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峰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被引量:1
- 1993年
- 远处转移是肿瘤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转移发生过程及其机制的阐明是临床预防和治疗转移的前提。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在分子水平对肿瘤转移有了新的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对肿瘤转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一。
- 关晓峰何荣根邱蔚六
- 关键词:肿瘤转移分子生物学基础基质溶解素转移抑制基因基因调节纤维母细胞
- 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失活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同一口腔鳞癌标本中 3种抑癌基因失活情况。方法 :2 7例口腔鳞癌标本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一抗分别为鼠抗人nm2 3 ,P5 3单克隆抗体及P16多克隆抗体。以癌细胞着色 30 %为判断高低表达的界值。结果 :p16基因失活率最高 ,为 6 6 7% ;2种以上基因同时失活为 5 1 9% ,其中p16和nm2 3占 6 4 2 % (9 14)。结论 :p16基因失活是口腔鳞癌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分子事件 ;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失活为非单一基因失活 ,其意义值得探讨 ;同时提示 ,研究口腔鳞癌其基因表达及意义时 ,应注意抑癌基因失活的复杂性。
- 秦兴军关晓峰高英贤王兆元王绪凯
- 关键词:口腔鳞癌抑癌基因基因失活基因表达
- 不同时期血管瘤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和HLA-DR的表达
- 目的:探讨分析黏附分子对血管瘤增殖退化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增殖期血管瘤及22例退化期血管瘤的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
- 秦兴军邱攀王绪凯孙长伏李庆昌韩昱晨关晓峰
- 关键词:血管瘤黏附分子ICAM-3CD34HLA-DR
- 文献传递
- 不同时期血管瘤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和HLA-DR的表达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对血管瘤增殖退化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期血管瘤及退化期血管瘤的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ICAM-3)、CD34和有核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R型(Histocompatibilityantigens-DR,HLA-DR)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将2个时期进行比较;同时以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为对照。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AM-3和CD34均在增殖期血管瘤高表达(分别为26/28和28/28),而退化期低表达或不表达(分别为20/22和20/22),2个时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几乎不表达,这与不同时期血管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HLA-DR则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分化阶段密切相关,增殖期基本不表达(4/28),在分化好的退化期高表达(17/22),2个时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ICAM-3、CD34可能在血管形成早期发挥作用,介导内皮细胞间黏附,参与血管瘤发病和消退的病理过程。HLA-DR可能与内皮细胞成熟表型的获得及活化状态有关。
- 秦兴军邱攀王绪凯孙长伏李庆昌韩昱晨关晓峰
- 关键词:血管瘤ICAM-3CD34HLA-DR
- p53基因及其在头颈癌中的突变和表达
- 1995年
- p53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失去其负向调节功能。本文综述了p53基因在人体肿瘤中发生突变的一般情况及p53基因的调节机理;综述了p53基因在头颈癌中的突变方式,以及p53蛋白在头颈癌中的表达情况。
- 关晓峰何荣根邱蔚六
- 关键词:P53基因头颈癌基因突变基因表达
- 全文增补中
- 44例口腔鳞癌年轻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作者回顾分析了8年来收治的40岁以下口腔鳞癌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男女之比为1.93∶1;发病年龄大多在30~40岁,占90.90%,最小年龄3岁;发病部位多在舌部,共21例,占65.90%;分化程度以高、中分化为主,占81.82%;临床分期早、晚期就诊病例约各半,而舌癌晚期就诊者高达61.90%;患者对治疗合作性差,只有少部分能完成严格意义上的综合治疗。治疗复发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 关晓峰李瑞武王玉新王绪凯葛淑芬李俊林兰行简钟宝民
- 关键词:口腔鳞癌
- 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肺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建立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肺转移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诱发的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传代细胞,分别以2×106/0.2ml及1×106/0.2ml单细胞悬液经尾静脉接种给BALB/C小鼠和BALB/Cnu/nu裸鼠。结果:接种后4周BALB/C小鼠肺内可见散在、较均匀分布的转移瘤结节,位于肺表面及其实质内,数目多,呈粟粒状,转移率达100%。BALB/Cnu/nu裸鼠转移灶出现距接种时间稍长、数目较少、大小不等,转移率为5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纤维肉瘤肺转移模型方法简洁,重复性好,成功率高。为研究肺转移的机理和防治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 葛淑芬孙爱静关晓峰
- 关键词:肺转移纤维肉瘤动物模型颌下腺肿瘤
- 口腔鳞癌组织抑癌基因nm23,p16,p53的表达及意义
- 2001年
- 秦兴军关晓峰孙长伏王绪凯
- 关键词:口腔鳞癌抑癌基因NM23P16P53
- 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肺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 <正>目的:为了探讨转移防治手段,抗转移药物筛选。方法:应用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细胞株分别以2×106/0.2ml和1× 106/0.2ml单细胞悬液经尾静脉接种10周龄BALB/C小鼠和33周龄BALB/C nu/nu裸...
- 葛淑芬孙爱静关晓峰
- 关键词:纤维肉瘤肺转移颌下腺生物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表达
- <正>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基因参与调控,其中包括多种抑癌基因的改变。有人认为抑癌基因的灭活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何种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中占主导地位及各种...
- 关晓峰秦兴军王玉新王兆元曲华芝
- 关键词:口腔鳞癌抑癌基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