋膜表面张力降低 ,松解粘连 ,消除瘢痕 ,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缓解疼痛。
雷仲民黄明华尹辛成董福慧刘凯
关键词: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铍针颈肩部筋膜上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