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浩

作品数:47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地震
  • 16篇M
  • 14篇震源
  • 11篇震源机制
  • 10篇地震序列
  • 9篇震前
  • 8篇地震前
  • 8篇视应力
  • 6篇发震
  • 4篇震群
  • 4篇震源机制解
  • 4篇振幅
  • 4篇强震
  • 3篇地震条带
  • 3篇蓄水
  • 3篇蓄水前后
  • 3篇应力场
  • 3篇双差
  • 3篇双差定位
  • 3篇水库

机构

  • 46篇青海省地震局
  • 10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作者

  • 47篇黄浩
  • 16篇张丽峰
  • 12篇王培玲
  • 11篇刘文邦
  • 10篇付虹
  • 6篇李启雷
  • 6篇赵玉红
  • 6篇张朋涛
  • 5篇马茹莹
  • 4篇余娜
  • 4篇张晓清
  • 3篇刘磊
  • 3篇马玉虎
  • 3篇屠泓为
  • 3篇李霞
  • 2篇沙成宁
  • 2篇李丽
  • 2篇赵燕杰
  • 2篇郭鹏
  • 2篇马建新

传媒

  • 14篇地震地磁观测...
  • 9篇高原地震
  • 7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
  • 1篇青海科技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四川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1年茫崖M_(S)5.8地震前地震条带短临异常分析
2023年
1研究背景。大量震例研究表明,在中强地震孕育过程中,一定区域中小地震活动会出现由凌乱、分散的分布转为集中成带的现象(刘蒲雄等,1969),即地震条带。地震条带的震兆性在我国的地震预报实践备受重视,广泛运用于日常震情跟踪与中强地震危险性分析。
赵玉红黄浩李霞刘磊张朋涛卢嘉沁
关键词:地震条带地震迁移短临异常
基于地震活动性的2022年门源M_(S)6.9、德令哈M_(S)5.8和M_(S)6.0地震预测
2023年
1研究背景地震是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地震预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2022年1月至3月青海北部地区中强地震频发,相继发生了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2022年1月23日青海德令哈M_(S)5.8地震和2022年3月26日青海德令哈M_(S)6.0地震。
黄浩张丽峰袁伏全郭瑛霞
关键词:地震预测
PI算法在2021年玛多M_(s)7.4和比如M_(s)6.1地震回溯性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1研究背景图像信息学(Pattern Informatics,缩写为PI)作为一种判定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趋势的统计物理学算法,以小地震活动强的地震区域作为未来可能发生较大地震的危险区,进行预测时段内的定量研究(蒋长胜等,2008;蒋卉等,2013)。
袁伏全孙世瑞郭鹏黄浩张晓清
青海兴海地区的地震精定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青海省数字地震台网产出的观测报告,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兴海地区2008年以来的中小地震进行了精定位。结果表明,精定位后的丛集地震更加集中,并显示出北东或北北西向的优势分布。丛集地震的展布特征与断裂构造存在较好的联系,1区的地震与哇洪山—温泉断裂及其次生断裂有关,2区的地震印证了重力和航磁资料联合推测的扎列里龙洼—塔秀断裂的存在,3区的地震受控于哇洪山—温泉断裂。震源深度改善了初始定位结果的分层现象,1区和3区的深度主要分布在0 km^15 km,2区的深度分布在0 km^25 km,深度分布范围的异同与所属构造的性质有关。
黄浩胡玉谢华宏
关键词:双差定位地震构造
祁连带中东段b值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根据青海测震台网提供的地震目录,选取1990年1月~2022年4月的资料,对祁连带中东段进行b值时空扫描计算。采用“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PMC)”方法,评估得到2016~2022年祁连地震带中东段的监测能力为M_(L)1.5;从1990~2022年的b值时间扫描结果可知,5级地震大多发生在b值下降时段内,6级地震都发生在b值持续下降时段内;b值空间扫描结果显示,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发生在低b值区域内,2022年门源6.9级地震发生在低b值的边缘区域内;祁连带中段从2020年截止目前仍存在低值异常区分布,结合时序曲线,应关注后续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
郭瑛霞张丽峰黄浩李振凯胡维云
关键词:B值
2021年西藏比如M_(s)6.1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1研究背景青藏高原内部除大规模EW向走滑断裂外,另一个显著的地质特征就是,在藏南及高原腹地广泛发育拉张环境下形成的、走向近NS的断裂构造,如青藏高原南部的亚东—谷露裂谷带和羌塘地块中部的双湖断裂(Taylor et al,2009)。
袁伏全黄浩孙世瑞郭鹏张晓清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使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计算了云南鲁甸MS6.5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8月3日19时至8月4日5时,谱振幅相关系数由序列的最小值持续升高至最大值,期间发生了4次4级余震,表明震源机制逐渐趋于一致,4级地震发生在谱振幅相关系数波动相对较大的阶段。其后谱振幅相关系数一直维持在0.82的高值状态,8月17日距离鲁甸地震震中110 km的同一构造区永善发生MS5.0地震,表明谱振幅相关系数高区域应力水平较高。
黄浩付虹王培玲马玉虎
关键词:地震序列相关系数
2015年玛多5.2级地震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从震例总结的角度,介绍了2015年10月12日玛多5.2级地震发震构造背景、余震序列和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研究主震震源机制及余震序列视应力。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地震,属左旋走滑类型,视应力值明显偏低。该结果有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玛多地震,也为今后的对比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培玲黄浩刘文邦杨玉霞
关键词: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视应力
2021年玛多M_(S) 7.4地震前M_(S) 3、M_(S) 4地震空区嵌套异常分析
2023年
利用地震活动图像等传统测震学方法,对玛多M_(S)7.4地震前的M_(S)3、M_(S)4地震空区嵌套异常演化过程作进一步梳理分析,并进行了回顾总结,得出如下认识和结论:(1)该地震空区具有孕育强震的能力且出现视应力高值现象,预示着区内有发震危险性;(2)未来主震震中出现在空区嵌套的交界区附近,这一特征对于认识空区嵌套异常、缩小预测发震区域极其重要;(3)回顾玛多地震前空区演化过程,有2次显著地震事件,使跟踪从中长期转为中短期再转为短期,这可为空区跟踪过程中发震紧迫性的判定不断积累经验。
张丽峰黄浩赵玉红刘文邦胡维云郭瑛霞
关键词:显著地震
2015年11月23日祁连5.2级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喜马拉雅地震科学台阵和青海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资料,采用广义极性振幅技术反演了2015年11月23日祁连5.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利用逆时成像技术重新定位了祁连5.2级地震及64次ML1.0以上余震的震源位置。基于上述研究,综合分析祁连5.2级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以及64次ML1.0以上的余震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托莱山断裂构造性质探讨了发震构造。结果显示,祁连5.2级地震的发震时刻为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3日5时2分38.9秒,震中位置位于(37.95°N,100.46°E),震源深度为12.4km。祁连5.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节面Ⅰ的走向108°/倾角44°/滑动角40°,节面Ⅱ的走向347°/倾角63°/滑动角126°。节面Ⅰ与托莱山断裂左旋走滑兼具逆冲的性质相同,也与余震勾勒出的断层面倾向SW,倾角约48°的产状相同,因此节面Ⅰ为发震断层面。结合震源机制结果和托莱山断裂的构造性质,推测主震的发震构造为一条北西西向的断层,倾向SW,倾角在深部较缓而在浅部可能较陡。由于托莱山断裂带次级断裂发育、产状复杂、缺乏准确位置,因此无法通过定位结果来判断发震构造为托莱山主断裂还是其次级断裂。
黄浩付虹
关键词:发震构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