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绍祖

作品数:173 被引量:938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2篇脑梗
  • 37篇缺血
  • 30篇梗死
  • 29篇脑缺血
  • 27篇脑梗死
  • 26篇血管
  • 25篇细胞
  • 22篇急性
  • 20篇脑血
  • 19篇梗塞
  • 16篇脑梗塞
  • 16篇脑血管
  • 15篇蛋白
  • 15篇神经元
  • 14篇脑脊液
  • 12篇亚低温
  • 12篇灌注
  • 11篇再灌注
  • 11篇基因
  • 10篇灶性

机构

  • 107篇武汉大学
  • 29篇湖北医科大学...
  • 24篇湖北医科大学
  • 21篇太和医院
  • 11篇湖北医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十堰市人民医...
  • 4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郧阳医学院
  • 2篇东风汽车公司
  • 2篇武汉市汉口医...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作者

  • 173篇余绍祖
  • 42篇李承晏
  • 30篇卢祖能
  • 19篇曾庆杏
  • 14篇范华燕
  • 14篇李庚山
  • 14篇何国厚
  • 12篇肖哲曼
  • 12篇李涛
  • 10篇董红娟
  • 9篇喻文莉
  • 9篇张兆辉
  • 9篇陈俊
  • 9篇席刚明
  • 8篇周珂
  • 8篇叶心国
  • 8篇文芳
  • 7篇杨益阶
  • 7篇初红
  • 6篇胡秀学

传媒

  • 63篇卒中与神经疾...
  • 9篇中华物理医学...
  • 8篇中风与神经疾...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郧阳医学院学...
  • 4篇国外医学(神...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国外医学(脑...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湖北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5篇2005
  • 10篇2004
  • 24篇2003
  • 16篇2002
  • 28篇2001
  • 13篇2000
  • 8篇1999
  • 12篇1998
  • 5篇1997
  • 6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5
2000年
脑脊液或血清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 10 0蛋白是脑组织损伤后的两种生化标记物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前者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 ,后者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内。脑组织损伤后通过对它们的测定 ,不仅可以对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程度提供定量信息 ,而且也是评价疗效。
关景霞余绍祖曾庆杏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
黄芪的抗神经细胞缺氧损伤作用被引量:77
1998年
目的观察黄芪抗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方法用氰化钠造成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模型,比较黄芪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形态、存活细胞数(四唑盐微量自动比色检测A值)、乳酸脱氢酶(LDH)值和钾离子(K+)流出的变化。结果缺氧48小时后,对照组A值由缺氧前的0325±0031降至0145±0011,LDH和K+漏出量分别由6580±290U/L、523±011mmol/L增至14880±840U/L、731±018mmol/L。而此时黄芪组A值为0178±0011、LDH漏出量为12725±784U/L,K+含量为693±015mmol/L。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组受损程度明显减轻。
何小华李承晏余绍祖
关键词:缺氧神经细胞中药病理
苯妥英钠对神经突触的急性作用
1990年
10只正常成年 S-D 大鼠,静脉注射实验性大剂量 DPH(45mg/kg)后,15和180min 取中脑下丘神经组织和静脉血进行血清药物浓度检测和形态学观察。电镜观察发现给药15min 时突触前活性区内的突触小泡明显增多,血清 DPH 浓度为78.11±10.03μ8/ml;给药180min 时突触小泡较15min 为少,但较正常大鼠多,伴有突触后区肿胀和线粒体轻度变化,此时血清 DPH 浓度为20.98±4.12μg/ml。经计量分析,正常组、15min 组和180min 组 N_A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 DPH 作用于突触前活性区,提高突触前膜稳定性,阻抑兴奋性介质的释放。
蓝秋霞余绍祖
关键词:苯妥英钠神经突触药效
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 S- 10 0蛋白的浓度变化 ,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对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S- 10 0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同时应用 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CT扫描 ,并与 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者 S- 10 0浓度明显升高 ,2~ 3d达到峰值 ,且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 ,S- 10 0升高更明显 ,S- 10 0 >1.0μg/ L、NIHSS 12分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后血浆中 S- 10 0蛋白的出现与坏死的神经胶质细胞漏出有关 ,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 ,S- 10 0蛋白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的外周标志物 ,是比 CT更为敏感的指标 ,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陈俊何国厚余绍祖席刚明胡秀学张继才魏国耀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S-100蛋白神经胶质细胞血脑屏障ELISA
脑特异性蛋白的测定对脑梗死患者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本课题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动态检测脑梗死患者S-100、NSE、MBP的血浆浓度变化.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探讨其与梗死体积、梗死部位等方面的相关性.
何国厚陈俊余绍祖席刚明黄朝芬黎华魏国耀
关键词:脑梗死
文献传递
小檗碱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观察小檗碱能否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改良的 Pulsinelli-Brierley 4血管闭塞法制成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TU NEL法原位检测特征性 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 DNA梯度带。结果 小檗碱组与再灌流各时间段缺血组相比 ,海马 CA1 区 TUNEL 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 P<0 .0 1)。缺血组再灌注 2 4 h、4 8h可见典型的 DNA梯度带 ,分别在 180、3 60、5 4 0 bp等处。小檗碱组未见特征性 DNA梯度带。结论 小檗碱可以减少小鼠全脑缺血后海马 CA1 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席刚明余冬子范华燕余绍祖李承晏王伦长
关键词:全脑缺血小檗碱神经元凋亡
乙醇对颈上神经节神经元钙内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分散、培养新生12 h内大鼠的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和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不同浓度乙醇对颈上神经节细胞钙内流的作用.10,30,100,300,600 mmol/L乙醇对钙电流峰值的抑制率依次为0.080±0.031,0.120±0.053,0.277±0.062,0.570±0.082和0.895±0.054.100 mmol/L乙醇可将40 mmol/L KCl诱发的胞浆内钙离子浓度([Ca2+]i)增高从1.725±0.159显著抑制至1.156±0.135,可将1μmol/L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发的[Ca2+]i增高从2.232±0.015显著抑制至1.263±0.047.故乙醇对交感神经元细胞外钙内流具抑制作用,急性乙醇中毒可能与其抑制钙电流有一定关系.
肖哲曼卢祖能郑建全余绍祖李立君张树卓
关键词:乙醇电压门控钙通道颈上神经节膜片钳共聚焦
肿瘤放射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被引量:3
1993年
肿瘤放射治疗可引起脑、脊髓和脑血管的损伤,并可诱发脑瘤.本文对这些损害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等作一综述.
杨益阶余绍祖
关键词:肿瘤放射疗法中枢神经系统
载脂蛋白E与老年性痴呆
1996年
载脂蛋白E与老年性痴呆周珂(综述)余绍祖王国瑾(审校)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世界老年人口日趋增多,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严重痴呆者占4~6%,80岁以上痴呆者占15~20%[1]因此老年期痴呆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性...
周珂余绍祖王国瑾
关键词:痴呆老年性痴呆载脂蛋白E
以急性可逆性意识模糊或浅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道)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报道1例以急性可逆性意识模糊或浅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nomic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coencephalopathy,CADASIL),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或浅昏迷的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皮肤活检检查。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或浅昏迷,MRI见广泛的脑白质病变,皮肤活检光镜下见小动脉含糖原颗粒,管腔狭窄,电镜下见血管内皮下黑色嗜锇颗粒沉积。结论CADASIL可以表现为急性可逆性意识障碍或浅昏迷,当临床上出现用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急性可逆性意识障碍时,需考虑CADASIL的可能。
饶立李涛王国瑾李承晏余绍祖
关键词:CADASIL浅昏迷病例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