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威

作品数:13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社会工作
  • 3篇农村
  • 2篇单身
  • 2篇单身汉
  • 2篇社会记忆
  • 2篇协商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区
  • 1篇新市民
  • 1篇舆论
  • 1篇灾害社会工作
  • 1篇灾区
  • 1篇灾区重建
  • 1篇震灾
  • 1篇职业化
  • 1篇社会工作理论
  • 1篇社会工作实践
  • 1篇社会形象
  • 1篇社会舆论
  • 1篇市民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9篇何威
  • 4篇文军
  • 2篇汪静

传媒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社会科学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所欲”到“所为”:农村单身汉养老策略的嬗变机制研究
2020年
在居家养老意愿与现实难以对应的情形下,核心家庭缺位的农村单身汉养老的个人动机和需求并不能决定其养老策略,主要原因是其养老策略机制会受到社会政策、地方治理环节以及村落社会舆论、关系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但这也为从个人理性选择的角度判断单身汉从养老意愿的"所欲"到养老行为的"所为"提供了行动变更的研究空间。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获得一手资料,并利用NVIVO对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处理,以期能够对农村单身汉群体的养老压力、养老意愿、养老策略等之间的联系和行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厘清单身汉从最初的"想如何养老"到最终的"进行何种养老"的过程产生机制,并进一步明确农村单身汉养老策略的生成逻辑。
汪静何威
关键词:嬗变
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被引量:17
2016年
在灾区重建过程中,社会记忆的修复和重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受灾民众尽早走出灾害阴影。运用专业社会工作增能方法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实质在于对社区原生和内生力量的增能。本文以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进行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探究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增能方法介入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对灾区民众个体心理、人际关系、社区组织和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项目化服务运作的考察,分析其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的影响,并以此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介入灾区重建的路径及其发展前景。
文军何威
关键词:灾区重建社会记忆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选择性服务”现象及其反思被引量:30
2016年
社会工作服务本身带有一定"选择性",但这一特性不应该影响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价值取向。在市场化冲击下,服务的最大效益通常决定了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向和方式,因而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无论是选择容易接触或者介入难度较小的群体作为服务对象,还是将特定问题强加于特殊对象使之"被服务"等"选择性"服务现象都屡见不鲜。从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理论、行为逻辑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内在困境、处遇动机和外部影响。因此,如何正视社会工作"选择性服务"并规避其造成的服务资源的不均等以及服务的不公平性,都成为一项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文军何威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
农村单身汉社会形象再解释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对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影音作品、网友评论等资料的分析发现,目前媒介工具对农村单身汉的社会形象建构呈现极端化趋势。"犯罪、懒惰、无知、贫穷、孤苦、越轨"等负面评价成为该群体的主要特征。同时,学术界的部分研究结论也加深了农村单身汉负面社会形象的建构。然而本研究认为,农村单身汉与普通人在村落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地位并无差异,未婚不会导致其被社会排斥,个体特质才是决定性因素。大众传媒与学术界塑造的标签化负面刻板印象极不利于农村单身汉的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对该群体应去标签化、去特殊化,对其给予客观评价,促进农村单身汉社会形象再构建。
汪静何威
关键词:社会形象社会舆论污名化标签化
农村集中供养的资源配置及其优化路径——基于安徽省D县农村敬老院的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在村落“空心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集中供养仍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我国农村老人集中供养的资源供给保持着五保托底、政策和社会资源灵活输入、兼具组织性资源主体自主挖掘的基本结构。其反映在具体的资源配置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层面上的策略瓶颈。本研究对安徽省D县4家农村敬老院进行深入跟踪调研,并在分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资源配置逻辑的基础上,发现老人自身和院方的资源配置实践与资源机会的获得,均反映出“共同体”角色在集中供养中的结构性缺位。这导致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老人与养老机构理性化的养老资源配置策略、集中供养的具体实践三者之间仍存有较大张力。基于此,本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尝试从政策统筹、养老“共同体”建构、养老院的社会化改造、积极个人养老策略生产等多种角度探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
何威汪静
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被引量:54
2014年
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分割运行一直是社会工作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极大障碍。而这种分割运行,更像是一种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对理论的主动抛弃。因此,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层面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很难系统性地自觉运用任何一种理论。社会工作过度强调实务的取向使得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中常常会带有某种"反理论"立场的倾向,而这种"反理论"的立场又使得社会工作实践本身宝贵的专业价值更多地流于经验层面,从而最终造成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不利影响。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其专业理论的发展,而这当中倡导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意识便首当其冲,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和实务方法提升的重要手段。
文军何威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践
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群体的集体记忆建构与维系被引量:7
2018年
中国全面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一部分乃至一代农民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变。迁入城镇的"新市民"虽已历经政策定义与社会认知层面上的"城镇化",但在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仪式行为的操演与社会关系的实践中仍然长期保持着"农民"的方式。这既是乡村记忆深刻历史性的体现,也是嵌入在农村集体意识和农民生命轨迹之中的记忆表达。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并以社会记忆为视角,将政策推动的"城镇化"和"市民化"作为改变乡村社会记忆框架的历史事件背景,尝试探索和论述已经经历过城镇化变迁的农民在社会生活与政策环境重构中,保留和建构社会记忆的方式与途径。同时分析阐述在国家政策与权力的影响之下,这些方式和途径所体现出的"新市民"社会记忆的建构逻辑和影响因素,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对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理解。
何威文军
关键词:城镇化新市民社会记忆市民化
治理共同体建构: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在“社区治理”这一主要论述脉络上,以在社区范围内的“协商”作为一种社区治理的理念和具体方式,来探究在城市社区中以“多元主体对协商的共同参与”作为一种社会联结,从而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之可能性。本文尝...
何威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协商民主共同体
文献传递
风险防范与危机抵御:面向“不确定性”的社区治理及其实现
2023年
社会的“不确定性”让社区承载了更大的治理压力,也要求社区治理展现出更强的体系调整能力和更可持续的治理效能。本研究通过对常态与非常态情境下的社区治理实践总结,以防范风险和抵御危机的功能面向对在社会“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双重社区治理模式予以归纳提炼;并以此为基础,针对二者在实施、串联和调整过程中展现出的问题,以社区协商为方式和理念,探索以两种功能共存为特征,即面向“不确定性”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路径及其建构的可能。
何威
关键词:协商不确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