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辉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印尼SP区块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目标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印尼SP区块西北部的沉积充填可以划分为两套二级层序(即古近纪断陷层序和新近纪坳陷层序)和6套三级层序。古近纪断陷层序形成于盆地裂谷期,主要发育湖相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工区的西北部;新近纪坳陷层序形成于盆地的坳陷期,主要以海相沉积为主,沉降中心转移到工区的东南部。本区主要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断陷层序发育两套,坳陷层序发育一套。通过对地震资料和石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对本区的勘探目标进行了优选。最新的钻探结果表明下部断陷层序取得了有意义的油气发现。
- 洪国良薛良清孔丽萍孔炜杨福忠余辉龙杨敏
- 关键词:生储盖组合勘探目标
- 柴达木盆地冷湖七号构造成藏分析及勘探意义被引量:5
- 2005年
- 应用成藏系统论的的研究思路,从成藏条件、成藏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对冷湖七号构造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深层不可能形成规模岩性油气藏,是因为油气在大量生成及运移时,砂体上倾方向没有遮挡,不具备储集功能;深层不可能形成构造圈闭油气藏,是因为油气在大量生成及运移时构造圈闭还未发育而成;浅层形成次生规模天然气藏的可能性不大,是因为在浅层圈闭形成后烃源岩的供烃能力衰竭,而且油气再次分配时缺乏深层来源。圈闭的有效性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有利构造圈闭在马海大红沟隆起区和昆北斜坡带,有利岩性圈闭在赛什腾凹陷,潜伏地区是首选目标。
- 谢宗奎刘人和苏燕魏泽典余辉龙
- 关键词:油气勘探油气成藏构造圈闭柴达木盆地
- 从古地磁资料看柴达木盆地古构造环境被引量:29
- 2002年
- 根据古地磁资料研究柴达木地块与周缘地块的关系 ,分析柴达木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背景和应力作用特征 ,试图对柴达木盆地重大地质问题给以合理的解释和佐证。根据研究结果 ,认为阿尔金断裂的走滑运动方式由中生代左行走滑转为早第三纪右行走滑 ,再转为晚第三纪左行走滑 ,指出柴达木盆地是中、新生代在不同古应力环境下形成的挤压拗陷型盆地 ,近南北向构造带形成早于北西西向构造带。
- 余辉龙邓宏文胡勇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断裂古地磁
- 从古地磁资料看柴达木盆地古构造环境
- 2000年
- 应用柴达木及其周围地块古地磁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各时期构造应力背景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是对有关盆地类型、沉积迁移规律、构造形成原因以及阿乐金断裂活动历史等重大地质问题以最好的解释和佐证。
- 余辉龙谢宗奎等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古地磁资料构造应力古构造环境
- 从柴北缘看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历史与油气的关系
- 2001年
- 对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指出了油气藏的勘探方向和方法。提出了诸如“两次圈闭形成期,一次圈闭继承期”、盲冲断层对构造发展分析的影响、古圈闭是油气勘探的重中之重及其寻找古圈闭方法等新的学术观点。
- 余辉龙谢宗奎等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地壳运动圈闭类型油气勘探
- 柴达木盆地北缘盖层地质特点及封盖性评价被引量:19
- 2001年
- 柴达木盆地北缘盖层主要为泥质岩 ,第三系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段是区域性盖层 ,侏罗系和第三系上干柴沟组、油砂山组为局部性盖层。侏罗系盖层突破压力较高 (最高达 16~2 3MPa) ,具备物性封闭能力的时期比侏罗系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早 ;第三系盖层突破压力值变化大 ,一定埋深的样品也可达12 .7MPa ,封闭能力形成于侏罗系烃源岩生烃高峰期或其后 ,冷湖地区有效封闭门限深度为 1613 .7m ,马仙地区为 10 94.46m。根据盖层地质和物性封闭特征评价 ,侏罗系和第三系下干柴沟组为Ⅱ类盖层 ,第三系路乐河组为Ⅲ类盖层。
