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玻璃体
  • 2篇摘除
  • 2篇摘除术
  • 2篇视网膜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内障
  • 2篇内障摘除术
  • 2篇切除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网膜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性
  • 2篇恶性
  • 2篇恶性青光眼
  • 2篇白内障
  • 2篇白内障摘除
  • 2篇白内障摘除术
  • 2篇玻璃体手术

机构

  • 7篇郑州市第二人...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安阳市眼科医...

作者

  • 7篇冀鹏飞
  • 5篇高延庆
  • 4篇潘俊辉
  • 2篇孔宇
  • 2篇陈鹏
  • 2篇杨晓珂
  • 2篇梁申芝
  • 2篇王向华
  • 1篇刘丹
  • 1篇赵晓金
  • 1篇刘建伟
  • 1篇刘建荣
  • 1篇李乐
  • 1篇袁军
  • 1篇李松涛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实用防盲技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睑提肌-额肌吻合联合L形内眦成形术治疗轻度小睑裂综合征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期采用上睑提肌-额肌吻合联合L形内眦成形术治疗轻度小睑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上睑提肌-额肌瓣吻合联合L形内眦成形术治疗轻度小睑裂综合征患者22例44只眼,术后随访6-12月(平均10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重度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下睑内翻均得到矫正,术后睑裂长度和内眦间距较术前明显改善,内眦部无明显瘢痕形成,眼部外观满意,未发生睑内翻及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结论上睑提肌-额肌吻合联合L形内眦成形术治疗轻度小睑裂综合征手术简单经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孔宇梁申芝杨晓珂冀鹏飞袁军陈鹏刘建荣
关键词:小睑裂综合征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应用25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7月在我科就诊的恶性青光眼确诊患者18例18眼。术前患眼视力范围分布于手动~0.5,患眼眼压分布于18.3~56.8mmHg,平均(35.21±10.43)mmHg,眼轴长度19.60~22.46mm,平均(20.63±0.48)mm,中央前房深度0.98~1.86mm,平均(1.31±0.22)mm。所有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扁平部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2月~1年(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分布于0.2~0.8之间,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1P=0.00);眼压分布于12.3~19.8mmHg之间,平均为(16.05±2.46)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 P=0.00);前房深度1.89~3.49mm,平均(2.42±0.47)mm,与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 P=0.00);术后早期1例术后眼压为8mmHg,经抗炎治疗恢复正常,末次眼压为15mmHg所有患者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眼内出血、感染、眼压失控;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可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
冀鹏飞高延庆赵晓金王向华潘俊辉陈小霞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微创性恶性青光眼白内障摘除术
雷珠单抗两种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39眼)和强化组(30例42眼),所有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常规组患者予以3+按需治疗(PRN)给药方案,强化组予以5+PRN给药方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以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黄斑中心凹厚度(FT)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神经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分别为(2.40±0.80)次、(1.12±0.30)次,明显少于常规组的(4.10±1.00)次、(1.97±0.6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患眼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分别为(5.06±0.82)个、(7.83±1.21)个、(10.20±3.14)个,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30±0.77)个、(5.64±1.30)个、(8.96±2.5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患眼BCVA提高>10个字母患眼占66.67%,明显多于常规组的4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治疗9个月、12个月后患眼FT分别为(276.25±83.40)μm、(242.34±77.59)μm,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5.86±56.04)μm、(296.27±53.0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神经纤维长度、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珠单抗3+PRN、5+PRN给药方案可安全治疗DME,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
冀鹏飞高延庆任雁鹏刘晓丹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视觉功能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显微外路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后视网膜脱离12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外路手术治疗玻切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01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玻切术后复发性网脱的病人12例(12眼),采用显微镜下外路手术,包括单纯垫压术或者环扎联合垫压手术。随访12-18个月,观察视力、眼前节、视网膜、眼压。结果术后1周,11例(11眼)视网膜复位良好,一次性复位率91%,另1例再次显微镜下调整硅胶带位置后视网膜复位。1例术后眼压升高,降眼压药物应用3d后恢复正常。术后1月,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改善。结论显微镜下外路术治疗部分玻璃体切除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高延庆冀鹏飞李乐刘丹潘俊辉王向华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应用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7在我科就诊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确诊患者18例18眼。术前患眼视力手动~0.5,患眼眼压18.3~56.8(平均35.21±10.43)mm Hg,眼轴长度19.60~22.46(平均20.63±0.48)mm,中央前房深度0.98~1.86(平均1.31±0.22)mm。所有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扁平部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囊膜切开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平均9)mo。末次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2~0.8,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12.3~19.8(平均16.05±2.46)mm 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P<0.01);前房深度1.89~3.49(平均2.42±0.47)mm,与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P<0.01);术后早期1眼术后眼压为8mm Hg,经抗炎治疗恢复正常,末次眼压为15mm Hg;所有患者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人工晶状体夹持、眼内出血、感染、眼压失控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5G+微创玻璃体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
冀鹏飞高延庆李松涛潘俊辉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微创性恶性青光眼白内障摘除术
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球后注射联合高压氧,15天后除了停止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其余治疗不变,30天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的改变。结果视力治疗组治愈13眼,显效4眼,有效10眼,无效3眼。对照组治愈6眼,显效12眼,有效8眼,无效4眼。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Z=-3.074,P=0.002。视野治疗组治愈15眼,显效9眼,有效3眼,无效3眼。对照组治愈3眼,显效8眼,有效14眼,无效5眼,两组经ridit分析Z=-3.504,P=0.000。结论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冀鹏飞高延庆潘俊辉刘建伟
关键词:山莨菪碱高压氧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泪腺窝微骨孔固定泪腺治疗泪腺脱垂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眶骨造孔法将泪腺经泪腺窝微骨孔原位固定治疗泪腺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48只眼泪腺脱垂患者,经重睑皮肤切口,采用颞上方眶骨缘造孔法,将泪腺组织经微骨孔固定于泪腺窝,分析影像学及眼部外观改变,评价泪腺的复位情况,分析术前术后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观察泪腺功能的改变。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术后影像学显示所有24例48只眼的泪腺解剖复位率100%,随访期间均无泪腺脱垂复发,上睑外侧臃肿消失,重睑形成良好,眼部外观满意。术前术后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24例48只眼均无干眼症状。结论经重睑皮肤切口行泪腺窝眶骨造孔固定泪腺治疗泪腺脱垂,泪腺解剖复位良好,不易复发,重睑形成自然,对泪腺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孔宇梁申芝杨晓珂冀鹏飞陈鹏
关键词:泪腺脱垂微骨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