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达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周易
  • 3篇《周易》
  • 1篇督脉
  • 1篇学术思想
  • 1篇验案
  • 1篇验案举隅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任脉
  • 1篇少逸
  • 1篇舌痛
  • 1篇神秘面纱
  • 1篇时病论
  • 1篇题集
  • 1篇透邪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面纱

机构

  • 7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余达
  • 7篇杨坤
  • 5篇王玉兴

传媒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5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王玉兴治疗舌痛验案举隅
2009年
  王玉兴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授业之余从事临床诊疗20余载,医教咸精,学验俱丰,尤于疑难杂证见解独到.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获益良多.现谨择随师治疗舌痛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杨坤余达
雷少逸《时病论》透邪思想浅析被引量:14
2009年
余达杨坤
关键词:时病论透邪学术思想
试论《素问·痹论》的痹证层次发病观被引量:7
2009年
目前,对于痹证的认识和治疗,临床多集中在风寒湿气,往往忽略了痹证形成的内因以及五体痹发展至脏腑痹的内因,即对荣卫失调,脏神消亡,以及肠胃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使得痹证的治疗受到一定的限制。《素问.痹论》在论述痹证时既强调外因也重视内因,提出了内外双重病因和由此所及的自五体痹向脏腑痹的双层传变过程。谨就该篇中痹证的层次发病观作初步探讨,五体痹的双重病因和脏腑痹的双重病因结构模式有望对痹证的诊疗和施护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杨坤余达王玉兴
关键词:痹证
《周易》圆道与任督循环初探
《周易》理论可用于说明中医学所强调的多种生命现象,如气机运动、脏腑特性、营卫循行、清浊升降以及经脉循行等。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初步探讨《周易》圆道与任督循环相关性问题:1、《周易》圆道的基本原理;2、任督循环的圆道特征;3...
王玉兴余达杨坤
关键词:《周易》
文献传递
揭开《难经》的神秘面纱——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考试问答题集被引量:1
2009年
目前,在评介《难经》时,多认为它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其内容十分丰富,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由于《难经》的内容取材于东汉以前的古典医经,保存了一些已亡佚医籍的内容,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笔者经过对《难经》内容的初步分析,从书名、编排体例、问答语气、内容、作者等几方面考证,结果认为《难经》是一部有关医学知识并可用于考核学生和医师掌握医学理论水平的问答题集。
杨坤余达王玉兴
关键词:难经
《周易》圆道与任督循环探析被引量:15
2009年
运用《周易》圆道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任督循环的圆道特征。根据"乾为首,坤为腹"和"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则,认为任脉属阴爻,督脉属阳爻,任督二脉犹如乾坤二卦,为十二经脉之父母。任督二脉在交接上构成顺畅的、合抱型、封闭式圆道。在循环走向上既存在任升督降(正)的营气循环模式,也存在着督升任降(反)的元气循环模式,构成正反振荡的太极模式。任督还是生命起源之基础,谷气二道之要隘,气机升降之动力,三焦命门之纽带。其生理、病理与养生、治疗等意义均居十二正经之上。
余达杨坤王玉兴
关键词:周易任脉督脉
《周易》圆道与任督循环初探
《周易》理论可用于说明中医学所强调的多种生命现象,如气机运动、脏腑特性、营卫循行、清浊升降以及经脉循行等。本文试从以下方面初步探讨《周易》圆道与任督循环相关性问题。1《周易》圆道的基本原理
王玉兴余达杨坤
关键词:《周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