- 洪峰余辉龙宋岩夏新宇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盖层地质特点油气藏
- 印尼萨拉瓦提盆地Island地区Kais组生物礁圈闭及含油气特征被引量:3
- 2005年
- 萨拉瓦提盆地位于印尼东部巴布亚岛的鸟头部分,萨拉瓦提盆地中新世发育的Kais组碳酸盐岩是东南亚第三系碳酸盐岩的主要勘探对象之一。Kais组生物礁是盆地的主要储层和产层。在前人对Kais组碳酸盐岩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特别是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油印尼公司近年勘探的新资料,对Island地区Kais组生物礁圈闭类型进行了研究和成因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萨拉瓦提盆地Island地区Kais生物礁圈闭的含油气特点与控油因素,提出并论证了礁体之间大都是连通的观点,认为萨拉瓦提盆地Island地区油气运聚的控制因素除与地层倾向一致的构造鼻和断层外,Kais组下部以生物滩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本身就是较好的运载层。萨拉瓦提盆地具备油气差异聚集的独特条件,提出差异聚集可能是Island地区Kais组生物礁油气藏运聚的主要特征,也可能是控制油气藏相态的根本原因。
- 余辉龙薛良清杨福忠洪国良孔炜
- 关键词:泻湖
-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在柴西南区的应用
- 2000年
- 第一次系统提出和研究了柴达木盆地的近南北(北北西)向构造带。发现柴达木盆地特别是柴西南区明显存在两组构造线,一组是大家都知道的北西西向构造线,另一组当时未为大家充分认识的近南北构造线。这两组构造线在形成历史上明显不同,近南北向构造带明显早于北西西向构造带。两个方向的构造和断层生长指数明显不,而同一方向的断层具有相似性。近南北向的构造及断层可能形成于早第三纪E3,北西西向的构造形成于晚第三纪N2末。分析N2末的南南西应力明显大于E3的东西的挤压力(约为三倍关系)。北西西向构造形成的同时对近南北向构造有很大的改造和破坏作用。通过分析,预测了新的构造位置或构造形态,后来得到多方证实。如狮子沟深层构造为南北向构造形态,近期发现的尕南构造等。
- 余辉龙杨刚等
- 关键词:油气勘探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与勘探建议被引量:28
- 2001年
- 冷湖地区深层侏罗系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 ,但储集层物性差 ;其上的第三系发育多套较好的储盖组合 ,与侏罗系油源构成了本区较好的下生上储型的生储盖组合。冷湖构造深、浅断层发育 ,油气主要分布在大断裂的下盘 ,断层既是深层油气向上运移的良好通道 ,其封堵性又是油气能否保存的关键因素。油气藏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为E3末期深层油气藏形成 ,下第三系具备形成较大规模油气藏的可能 ,二为N2 末期深层油气藏遭受调整和破坏 ,浅层第三系次生油气藏形成和部分油气散失。据此分析 ,应在油源区内加强对具有油源通道的第三系的勘探 ,同时须重视断层封堵性的研究。图 4表 1参
- 门相勇赵文智余辉龙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勘探
- 中国石油印尼项目的勘探实践被引量:6
- 2006年
- 2002年中油股份公司购买了美国Devon公司在印尼的资产,开始了中国石油印尼项目的运作。通过成藏组合分析,在Jabung区块西部发现新含油气层系,增加了新的目的层系和勘探潜力。通过圈闭类型及形成期分析,Bangko区块获得重要突破,为继续保留该区块奠定了基础,因为一家伙伴没有参与钻探WestPiano-1和Gambang-3,中国石油对已发现的油气田拥有更大权益。通过储层反演及油气检测综合分析,SalawatiIsland区块发现了一系列的礁体和构造圈闭,通过钻探获得系列发现。2003年以来,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和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确定了探井井位27口。到2005年2月底所完钻试油的14口预探井与5口评价井中,13口井获得油气流,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效。
- 薛良清杨福忠马海珍王平在余辉龙孔丽平方乐华
- 关键词:勘探实践成藏组合圈闭类型储层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