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放疗
  • 2篇肿瘤
  • 2篇癌患者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胸部
  • 1篇胸部肿瘤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预后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患者
  • 1篇食管炎
  • 1篇适形
  • 1篇适形放疗
  • 1篇替加氟
  • 1篇同步放疗
  • 1篇肿瘤脑转移
  • 1篇转移瘤

机构

  • 4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淮安市淮阴医...

作者

  • 4篇乔岩
  • 4篇周立庆
  • 3篇李宏亮
  • 1篇夏建洪
  • 1篇沈月
  • 1篇梁勇
  • 1篇陈立春
  • 1篇王柯
  • 1篇王珂
  • 1篇李伟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替加氟同步放疗治疗消化道肿瘤脑转移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替加氟同步放疗治疗消化道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3例消化道肿瘤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脑普照30 Gy后,局部补量至50 Gy,观察组在静脉滴注替加氟1.0 g后30 min以上行放疗,通过随访及定期MRI检查观察生存时间、脑部转移灶复发率、原发病灶复发、未控和(或)非脑部器官转移率、半年及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9个月(χ2=10.282,P=0.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53.4%、27.3%(χ2=6.85,P=0.009);脑部转移灶复发率分别为9.5%、45.5%(χ2=5.22,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85.7%、40.9%(χ2=7.41,P<0.05);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9%、10%(χ2=10.97,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加氟同步放疗能够提高消化道肿瘤脑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降低脑部转移灶的发生率;替加氟同步放疗增加了患者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但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
夏建洪陈立春乔岩周立庆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脑转移瘤替加氟同步放疗
大分割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大分割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分割适形放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大分割适形放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5%(P﹤0.05);研究组患者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2%、58.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7%、32.4%(P﹤0.05);对两组Ⅰ、Ⅱ期及Ⅲ期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在早期(Ⅰ、Ⅱ期)患者中,研究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局部中晚期(Ⅲ期)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体积进行分层分析,在肿瘤体积≤90 cm^3的NSCLC患者中,研究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肿瘤体积﹥90 cm^3的NSCLC患者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与对照组患者的3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适形放疗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李宏亮乔岩李伟王珂周立庆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微RNA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微RNA(miRNA)前体区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癌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放疗中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25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按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未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25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BI7900HT的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miRNA-146a多态位点rs2910164的基因型,计算miRNA-146a多态位点rs2910164基因类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校正相对危险度(OR)和95%置信区间(95%CI),评价基因型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易感性的影响。结果 miRNA-146a多态位点rs2910164基因类型CC、GG和CG在对照组和病例组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0.70%(53/256)和33.20%(85/256)、45.32%(116/256)和40.63%(104/256)、33.98%(87/256)和26.17%(67/2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基因型CC比较,基因型GG和CG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OR值分别为0.654和0.627(P<0.05),可降低发病风险。病例组中基因型GG、CG和CC患者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治疗无效率分别为7.69%(8/104)、19.40%(13/67)和41.18%(35/85),各基因型的临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146a多态位点rs2910164的CC基因型可增加食管癌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风险,并且降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预后。
李宏亮乔岩沈月费群考周立庆梁勇
关键词:预后
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实施两相CT图像融合的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实施两相CT图像融合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采取调强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34例,患者均采取自由呼吸CT图像采集以及两相CT融合(吸气相和呼气相),分别在两种CT图像上勾画放疗靶区,然后分别做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体积以及剂量学参数。结果:自由呼吸CT图像PTVFB的平均体积为(247.52±75.26)cm3,而两相CT图像PTVcom的平均体积为(179.25±73.16)cm3,两者PTV体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计划平均剂量、95%处方剂量包含的靶区体积以及均匀性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相CT靶区适形度指数明显优于自由呼吸C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相CT较自由呼吸CT平均肺剂量、脊髓最大剂量以及平均食管剂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相CT肺V5~V50受照射体积显著低于自由呼吸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相CT图像融合技术对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患者进行靶区划定,能够有助于确定足够的边界,避免机体正常组织的过多照射,且实施方法简单可行。
李宏亮乔岩王柯周立庆
关键词:胸部肿瘤调强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