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灵潇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 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装置进水口(13)和出水口(6)分别位于装置主体(1)的左侧底端和右侧上部;开孔隔板(4)将装置主体(1)分为七个区域,依次为厌氧滤池(A)区,厌氧滤池(B)区,复合...
- 彭永臻龚灵潇霍明昕杨庆朱云鹏王淑莹赵瑞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与方法
- 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与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装置进水口(13)和出水口(6)分别位于装置主体(1)的左侧底端和右侧上部;开孔隔板(4)将装置主体(1)分为七个区域,依次为厌氧滤池(A)区,厌氧滤池...
- 彭永臻龚灵潇霍明昕杨庆朱云鹏赵瑞
- 低温下MBBR处理低碳氮质量比生活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被引量:17
- 2014年
- 以缺氧/好氧生物膜系统处理碳氮质量比为3.45±0.77的生活污水,当内回流比(R)为250%~300%时,重点考察低温下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内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HRT)(19.2 h→30.3 h),较好地适应了季节性降温(25.2℃→14.6℃),出水COD((51.1±6.3)mg/L)和NH4+-N((2.76±2.02)mg/L)质量浓度分别达一级B和一级A标准。SND脱氮率受低温影响较小,当水温为(23.0±1.6)℃(R=250%),(19.5±0.9)℃(R=300%),(17.1±0.6)℃(R=300%)和(15.1±0.4)℃(R=300%)时,可去除进水中39.4%~47.3%的总氮TN,出水TN质量浓度分别为(18.44±2.60),(13.92±3.16),(14.93±2.19),(14.11±2.14)mg/L。同步反硝化成为发生SND的关键,平均厚度为323~1 143μm的载体生物膜可形成缺氧"微环境",并在长HRT下有效利用原水中的缓慢降解碳源,发生内源反硝化。在DO质量浓度为(3.5±0.5)mg/L,碳氮质量比为2.5~3.3时,MBBR内的生物膜可实现速率为0.353 mg/(L·h)的同步脱氮。
- 汪传新龚灵潇彭永臻
-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MBBR生物脱氮
- 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脱氮特性
-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村镇污水中含氮污染物水平日趋上升。为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急需对其进行脱氮。考虑到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管理需求较高、稳定性不足,目前传统硝化/反硝化技术...
- 龚灵潇
-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低碳氮比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脱氮
- 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系统亚硝态氮积累特性被引量:1
- 2015年
- 接种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系统污泥,以剩余污泥发酵上清液中有机物作为反硝化过程电子供体,通过批次试验研究碳氮比(ρ(COD)/ρ(NOx--N)及pH对反硝化过程N-NO2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ρ(NO3--N)为30 mg/L,ρ(COD)/ρ(NOx--N)为1-3时,NO2---N积累量和积累速率随(ρ(COD)/ρ(NOx--N)增加明显升高,继续提高(ρ(COD)/ρ(NOx--N)对NO2--N积累影响很小,在反应过程中最大积累量达到(18.85±1.13)mg/L;p H对反硝化过程N-NO2?积累有明显影响,p H=7时N-NO2?积累速率最大,而NO2--N积累量按p H顺序依次为:p H=9,6,8,7。另外,本试验考察的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系统污泥在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积累率(wNAR)维持在78%--95%范围内,并且反应初始(ρ(COD)/ρ(NOx--N)对其影响很小,可能是由于该系统的长期碳源电子供体有限,反硝化和发酵条件的引入导致反硝化菌合成硝态氮还原酶能力远远大于亚硝态氮还原酶的还原酶能力。
- 操沈彬王淑莹吴程程杜睿龚灵潇彭永臻
- 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与方法
- 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与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装置进水口(13)和出水口(6)分别位于装置主体(1)的左侧底端和右侧上部;开孔隔板(4)将装置主体(1)分为七个区域,依次为厌氧滤池(A)区,厌氧滤池...
- 彭永臻龚灵潇霍明昕杨庆朱云鹏赵瑞
- 文献传递
- 不同载体填充率下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特性被引量:4
- 2013年
- 以聚氨酯泡沫和聚丙烯空心环为生物膜载体,考察不同载体填充率下采用一体化缺氧/好氧(A/O)生物膜反应系统R1和R2处理低C与N质量浓度之比(ρ(C)/ρ(N))生活污水的启动特性。系统R1中,缺氧、好氧区载体填充率分别为45%和20%;系统R2中,缺氧区和好氧区载体填充率分别为60%和30%。研究结果表明:R1和R2系统启动周期分别为27d和24d,R1更宜进行实际应用;启动完成后,R1和R2好氧区内生物膜含量分别为87.8%和79.5%,为减小一体化反应器的沉淀区体积和在后续运行中取消污泥回流提供了可能;缺氧区中,聚氨酯泡沫填充率60%时较45%时更有利于前置反硝化对有机物的利用。载体流化加强了好氧区生物膜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能力和水力负荷适应性,但延长了启动周期,SND效果可模糊反映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固定载体缩短了好氧区的启动周期,但形成的生物膜易受水力负荷冲击。
- 龚灵潇彭永臻杨庆王淑莹
- 关键词: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启动特性
- 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微污染河水的效果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实际河道中的微污染原水,考察了不同气水比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陶粒载体上生物膜的特征。结果表明:系统启动速度快,9 d后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即达稳定;稳定运行时对CODMn、浊度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7%、83.4%和84.3%;气水比为4∶1时,对CODMn和NH4+-N的容积去除率分别为61.1和83.9 g/(m3.d);此外,系统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生物膜构造均匀、极薄且致密;PCR-DGGE分析表明,相对于河道底泥和反应器内部松散的沉积物而言,该生物膜具有种群更丰富和多样的特点。
- 龚灵潇朱如龙李军倪永炯马晓雁蒋轶峰韦甦
- 关键词:微污染原水SBBR生物膜气水比
- 一种优化村镇分散型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的运行方法
- 一种优化村镇分散型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的运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变现有村镇分散型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模式,由投资方主导向业主方主导发展,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推进和良性循环;通过再生水资源、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开发,...
- 彭永臻龚灵潇杨庆朱如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