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志
- 作品数:2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呼伦贝尔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边境旅游发展历程被引量:11
- 2011年
- 当代中国边境旅游最初出现于1985年,那时中朝两个边境城市丹东与新义州经过协商开展了互访活动。虽然这一活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边境旅游,只是一种边境旅游的雏形,但它打破了边境地区的长期封闭状态,为边境地区的开放和边境旅游活动的开展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准备。
- 于海志
- 关键词:边境旅游
- 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 2012年
- 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成为了旅游高等教育无法回避的重大教研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入手,通过对旅游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特点的分析,提出新的专业教学模式。
- 于海志
- 关键词:旅游课程教学改革
- 乡村创意旅游对接产业升级需求的推进策略被引量:1
- 2023年
- 创意旅游是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的新兴力量之一,折射出时下受众的消费偏好与趋势,也为正处在转型期的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发展契机。而在创意旅游的运营过程之中,由于出现了规划不科学、文化质感不足、创新力偏低、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因此并未充分推动乡村产业的提档升级。所以,应当立足目前乡村社会的发展实际,围绕地域化、差异化、特色化运营推动创意经济发展,带动关联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打造共建共享、交互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 于海志
- 关键词:创意经济
- 加快发展中俄边境旅游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 2015年
-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这为两国旅游业合作特别是边境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从政治层面上看,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已在中国启幕的"俄罗斯旅游年"及2013年将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旅游年"。尽管中俄旅游合作存在诸多优势,但目前仍不尽如人意,如旅游市场不够规范、缺乏适合俄罗斯游客口味的商品、合作形式较单一等。
- 于海志
- 关键词:旅游
- 促进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与建议被引量:1
- 2012年
-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断发展,辽宁省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服务业中较具活力、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正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阔步前行。然而同国内其他旅游大省相比,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 于海志
- 关键词:辽宁旅游旅游大省中国旅游业旅游基础设施温泉旅游旅游人才
-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 2023年
-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紧跟时代步伐,紧紧跟随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巨大影响。满洲里是自治区率先开展中俄边境旅游业务的口岸城市,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满洲里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促进中俄边境旅游发展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其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旅游人才匮乏,从而使得其在发展边境旅游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本文通过对当下边境旅游相关政策及基本内容的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结合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现状,对其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旅游发展对策,可以为满洲里及我国其他地区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亚吉于海志尹力军
- 关键词:中俄边境旅游发展
- 呼伦贝尔古城文旅元宇宙产品的创建与开发
- 2024年
- 随着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文旅元宇宙技术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升级变革、提升旅游体验和推动旅游品牌的有效手段。呼伦贝尔古城是中国重要的古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文旅元宇宙发展的契机下,有效地促进古城旅游产业完成“人物、场所和物品”的重构升级是其焕发新活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元宇宙与文旅产业发展关系基础上,对呼伦贝尔古城进行发展研判,进而提出呼伦贝尔古城文旅元宇宙产品的创建与开发的思路,希望能为有关部门提供思路借鉴。
- 亚吉于海志赵春雨
- 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万里茶道”演化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继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成为世界遗产后,2019年,"万里茶道"跨国文化线路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古代交通线路的历史遗存,文化线路遗产反映了跨区域、跨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线域范围内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多样性、时空连续性、整体性、关联性和立体性的空间表征,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在文化线路遗产视域下,探析"万里茶道"时空演进特征及发展趋势,从新的视角为古商道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借鉴,并探索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服务贸易新路径。
- 王楠于海志
-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线路
- 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9
- 2006年
-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活动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相始终;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 于海志
- 关键词:旅游文化
- 生态旅游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 生态旅游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处理机构设于箱体底部;污水盒设于箱体底部;气泵固定在污水盒的右侧壁上,气泵内置电池;一号导气管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一号导气管穿设固定在污水盒的右侧壁上;连接管与...
- 于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