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淼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城市
  • 5篇社会
  • 4篇文化
  • 4篇逻辑
  • 4篇逻辑与
  • 3篇动力机制
  • 3篇运作逻辑
  • 3篇驱逐
  • 3篇全球经济
  • 3篇资本主义
  • 3篇资本主义经济
  • 2篇社会学
  • 2篇同城化
  • 2篇宁镇扬
  • 2篇街区
  • 2篇城市更新
  • 1篇动迁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新马克思主义

机构

  • 19篇南京大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19篇何淼
  • 5篇张鸿雁
  • 3篇汪毅

传媒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群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中国名城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研究
  • 1篇《规划师》论...
  • 1篇城市治理研究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障性社区的结构性特征与群体特征研究--以南京南湾营保障性社区为例
本文以南京南湾营保障性社区为例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利用社区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保障性社区的结构性特征,并指出常住户与出租户之间在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结合在社区深入访谈的资料,研究保障性社...
汪毅何淼李金遥
关键词:结构性特征
城市更新中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南捕厅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变迁
面对“城市地球”时代势不可挡的城市化洪流,针对日益凸显的城市问题,“城市更新”成为人类寻求更好的城市家园的出路,更日渐成为全球城市的典型实践。其中,城市历史街区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20世纪末以来的中国城市更新中扮演着重要...
何淼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街区
文献传递
旧城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以南京“老城南”核心片区为例
作为当代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旧城更新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实践,也自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塑造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中国的旧城更新是在社会经济的复杂转型背景与高度“压缩”的...
何淼
关键词:旧城更新
文献传递
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逻辑与动力机制——评《驱逐》
作为全球化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萨斯基娅·萨森的研究重点近年来从全球化的空间面向逐渐转向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逻辑,试图揭示主流论述外"全球化"的另一面,并探索全球化带来的矛盾与冲突的产生机制。《驱逐:全球经济中的野蛮性与...
何淼
关键词:驱逐全球经济运作逻辑动力机制
南京内城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空间变迁被引量:1
2016年
南京内城区的棚户区改造不仅包含着物质空间的改变,更意味着社会空间的变迁。通过分析2001—2011年间155个更新地块和6907户外迁家庭属性等数据,指出内城区棚户区改造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进一步揭示棚户区改造前后社会空间的变迁。
汪毅何淼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
蚌埠城市文化资本再构建——“皖北中心城市”定位下的文化战略发展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将蚌埠建设为"皖北中心城市",这对蚌埠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蚌埠城市文化建设进行问题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对蚌埠城市文化特质的分析,提出其城市文化资本再构建的6大路径选择,以及蚌埠新城市文化模式的构建,即将蚌埠定位为"后皖江城市带的‘宜居之都’"、"泛长三角的‘生态腹地’"、"沿淮城市群的‘文化中心’"、"新皖北旅游区的‘产业中心’"以及"中国的‘浪漫之都’",由此形成蚌埠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提升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软实力。
何淼张鸿雁
关键词:城市文化资本文化模式
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逻辑与动力机制——评《驱逐》
2017年
作为全球化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萨斯基娅·萨森的研究重点近年来从全球化的空间面向逐渐转向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逻辑,试图揭示主流论述外“全球化”的另一面,并探索全球化带来的矛盾与冲突的产生机制。《驱逐:全球经济中的野蛮性与复杂性》便是这一方面的理论成果。在该书中,萨森用“驱逐”(expulsion)这一概念来把握资本主义经济由凯恩斯主义时代转向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系统逻辑与动力机制的转型,并通过“复杂性”、“野蛮性”、“掠夺性形构”等概念进一步解说了“驱逐”所形塑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当代样态。“驱逐”这一概念不仅构成了西方政治经济学再概念化的学术尝试,同时对“驱逐”的理解亦有助于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实。
何淼
关键词:驱逐全球经济运作逻辑动力机制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的逻辑与脉络被引量:2
2014年
20世纪70年代,以列斐伏尔、哈维等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空间研究开启了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以空间思维审视社会的辩证批判视角成为空间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的三个重点议题出发,梳理其空间研究的逻辑与脉络,一是对空间生产性的重点揭示,二是对空间社会性和历史建构性的强调,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展开对资本主义空间逻辑的分析和批判。
汪毅何淼
关键词:社会理论新马克思主义
中国文化产业改革治理的创新突破点与行动逻辑——特色文化城市建构的产业转型视角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从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创新的突破点研究入手,构建了特色文化城市建构中的文化产业改革创新模式与行动逻辑,首次提出了"文化民生产业体系"等新概念。文章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新挑战、发展特点与结构性缺失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先战略和发展入径,建构全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序列与步骤。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务实创新必须从文化体制治理、市场体系治理与文化国际化治理中寻找创新突破口,以文化立国、创造"文化自觉主体"。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介入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进而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的新文化分工"并占据世界民族文化高地。
何淼张鸿雁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治理全球分工行动逻辑
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如何可能——西方城市社会学空间理论的中国意义被引量:14
2011年
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已成为当下中国居民的日常体验。从齐美尔和芝加哥学派的早期探索,到政治经济学派、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研究,空间逐渐进入主流社会学的视野。立足于西方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理论研究,从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的运作及二者合谋的角度,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会发现中国式城市"增长联盟"正在形成。
何淼张鸿雁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