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玉新

作品数:87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专利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9篇甘蔗
  • 17篇种质
  • 16篇杂交
  • 15篇斑茅
  • 14篇种质资源
  • 13篇割手密
  • 10篇蔗种
  • 8篇杂交后代
  • 8篇后代
  • 8篇复合体
  • 8篇甘蔗种质
  • 7篇性状
  • 7篇甘蔗种质资源
  • 6篇电机
  • 6篇黑穗病
  • 5篇野生
  • 5篇野外
  • 5篇花粉
  • 5篇根系
  • 4篇伺服

机构

  • 85篇广西农业科学...
  • 13篇广西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省甘蔗遗...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87篇黄玉新
  • 76篇张保青
  • 75篇周珊
  • 74篇张革民
  • 74篇段维兴
  • 74篇高轶静
  • 72篇杨翠芳
  • 28篇熊发前
  • 22篇刘俊仙
  • 22篇丘立杭
  • 21篇周忠凤
  • 18篇雷敬超
  • 14篇李杨瑞
  • 13篇闫海锋
  • 13篇宋修鹏
  • 11篇王泽平
  • 11篇罗霆
  • 10篇吴延勇
  • 8篇吴凯朝
  • 6篇刘昔辉

传媒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西糖业

年份

  • 2篇2025
  • 20篇2024
  • 22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甘蔗实生苗多功能假植培育容器及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培育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甘蔗实生苗多功能假植培育容器及培育方法,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育苗板和第二育苗板,第一育苗板和第二育苗板可合并成一个完整圆管,第一育苗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
段维兴张保青黄玉新杨翠芳周珊高轶静张革民 刘菁熊发前 阳太亿
一种甘蔗花粉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粉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甘蔗花粉采集装置,包括手持杆、采集斗、振动筛网、收集瓶、拍打片和微型振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采集斗上方设置拍打片,并由微型振动电机驱动拍打片振动来拍打甘蔗花穗,有利于甘蔗...
黄玉新张保青张革民段维兴周珊杨翠芳熊发前刘菁高轶静
一种野外采集甘蔗种质资源的辅助工具
本发明涉及甘蔗种植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野外采集甘蔗种质资源的辅助工具,包括箱体,一侧设置为开放端,且所述开放端上设置有箱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加湿机构及透气机构;横移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横移板通过滑动机构相对于所述...
黄玉新张保青高轶静周珊杨翠芳段维兴张革民熊发前刘菁吴凯朝
一种甘蔗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方法
本发明一种甘蔗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方法,该保存方法是:获取甘蔗种质资源,采用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脱毒培养,幼态化,低温保存;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时,培养基添加了IBA、IAA及TDZ,同时采用白光光照和红光光照相结合,加快增殖速率的...
张保青段维兴黄玉新张革民周忠凤周珊杨翠芳刘俊仙高轶静宋修鹏李杨瑞陆衫羽
文献传递
一种甘蔗保鲜锁水扣
本申请涉一种甘蔗保鲜锁水扣,其包括固定座、调节条及保鲜膜,固定座及调节条均弯曲设置,固定座长度方向一端开设有滑槽,滑槽沿固定座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固定座另一端,滑槽的两端槽口均设置有固定齿;调节条为弹性材质,调节条的外周面设...
刘菁熊发前刘俊仙赖振光丘立杭段维兴宋石高轶静闫海锋张革民张保青黄玉新周慧文杨翠芳周珊罗含敏吴延勇
一种用于临时存放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蔗种植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临时存放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装置,包括手拉车、与所述手拉车可拆卸连接的收集箱、滑动连接在所述收集箱上方的保湿组件;所述手拉车底部转动连接有越野轮组,所述越野轮组包括三个...
张保青段维兴周忠凤刘俊仙吴凯朝周珊黄玉新杨翠芳张革民高轶静雷敬超
文献传递
斑割复合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生物量及根系性状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利用前期获得的含广西斑茅和广西割手密血缘的甘蔗育种新材料及其亲本共11份无性系进行桶栽试验,分析了参试材料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的主要相关性状在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利用过程各世代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的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及其与甘蔗杂交、回交获得的F1代材料以及BC1代在株高、茎径、单茎重和叶面积上都表现比其亲本甘蔗有更大的优势;根系重量和活力都略有增加;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上均表现出超亲效应,其超亲效应与绿叶面积的超亲表现相关性显著。
张保青周珊杨翠芳黄玉新周会罗霆段维兴邓宇驰李杨瑞张革民
关键词:种质创新斑茅割手密生物量根系
甘蔗宿根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和模型在育种上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甘蔗宿根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和模型在育种上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研究不同性状的宿根性评价指标,最终得出与甘蔗宿根性高度相关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出苗数做为评价性状,并通过特定的计算模型得出具体的...
张保青黄东亮刘新龙黄玉新覃伟周珊周忠凤段维兴杨翠芳张革民高轶静陆衫羽
一种甘蔗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S2发酵处理:将甘蔗叶秸秆降解真菌(Doratomyces sp.)XW2020002Z菌株活化培养后接种至粉碎后的甘蔗叶中,发酵培养2~3d后,...
刘菁 阳太亿熊发前 赖振光刘俊仙丘立杭段维兴张革民张保青吴凯朝闫海锋高轶静杨翠芳黄玉新周珊 陆衫羽吴延勇
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利用过程野生特异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揭示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在杂交利用过程中的斑茅、割手密野生特异基因在各世代的遗传规律,为利用斑割复合体创制甘蔗育种新亲本提供理论依据。利用AFLP-PCR分子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斑割复合体在杂交利用过程中的斑茅、割手密野生特异基因在各世代的传递动态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29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695个位点,多态性比例为97.89%。斑茅和割手密对斑割复合体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3.96%和56.04%。斑茅特异位点在F1、BC1和BC2 3个世代的平均遗传率分别为8.25%、1.90%和0.63%,割手密特异位点在F1、BC1和BC2 3个世代的平均遗传率分别为16.98%、2.40%和0.21%,特异遗传物质均呈逐代减少趋势。比较不同世代甘蔗栽培种亲本遗传到后代的特异位点比率,F1的GT02-761特异位点比率最高,BC1的GT05-2743特异位点比例平均高达92.75%,BC2的ROC23遗传率最低,为49.09%,FN39遗传率最高,达94.3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割复合体偏向父本遗传,斑割复合体杂交后代偏向甘蔗栽培种遗传,与分子遗传关系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经过3代的遗传重组,斑割复合体后代的遗传物质与斑割复合体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研究明确了斑茅、割手密2个亲本在3个世代的遗传贡献规律,为进一步的杂交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周珊高轶静张保青黄玉新段维兴杨翠芳王泽平张革民
关键词:AFLP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