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宏伟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电池
  • 5篇正极
  • 5篇正极材料
  • 5篇锂离子
  • 5篇锂离子电池
  • 5篇离子
  • 5篇离子电池
  • 2篇电池正极
  • 2篇电池正极材料
  • 2篇氧化物
  • 2篇氢氧化
  • 2篇氢氧化物
  • 2篇锂盐
  • 2篇微波合成
  • 2篇微波频率
  • 2篇高能电池
  • 1篇电池材料
  • 1篇一次烧
  • 1篇一次烧成
  • 1篇运动特性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严宏伟
  • 4篇陈立泉
  • 4篇黄宏
  • 4篇薛荣坚
  • 4篇黄学杰
  • 1篇崔万秋
  • 1篇叶朝辉
  • 1篇谌丛菊
  • 1篇任海兰
  • 1篇徐庆
  • 1篇陈文
  • 1篇岳勇

传媒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武汉工业大学...
  • 1篇第九届全国固...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合成锂离子电池用的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节约能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制备过程中锂盐的挥发,使配方得以准确控制,从而提供一种将锂和过渡金属Co、Ni、Mn、Cr的氢氧化物...
严宏伟陈立泉黄学杰薛荣坚黄宏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
给出了锂离子电池以不同速率放电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发现前10分钏的温升与放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通过理论分析证实这种正比关系是电能转变成热能的必然结果,由此建立起电池的比热和内阻之间的直接关系式。测定了满足充电电池短...
薛荣坚黄学杰黄宏严宏伟陈立泉
关键词:温度放电率比热内阻锂离子电池
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方法
严宏伟陈立泉黄学杰薛荣坚黄宏
锂离子电池的常用正极材料是LiCo_2,LiNiO_2和LiMn_2O_4,通常是以锂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和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为原料,用固态反应法,在700~900℃高温下长时间煅烧并重复数次。该方法有以下...
关键词:
关键词:微波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该文用粉末X光衍射、扫描电镜、化学分析、热重分析、电导率测量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系统研究了LiCoO<,2>和LiMn<,2>O<,4>的合成条件如原料种类和配比、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对材料的结构(微结构)、相纯度和电化...
严宏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阻抗谱微波合成
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合成锂离子电池用的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节约能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制备过程中锂盐的挥发,使配方得以准确控制,从而提供一种将锂和过渡金属Co、Ni、Mn、Cr的氢氧化物...
严宏伟陈立泉黄学杰薛荣坚黄宏
文献传递
电池正极材料中Li^+运动特性的~7Li NMR研究
1998年
利用变温7LiNMR实验对Li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和LiCoO2中Li+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实验温度的提高,LiMn2O4的7LiNMR谱线窄化,表明其中Li+迁移能力增加,而LiCoO2的谱线无变化.此外随温度提高,LiMn2O4的7Li的T1变短,而LiCoO2的T1变长,产生这种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在于LiMn2O4和LiCoO2晶相结构的差异造成其中Li+迁移能力的差别。
任海兰岳勇谌丛菊叶朝辉严宏伟
关键词:电池材料NMR正极
氧化热处理对一次烧成的 SrTiO_3 复合功能陶瓷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1997年
采用一次烧成工艺制备了SrTiO3复合功能陶瓷,测试了样品的电学性能,研究了氧化热处理对样品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的复合功能特性同晶界特性紧密相关,氧化热处理直接影响晶界受主态的扩散和分布,随着氧化热处理温度的提高,非线性系数α和压敏电压V1mA增大,表观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tgδ减小。
徐庆陈文严宏伟崔万秋
关键词:一次烧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