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3 h,计算2周平均水负荷增加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达到左心室肥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645,P<0.001)。结论血透患者水负荷增加量可以影响左心室肥厚严重程度,透析间期水负荷增加量越多,左心室肥厚程度越严重。
- 韩久怀施杰张璟刘伟苏安生
- 关键词:血液透析水负荷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肥厚
- 头孢曲松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疗效研究
-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对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疗效。方法:入选终末期肾脏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23例,均诊断为CRB,常规行导管血培养和外周静脉血培养后,予头孢曲松+肝素钠+生理盐水(配成头孢曲松浓度50mg/ml、...
- 张璟施杰韩久怀刘伟苏安生
- 关键词:头孢曲松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血液透析
- 206例经皮穿刺肾活检出血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活检术加用止血药能否有效降低出血并发症。方法收集安庆市立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行肾穿刺活检的病例206例,其中应用止血药物者101例(病例组),未应用止血药物者105例(对照组),进行性别、年龄匹配。分析2组患者肉眼血尿及严重出血并发症(肉眼血尿基础上需要输血、出现明确的动静脉瘘或需要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有4例出现肉眼血尿(Ig A肾病1例、特发膜性肾病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肾脏淀粉样变1例),其中行红细胞输注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1例;对照组有6例出现肉眼血尿(Ig A肾病2例、特发膜性肾病1例、肾小球微小病变1例、狼疮肾炎1例、肾脏淀粉样变1例),其中行红细胞输注2例,出现动静脉瘘2例,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1例。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肉眼血尿发生率(3.96%vs 5.71%,P=0.748)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98%vs 4.76%,P=0.446)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穿刺活检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并不能减少肉眼血尿以及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施杰张璟刘伟
- 关键词:肾活检止血药并发症血尿
- 维持性血液透析家庭血压实用性研究
- 施杰张璟刘伟韩久怀苏安生石成刚
- 长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对慢性肾脏病心肾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长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对慢性肾脏病(CKD)心肾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安庆市立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的CKD病人148例,男76例(51.4%),女72例(48.6%),年龄50.2岁,范围为18~79岁。根据其血尿酸(UA)水平分为正常UA组和高UA组。病人入组时采集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研究时间从病人住院开始,观察到发生终点事件或到2020年12月,记录两组病人预后转归情况。结果148例病人均获得长期随访,观察时间46.31~55.70月。其中正常尿酸CKD组3例(3.70%)发生痛风急性发作,高尿酸CKD组4例(5.97%)发生痛风急性发作;正常尿酸CKD组3例(3.70%)发生心血管事件,高尿酸CKD组9例(13.43%)发生心血管事件;正常尿酸CKD组12例(14.82%)出现肌酐倍增或进入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高尿酸CKD组31例(46.27%)出现肌酐倍增或进入ESRD。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尿酸CKD组痛风急性发作与正常尿酸CKD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541);高尿酸CKD组心血管事件高于正常尿酸CKD组(χ^(2)=3.69,P=0.05);高尿酸CKD组肾脏预后明显差于正常尿酸CKD组病人(χ^(2)=16.62,P=0.000)。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高UA可作为评估CKD病人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P<0.05)。此外,年龄、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也具有独立的预后评估意义(P<0.05)。结论高UA水平的无症状CKD病人并未增加痛风发生率,但心脏及肾脏预后差。
- 刘伟吴萌端靓靓黄小抗蔡文娇王旭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肾脏心血管事件
- 血液滤过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肾衰竭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并发急性肾衰竭(ARF)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RM-ARF患者23例,检测血清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血肌红蛋白(Mb)以及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BUN、SCr)、血尿酸(UA)、血气分析和DIC全套、胸片、B超、心电图等。23例均予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3d后改行间隔性血液透析(IHD),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观察CVVH治疗前及治疗48h后血常规、CPK、血肌红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改变。对于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观察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变化。结果 22例肾功能均完全恢复,3例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经CVVH治疗48h后,肢体肿胀迅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2例并发MODS,其中1人死亡。血BUN、SCr、K、WBC、CK和肌红蛋白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CK及肌红蛋白下降最为明显,肌红蛋白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ARF是RM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予积极预防是防治ARF的关键。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及炎性介质,改善了ARF的预后。
- 韩久怀刘伟端靓靓施杰张璟苏安生
-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肾衰竭急性血液滤过
- 早期慢性肾脏病左心室肥厚与血胱抑素C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肾脏病血胱抑素C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诊断符合K-DOQI定义的CKD 1~3期标准住院患者50例,同时检测血肌酐、血胱抑素C等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本组患者LVH的发生率为54.0%,其中DOQI-1为21.4%,DOQI-2为62.5%,DOQI-3为70.0%。随着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LVH发生率逐渐上升。血肌酐、收缩压、平均动脉压、CRP、血糖、总胆固醇,血胱抑素C与LVH正相关,eGFR、Hb、LVEF与LVH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水平与LVMI呈独立的显著正相关(β=0.525,P=0.010)。结论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胱抑素C浓度与LVH呈显著正相关;血胱抑素C可以作为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LVH的血清学预测指标。
- 刘伟施杰端靓靓王旭黄小抗张璟韩久怀曾红兵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肥厚
- IgA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从而明确NLR能否作为评估IgAN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161例原发性IgAN患者;根据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之间临床指标及病理特征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分析NLR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采用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相关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NLR预测IgAN患者中重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高NLR组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低NLR组,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低NLR组(P<0.05);高NLR组肾小球硬化率、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率、T1+T2比例均高于低NLR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gAN患者NLR水平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率呈正相关(r=0.440,P<0.001);经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发现NLR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呈独立显著正相关(β=0.155,t=2.539,P=0.01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预测患者发生中重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为1.946,曲线下面积为0.71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0%和57.00%。结论NLR与IgA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IgAN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 吴萌吴国仲王贵红端靓靓端靓靓施杰王旭刘伟
- 关键词:IGA肾病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 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3 h,计算2周平均水负荷增加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达到左心室肥厚的左心室质量指...
- 韩久怀施杰张璟刘伟苏安生
- 关键词:血液透析水负荷左心室
- 不同左心室肥厚计算公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用性探讨
- 韩久怀施杰张璟刘伟石成刚苏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