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艳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7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主题

  • 10篇英语
  • 5篇教学
  • 5篇高校
  • 4篇文化
  • 4篇教育
  • 4篇教师
  • 3篇大学英语
  • 3篇英语专业
  • 3篇英语专业学生
  • 3篇思维
  • 3篇外语
  • 3篇外语专业
  • 3篇高校外语
  • 3篇高校外语专业
  • 2篇道德
  • 2篇英语教师
  • 2篇英语教学
  • 2篇英语水平
  • 2篇英语应用
  • 2篇英语应用能力

机构

  • 17篇大庆师范学院

作者

  • 17篇于艳华
  • 3篇王宏伟
  • 3篇马静
  • 1篇李嬿
  • 1篇李宝燕
  • 1篇周萍

传媒

  • 7篇教书育人(高...
  • 2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教育探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商业经济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科技资讯
  • 1篇教书育人(教...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高师英语教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语专业学生如何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2007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恢复、发展和提高3个阶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既懂专业。
于艳华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英语应用能力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背后的若干思考
2021年
教育改革推陈出新,教师的个体发展如何走向,如何顺应发展大势,需从哪里入手解决等问题摆在教师面前。对此,本文从道德自检及重塑、专业背景的锻造、学科逻辑能力的提升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阐述,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于艳华李宝燕
关键词:教师发展道德逻辑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审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理论现代化,对教学实质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关系的特殊性、非言语交际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定向,是教学交际的特点。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要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观念和信念以及行为习惯,形成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
于艳华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失语及其拯救策略被引量:19
2010年
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的缺位、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意识的欠缺以及大学各类英语过级考试中母语文化导向的缺乏,已使母语文化的教学被挤压到了一种边缘和尴尬的境地,以至于渐渐地走向失语的状态之中。这不仅涉及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的母语文化能不能有效输出的问题。改变这种状况,一应在教材中增加母语文化的内容,二应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的素养,三应加强基于以母语文化为导向的各类英语过级考试的建设。
于艳华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失语
对小说《守望灯塔》的多重隐喻性分析
2007年
詹妮特·温特森的小说《守望灯塔》是一部糅和了魔幻现实主义、抒情诗和寓言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小说的多重隐喻性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小说内容的隐喻性;小说意象的隐喻性;小说语言的隐喻性;小说主题的隐喻性。
鞠晶于艳华
关键词:隐喻性
苔丝悲剧命运探究被引量:4
2007年
《德伯家的苔丝》塑造了一位为追求自由,平等而愤然反抗的女性形象。对于苔丝的悲剧命运从社会和个人角度进行分析,揭示悲剧产生的各种因素,但这些因素都与当时社会有着直接的联系,是苔丝的悲剧必然性根源。
于艳华
关键词:苔丝悲剧性格
英语思维丰富性说略
2009年
英语思维指的是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在头脑中应具有的相应思想和思维策略。是针对那些经过中学阶段的英语训练并经历了考核的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的。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群体来阐述,是因为这类群体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了简单运用能力。
于艳华李嬿
关键词:英语思维英语文章专业大学生母语思维思维策略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课程分析与策略
2012年
课程设计是课程发展的核心,其视角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价值观。本文基于班克斯的课程改革模式,通过分析现行高校英语教材课程的编写原则、内容和视角,认为多元文化视角下课程的编写与学生的适用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会妨碍学生多元文化理念与思维的形成。新时期,对于课程编撰与选择,编者应该考虑到多元文化理念,以使得课程编写适应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王宏伟马静于艳华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分析
多元文化素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竞争力核心元素论析被引量:3
2010年
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化提升及面对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和更高的教育要求,不可避免地需要具备"更多能力",而这些"更多的能力"其实是内在的诸多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强化多元文化理念、深入认知多元文化素质,是摆在高校英语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所以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多元文化素质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未来教学能力,改善未来竞争力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创造未来绿色教育、生态文化的内在需求。
于艳华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2007年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生动精辟的语言典范。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们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和修辞手段。一般来讲,习语用词简单,通俗易懂,但寓意颇深。如果没有习语,我们的语言就会显得枯燥无味。
于艳华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中西文化差异汉语习语两种文化修辞手段地理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