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晶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肥胖对产妇及婴儿的不良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肥胖对产妇及婴儿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门诊进行检查并足月分娩的孕妇810例,以早孕时体质指数(BMI)≥25、分娩时BMI≥28为肥胖,将体重达到肥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体重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生育的新生儿体重、产程时间、难产比例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长(P<0.05),难产比例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妊娠期肥胖对产妇及婴儿具有明显不良影响,不仅新生儿体重增加,而且生产时间明显延长,难产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孕妇孕期应适当控制体重。
- 路春梅侯雪晶孙燕范春燕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肥胖症病因学肥胖症病理生理学产后出血
- 临床不典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围产结局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临床不典型子痫前期(PE)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典型PE患者的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PE孕妇116例,根据诊断结果分为不典型PE组(n=37)和典型PE组(n=79),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孕妇11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围产结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典型P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次>2次、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增加>6 kg/m^(2)、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PC/MPV)<20是临床不典型P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不典型PE组、典型PE组的剖宫产率、早产、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和转NICU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次>2次、孕期BMI增加>6 kg/m^(2)、PC/MPV<20是临床不典型PE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典型PE会增加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刘陈齐俊巧侯雪晶郭丽魁魏敬艳裴梦然
- 关键词:子痫前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足月单活胎初产妇810例,①根据W H O提出的亚洲人B M I标准孕前体质指数分消瘦组(BMI<18.5)、正常组(BMI 18.5~23)、超重组(BMI 23~25)、肥胖组(BMI≥25),探讨不同孕前BM I和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的关系;②根据孕期增重的幅度(△W )分3组:△W<15kg、△W 15~20kg、△W ≥20kg。探讨孕期增重的幅度和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的关系。结果:①孕前超重或肥胖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产程阻滞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组和正常组( P<0.01)。②孕期体重增加≥15kg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阻滞、剖宫产的发生率较△W<15kg组明显增高( P<0.05);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增重超过20 kg的孕妇中明显升高( P<0.05);胎儿窘迫在△W<15kg组和△W≥20k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前及孕期体重超重容易升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导致分娩困难和胎儿窘迫、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重视孕前及孕期体重控制,有利于优生优育。
- 路春梅范春燕侯雪晶孙燕
- 关键词:肥胖症并发症妊娠并发症体重变化
- 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危险因素,对GDM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断GDM并已经分娩的孕妇78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健康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历对照分析,填写自行设计调查量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妇在怀孕年龄、身高、出生体重、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产前体重、孕期增重;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史;此次妊娠为辅助生育技术助孕,孕早期血压升高,早期先兆流产,高血红蛋白血症,孕期饱和脂肪酸摄入量2组间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4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孕产妇年龄,产前体重,早期先兆流产为GDM的危险因素(OR=1.228,95%C.I.为1.036~1.456;OR=0.618,95%C.I.为1.403~2.454;OR=2.627,95%C.I.为1.156~165.668);身高为GDM的保护因素(OR=0.002,95%C.I.为0.492~0.847)。结论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妇年龄,产前体重,早期先兆流产为GDM的危险因素(P〈0.05)。
- 侯雪晶郭丽魁
- 维生素D_3对妊娠糖尿病炎性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应用维生素D3后,对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GDM患者60例,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0例,观察组(基础治疗加维生素D3)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维生素D31000 U/d,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胰岛素抵抗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80±1.60)mg/L vs(5.05±1.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7.45±5.01)pg/ml vs(35.35±14.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的血维生素D3水平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妊娠期糖代谢。
- 侯雪晶路春梅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
- 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路春梅范春燕侯雪晶孙燕
- 课题研究按孕前体质指数分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并根据孕期增重的幅度分不同组别后,了解孕妇不同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变化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显示孕前及孕期体重超重容易升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同...
- 关键词:
- 关键词:产科并发症胎儿发育临床保健
- 妊娠期糖尿病与肥胖症、炎症因子、25-(OH)D_3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肥胖症孕妇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符合肥胖诊断标准的孕妇70例,其中糖耐量正常者40例(肥胖组),糖耐量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病例组);正常对照组40例(对照组)。测定三组空腹血糖(FPG)、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3、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hs-CRP与25-(OH)D3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结果 FINS、甘油三酯、HOMA-IR、hs-CRP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按对照组,肥胖症,病例组的顺序呈增高趋势(P<0.05),25-(OH)D3三组比较有差异,呈递减趋势(P<0.05)。对照组与肥胖组的FBG、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均有差异,且都低于病例组(P<0.05);肥胖症与病例组的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25–(OH)D3相关性最强;HOMA-IR与25-(OH)D3呈负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及25羟维生素D3与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相关性,且两者都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影响因素。
- 侯雪晶孙燕陈秀英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肥胖症胰岛素抵抗
- 维生素D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 侯雪晶郭力魁路春梅孙燕马涛史文宗
- 该研究结合秦皇岛地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情况,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体内炎症因子...
- 关键词: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维生素D胰岛素抵抗治疗
- 妊娠特有疾病继发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妊娠特有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妊娠期糖尿病(GDM)继发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PIH、GDM 239例,因眼部症状经眼科会诊,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PIH 126例,252只眼;GDM 113例,226只眼。全部病例均行双眼常规,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力0.01~0.8,平均0.5。彩色眼底照相、OCT发现不同程度眼底病变。PIH 126例,252只眼眼底病变中一级64例,128只眼,占50.79%。二、三级62例,124只眼,占49.21%。OCT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68只眼,占26.98%。神经上皮脱离172只眼,占68.25%。椭圆体层消失202只眼,占80.15%。视盘水肿82只眼,占32.54%;GDM 113例,226只眼眼底病变中Ⅰ期32例,64只眼,占28.32%。Ⅱ期61例,122只眼,占53.98%。Ⅲ、Ⅳ期20例,40只眼,占17.70%。OCT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202只眼,占89.38%。弥漫黄斑水肿、囊样水肿200只眼,占88.49%。结论 PIH与GDM同为妊娠特有疾病,均可导致孕妇眼底病变而影响视功能。PIH椭圆体层受损严重。GDM黄斑水肿普遍存在。PIH的三级,GDM的Ⅲ、Ⅳ期,对视功能损害较严重。因此,PIH与GDM眼底病变的筛查工作,应引起产科与眼科医师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视功能永久性损害。
- 陈秀英单志明任凤杰王伟杨旭侯雪晶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
- 子痫前期与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位点Val158Met(G→A转换)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及70例子痫前期患者(病例组)的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位点G、A等位基因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T 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T基因Val158Met(G→A转换)多态位点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无关。
- 孙燕侯雪晶呼海燕
- 关键词:子痫前期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