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钢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或不联合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21~57岁,平均37.5岁。根据术前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评定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10例,E级18例,术前Cobb角为23.40±1.64°,椎体平均高度前缘32.02±2.99%和后缘78.27±1.65%。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9h(3~5h),平均出血量为495mL(200~800mL),术后发生未伤口感染、血肿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经术后X线照片检查,未发现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以及胸腰椎骨折、移位。随访6~24个月,术后Cobb角为3.15±1.64°,椎体平均高度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0.15±1.72)%和后缘(98.09±1.14)%。神经功能恢复:A级1例,B级0例,C级1例,D级2例,E级29例。结论后路钉棒系统手术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何钢黄建荣高粱斌欧阳振华向绪金郑沛中
- 关键词:后路内固定术椎弓根钉棒系统
- 单侧入路骨水泥限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骨水泥限量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35个椎体经皮单侧椎弓根向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结果:33例病人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2ml,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良好。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病例经平均12.4个月随访,疼痛未明显加重,椎体高度无继续丢失。结论:单侧入路骨水泥限量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安全有效。
- 何钢萧锦瑜高粱斌刘振华余博臣郭燕平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 肩胛骨骨折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随访5~15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对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并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的疗效好。
- 何永滔何钢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