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秀岩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学者
  • 1篇杨伯峻
  • 1篇仪礼
  • 1篇中国书店
  • 1篇书店
  • 1篇书院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过程
  • 1篇四书
  • 1篇通典
  • 1篇通解
  • 1篇注解
  • 1篇注释
  • 1篇左传
  • 1篇文库
  • 1篇文库本
  • 1篇文献学
  • 1篇文选
  • 1篇五经
  • 1篇校勘记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1篇人民文学出版...

作者

  • 7篇乔秀岩
  • 1篇宋红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北大史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关于《文选》的注释、版刻与流传——以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为中心被引量:2
2009年
现藏日本足利学校的宋明州本五臣-李善注《文选》,是国内不传的南宋早期刻本,也是现知最早的《文选》完帙刻本。《文选》刻本中李善注系统、本善-五臣注系统均有通告本问世,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五臣-李善注版本。此中秀州本已不传,翻刻本以明州本时间最早,明州本又以足利藏本为最早、最善,无一叶补版,1962年被定为"日本国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影印该本,正补《文选》研究之急需。本文梳理了《文选》版刻、注释与流传中的历史文化变迁,并讨论了足利藏明州本的重要版本价值。
乔秀岩宋红
“不校校之”的文献学被引量:2
2018年
诸经皆有汉晋古注及唐宋疏义,清人亦有众多论说,近人注解难以取代古人注释。唯独杨伯峻注《左传》以今人注解而具有权威性,作为诵读《左传》的首选,颇属异观。杨注正文往往采用“金泽文库本”,得以纠正宋元版本之失,是其优点之一。而金泽文库本秘藏在日本宫内厅,以往学者难以一睹,杨伯峻不过依据竹添氏《左氏会笺》辗转利用而已。
乔秀岩
关键词:文献学《左氏会笺》《左传》杨伯峻文库本注解
版本的缺环或历史概念的形成
2005年
中国书店出版的《四书五经(宋元人注)》是世界书局本的影印本。刘家和先生研究其中《春秋》部分的内容,认为它是国学整理社根据清朝《钦定春秋汇纂》编撰的。本文进一步探讨世界书局本的底本, 指出其《四书》部分是用璜川吴氏刊本,《五经》部分是用扬州鲍氏刊本,并非国学整理社所编撰。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通典》以殿本系统的书局本为底本,点校者王文锦先生等认为殿本主要根据王吴本校刻,但清人对文本颇多妄改。本文探讨殿本《通典》的底本,指出殿本主要依据李元阳本,校点本认为清人妄改的内容,实际上不过是因袭李元阳本而已,并非清人所校改。通过这两个例子,本文认为人们对传统文献的认识因时代而变,其中既有有意识的变化,又有不可避免的误解。
乔秀岩
关键词:历史概念《四书》《五经》《通典》中国书店
嘉定南康军刊本《仪礼经传通解》之补修情况被引量:1
2013年
笔者据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印宋刊元明递修本仪礼经传通解》,用《再造善本》影印丁丙旧藏本校对,逐叶调查此版每一叶的补版情况。经过分析,指出元代前期的补版属于单纯补修,内容未经修订,而元代中后期的补版经过规范化校订,版面变化较大。但元代中后期补版未尝直接取代原版及元代前期补版,于是产生原版、补版混配的情况,因而导致误脱、误重现象。明代补版对原版、补版混配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基本消除了这些误脱、误重现象。此版历经元代西湖书院、明代国子监的收藏管理,是官版递修本的一个典型。本文说明这几百年间,不同时期掌管版片的人员进行不同整理的情况。本文也指出,朝鲜活字本以较早印本为底本,日本刻本是朝鲜活字本的翻版。本文对原版、补版的认定较以往学者更精准合理,影印本读者核对本文分列的刻工名,很容易掌握不同时期补版的风格特点。
乔秀岩
论郑王礼说异同被引量:4
2008年
历代学者对郑玄、王肃学说对立都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但未能深入探讨他们达到那些结论的思维过程。本文分析郑王礼说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认为郑王之间,解经的目的、性质完全不同,指出郑玄对经纬文献记载互相矛盾之处,往往解释为不同情况,以便避开矛盾,因而形成庞大复杂、脱离现实的观念理论体系;王肃关注礼说的实践性,对经书进行合情合理的解释,为此目的敢于忽视各种文献中本来存在的各种差异及矛盾。
乔秀岩
关键词:思维过程
郑、何注《论语》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郑注《论语》失传千年,20世纪陆续发现唐抄残卷,至今所得并诸书所引,已可恢复全书之半。本文持郑注《论语》与何晏等《论语集解》对照,探讨郑注之思路,分析《集解》之体例,论述其完全相反的鲜明特点。《集解》以荟萃汉魏训说之形态出现,先儒往往以《集解》为古注,与朱熹新注相对。其实,郑注在《论语》解释中建立他的经学体系,《集解》从《论语》解释中排除经学体系因素,两者背道而驰,较之《集解》与朱注之差距,有过之而无不及。郑注建立的结构,宏伟华丽,美轮美奂,值得品味。《集解》简易平板,本身无显著特色,只有与郑注对照,始见平易才是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乔秀岩
关键词:论语
《礼记》版本杂识被引量:11
2006年
本文讨论《礼记》经注诸版本间之关系及其价值,认为现存版本可分两系统,一为《唐石经》———宋监本系统,抚州本、八行注疏本属焉;余仁仲本、纂图互注本及十行注疏本、闽、监、毛本属另一系统。清代校勘《礼记》的两部代表性著作《礼记注疏校勘记》、《抚本礼记考异》都未见到余仁仲本及纂图互注本,因而未能辨识十行本众多讹误的由来。今校余仁仲本,知十行本经注文本的底本是余仁仲本或类似余仁仲本的别本,十行本与抚本、八行本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至于岳本,应视为这两种系统的混成品,实不足珍重。这种认识也推翻了十行本在经注、疏汇刻本的基础上附入《释文》而成的通俗概念。
乔秀岩
关键词:礼记校勘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