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化学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化学
  • 1篇电站
  • 1篇断裂带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气体地球化学
  • 1篇温泉
  • 1篇裂带
  • 1篇工程应用
  • 1篇分布及成因
  • 1篇坝址
  • 1篇CO2成因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付梅
  • 3篇李晓
  • 2篇杨在文
  • 2篇李生红
  • 1篇王美芳
  • 1篇舒勤峰

传媒

  • 2篇地下水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缅甸其培电站坝址断裂带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工程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依据气体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缅甸其培电站坝址钻孔随承压水逸出的气体、平硐揭露的断裂带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形成和对工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坝址断裂带气体有CO2型和N2型2类,以CO2为主的气体中CO2的摩尔分数为89.37%~98.83%,N2的摩尔分数为0.7%~10.42%;含有微量的甲烷,摩尔分数为0.2%~0.47%。CO2的δ13 CV-PDB=-4.947‰~-5.387‰,δ18 OV-PDB=3.364‰~3.613‰,CO2为深部幔源无机成因。δ15 N值在-0.082‰~7.263‰之间,变化范围较大,有浅部生物成因气体混入。CO2气体形成于深部,沿断裂带运移,在浅部与承压水混合,主要在河床逸出。深部起源的CO2气体是恩梅开江断裂在坝址的地质活动性的显示。河床是气体逸出的主要部位,气体产出量大,对坝址工程处置有较大影响。
李晓付梅李生红杨在文舒勤峰
关键词:气体地球化学CO2成因工程应用
成都青白江地区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及质量评价研究
从“一五”时期以来,青白江地区一直是四川省重要的化工、冶金、建材基地,区内企业众多,人类活动强烈,地下水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白江地区地下水目前为城市的备用水源,部分企业和城镇居民仍在取用地下水,因此对青白江地区地下水...
付梅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水质评价
基于图表及统计方法的水化学综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某拟建工程位于四川乐山市红层地区。根据工程建设前水文地质勘查中获取的水化学资料,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应用图表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研究区水化学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同时对比了两种水化学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水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但不同地形及地质条件控制下的水化学特征又具有一定差别;在水化学特征较为相似的地区,统计分析结果比图表分析结果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杨在文李晓付梅王美芳
关键词:水化学统计分析
贵州省铜仁地区温泉分布及成因浅析被引量:4
2012年
铜仁地区地表出露温泉较多,地热资源极其丰富。本文对铜仁地区温泉分布及成因进行统计分析后知,其分布受地层、地质构造及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地热水形成的储层、盖层、导水通道及热源的良好条件。
李生红李晓付梅
关键词:温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