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中良

作品数:328 被引量:1,051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86篇专利
  • 5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2篇化学工程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理学
  • 11篇电气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5篇传热
  • 30篇热管
  • 27篇结霜
  • 27篇换热
  • 22篇压力能
  • 22篇燃烧
  • 21篇电池
  • 21篇切换
  • 21篇切换器
  • 21篇微生物燃料
  • 20篇天然气
  • 20篇燃料电池
  • 18篇数值模拟
  • 18篇平板热管
  • 17篇生物燃料电池
  • 17篇喷管
  • 17篇微生物燃料电...
  • 16篇蒸汽
  • 16篇催化
  • 14篇回收

机构

  • 30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化工...
  • 12篇唐山学院
  • 11篇东南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景德镇陶瓷学...
  • 4篇中国建筑科学...
  • 3篇重庆大学
  • 3篇国家发展和改...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景德镇陶瓷大...
  • 2篇教育部
  • 2篇石油大学
  • 2篇天津商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传热强化与过...
  • 2篇北京航天发射...

作者

  • 328篇刘中良
  • 86篇李艳霞
  • 44篇马重芳
  • 31篇勾昱君
  • 30篇蒋文明
  • 25篇张明
  • 24篇刘宁
  • 23篇王皆腾
  • 17篇黄玲艳
  • 16篇侯俊先
  • 16篇孙俊芳
  • 16篇庞会中
  • 15篇张新华
  • 14篇周宇
  • 14篇马国远
  • 14篇鲍玲玲
  • 13篇孟声
  • 13篇刘耀民
  • 13篇张建
  • 12篇宫小龙

传媒

  • 49篇工程热物理学...
  • 16篇化工学报
  • 15篇北京工业大学...
  • 12篇石油大学学报...
  • 10篇中国工程热物...
  • 8篇制冷学报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陶瓷学报
  • 5篇热科学与技术
  • 5篇化学与生物工...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化学工程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流体机械
  • 3篇石油学报
  • 3篇中国科学(E...
  • 3篇2006中国...
  • 3篇2007年传...
  • 2篇环境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14篇2018
  • 13篇2017
  • 16篇2016
  • 16篇2015
  • 17篇2014
  • 21篇2013
  • 29篇2012
  • 22篇2011
  • 18篇2010
  • 25篇2009
  • 20篇2008
  • 12篇2007
  • 18篇2006
  • 15篇2005
3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CO<Sub>2</Sub>捕集系统
一种基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CO<Sub>2</Sub>捕集系统属于环能领域,该系统包括吸收塔,贫富液换热器,再生塔,溶液煮沸器,再生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蒸发器,发生器,冷凝器和...
刘中良张克舫刘兴伟李艳霞
文献传递
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被引量:16
2014年
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着力培养本科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通过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提供与课程配套的课外自主实践活动,结合"星火基金项目"和"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活动,构建集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深厚的后续学习潜力。
李艳霞张红光刘中良王焱姚宝峰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热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储/放能过程中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将热管作为换热元件应用于相变蓄热系统中,研制了一套热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采用石蜡作为蓄热材料,对其储、放能过程即内部石蜡的融化与凝固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储、放能过程中不同时刻换热器内石蜡的温度分布; 改变供、取热流体参数,分析了供/取热流体的入口温度与流量对换热器储/放能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储、放能过程中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管在本换热器内极好地发挥了换热元件的作用,换热器运行状况良好,各项功能均能较好地实现。
王增义刘中良马重芳
关键词:凝固热管石蜡相变蓄热
天然气催化反应壁面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
2006年
应用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天然气催化燃烧壁面反应及载体气固界面上热质传递与流动耦合的现象。通过改变载体通道入口混合气体(天然气与空气)的温度、质量分数及壁面上反应的条件来评价努塞尔数和舍伍德数。模拟结果表明,努塞尔数和舍伍德数并不单独取决于燃料质量分数及壁面条件,而取决于壁面的反应速率。模拟同时表明,进口的温度对通道壁面传质影响最大,其它影响较小。
许考刘中良何洪康天放马重芳
关键词:传热传质天然气
与平板热管均热器一体化设计的散热装置
与平板热管均热器一体化设计的散热装置属于电子器件冷却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的平板热管均热器与热沉分体化设计中接触热阻较大等缺点,整个装置由风冷翅片式热沉或液冷式热沉与平板热管底板(5)上下焊接而成;能够消除传统分体化设...
刘中良张明
文献传递
超音速分离管内部流动的二维数值模拟与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为了克服现有天然气脱水技术的不足,基于气体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超音速分离管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分离机理,对装置内部流动进行了合理假设,建立了几何模型,并利用张量形式的时均方程组对其内部的稳态可压缩湍流流动进行了求解,结果发现在轴向-400 mm至-200 mm之间发生了激波现象,导致气流速度急剧下降,压力急剧上升,温度急剧上升。计算结果与之前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为分离管几何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蒋文明刘中良刘恒伟张建张新军冯永训
关键词:超音速旋流天然气脱水激波
天然气催化反应壁面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
本文应用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天然气催化燃烧壁面反应及载体气固界面上热质传递与流动耦合的现象.通过改变载体通道入口混合气体(天然气与空气)的温度,质量分数及进口速度在壁面反应的条件来评价努塞尔数和舍伍德数。
许考刘中良马重芳康天放何洪
关键词:天然气传热传质
固体颗粒对池沸腾换热表面上结垢的影响
1997年
给出了固体颗粒对池沸腾换热表面结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沸腾工质为CaSO4饱和水溶液,换热表面材料为紫铜,固体颗粒是0.5~1mm的玻璃珠.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表面池沸腾条件下引入固体颗粒,只能在较短的运行时间内起到强化换热的作用.当运行时间较长时,不仅不能强化换热,反而因结垢而使得换热情况恶化.这说明,在沸腾炉中加入固体颗粒以强化换热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刘中良施明恒戴锅生
关键词:沸腾换热结垢传热
天然气超音速脱水除液净化分离撬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气超音速脱水除液净化分离撬装装置,属于热工节能净化装置,主要应用于天然气脱水除液净化分离领域。本装置由气体净化装置和气体分离装置组成。湿天然气进入超音速分离喷管,温度降低,天然气中的水和重质烷烃组分...
刘中良鲍玲玲蒋文明庞会中孙俊芳
文献传递
基于旋转式异形轴端面密封切换器的液体压力能回收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体压力能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旋转式异形轴端面密封切换器的液体压力能回收方法。该基于旋转式异形轴端面密封切换器的液体压力能回收方法是通过第一切换器、第二切换器以及用于连通第一切换器和第二切换器的管路组配合...
刘中良刘宁李艳霞侯晓煌
文献传递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