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104 被引量:39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细胞
  • 34篇肿瘤
  • 26篇腹腔
  • 25篇胃癌
  • 20篇腹腔镜
  • 19篇肠癌
  • 15篇手术
  • 15篇结肠
  • 13篇肠肿瘤
  • 11篇蛋白
  • 11篇结肠癌
  • 10篇基因
  • 9篇胃肿瘤
  • 8篇直肠
  • 7篇氧合酶
  • 7篇直肠癌
  • 7篇培养液
  • 7篇结肠肿瘤
  • 7篇环氧合酶
  • 7篇合酶

机构

  • 5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9篇解放军白求恩...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白求恩国际和...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4篇刘伟
  • 37篇安杰
  • 23篇侯会池
  • 21篇张超
  • 20篇余佩武
  • 17篇甄四虎
  • 11篇施洪臣
  • 10篇王少文
  • 9篇吕仁发
  • 9篇赵永亮
  • 9篇李殿威
  • 9篇李康
  • 8篇周强
  • 8篇李志
  • 8篇吕伟
  • 7篇李伟
  • 6篇刘涌
  • 6篇郭平
  • 6篇郝迎学
  • 6篇许建中

传媒

  • 18篇中国现代普通...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重庆医学
  • 5篇解放军医药杂...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消化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新医药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68例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近十余年来开展起来的一种较新的手术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下床早、住院时间短、腹壁瘢痕小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优点[1-4].但由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故未能广泛开展,...
宋娟杨新华刘伟张超王自强余佩武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护理护理体会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将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60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分腹腔镜组(68例)和开腹组(92例)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者。腹腔镜组中有4例(5.8%)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4±52)min和(141±31)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0±20)ml和(120±40)ml(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2±1.2)d和(3.4±1.0)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7%和20.6%(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2%和5.1%(P>0.05)。两组在肿块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并具有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张超吴强余佩武王自强钱锋吕伟刘伟郝迎学
关键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肿瘤
IL-6通过SOCS3诱导小鼠髓源性DCs分化成熟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IL-6诱导小鼠髓源性DCs分化成熟障碍过程中SOCS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髓源性DCs(BMDCs)。用LPS诱导iDCs成熟,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IL-6处理前后LPS诱导的BMDCs中SOCS3表达的变化,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观察SOCS3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能显著诱导BMDCs SOCS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而经过IL-6处理后,LPS诱导BMDCs 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的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甲基化特异性PCR与单独用LPS处理的BMDCs相比,经IL-6处理后的BMDCs SOCS3启动子区CpG岛被甲基化。结论 IL-6通过诱导SOCS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来抑制SOCS3表达,进而阻遏iDCs分化成熟,促进胃癌等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赵永亮余佩武刘伟饶芸
关键词:髓源性树突状细胞IL-6SOCS3CPG岛甲基化
新辅助化疗加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将68例估计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行3个周期的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不行任何放化疗,两组均行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安全性。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6.67%,降期共13例,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低。两组患者R0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两组术后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FOLFOX4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刘伟安杰侯会池李康李志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检查进展期胃癌
HIF-1α及CD6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分子-1α(HIF-1α)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标记抗原CD6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CD68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HIF-1α、CD68与胃癌组织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CD68表达呈正相关(r=0.866,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HIF-1α和CD68表达明显增高,且两者的表达显著正相关。胃癌缺氧/坏死区域对TAMs有确切的趋化作用。
刘伟安杰侯会池甄四虎王少文李伟
关键词:胃肿瘤缺氧诱导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
腹腔冲洗液沉淀STAT3和CEA检测与胃癌腹膜微转移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法对于检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的效果。方法收集66例胃癌和12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以及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巢式RT-PCR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STAT3 mRNA表达;采用H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结果患者腹腔冲洗液中STAT3 mRNA和CEA m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9%和48.5%,明显高于PLC(31.8%)(P<0.01),且阳性率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病程增加而增加。结论巢式RT-PCR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STAT3基因,可提高检测腹腔游离肿瘤细胞的灵敏性,适用于预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
刘伟余佩武安杰张超赵永亮
关键词:胃肿瘤腹膜微转移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及体会被引量:16
2013年
本研究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70岁以上接受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50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68 min(180~40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94 mL(50~450 mL),平均清扫淋巴结16.4枚(7~48枚),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14 d。术后16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患者6例,心律失常4例,脑血管病变1例,其他并发症5例。术后死亡病例2例。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手术较为安全、可行,围手术期的妥善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
刘伟安杰侯会池甄四虎王少文李伟
关键词:胃癌老年人腹腔镜围手术期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对照研究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人68例,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对照组)及腹腔镜+FTS组(FTS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结果:FTS组病人住院时间与...
侯会池刘伟安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手术治疗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
Ⅰ型骨胶原膜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自创增强酶解法提取的皮质骨胶原所制胶原膜的生物相容性,为利用该胶原制备支架材料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以新鲜猪皮质骨为原料,通过增强酶解法提取技术获得Ⅰ型胶原,再将胶原制成戊二醛交联或不交联的胶原膜。最后将胶原膜与hMSC共培养观察细胞相容性或埋植到兔肌袋里观察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情况。结果胶原膜无明显细胞毒性,hMSC增殖迅速,无明显受抑制现象。埋植试验,未交联的胶原膜1周时即明显降解,可见血管长入,2周末即被完全吸收;交联后的胶原膜2周时开始明显降解,4周左右才完全被吸收。结论增强酶解法提取的骨胶原制备的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适当浓度戊二醛交联可提高胶原的强度而不引起明显的毒性。
施洪臣周强刘伟许建中谭洪波
关键词:胶原膜交联生物相容性
用于组织工程仿生培养的电动伸缩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组织工程仿生培养的电动伸缩泵,所述电动伸缩泵包括直线电机、具有褶皱腔壁的伸缩式泵囊、具有输入水嘴和输出水嘴的单向阀座,所述直线电机、具有输入水嘴和输出水嘴的单向阀座分别安装在一支承座上,具有褶皱腔壁的...
周强宋磊刘涌郭平刘伟吕仁发李殿威施洪臣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