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不同精神鉴定申请者与刑事案件性质及鉴定意见的关系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精神鉴定中不同鉴定申请者与刑事案件性质及鉴定意见的关系。方法:对271例精神鉴定的刑事案件按精神鉴定申请者分为家属申请组(155例,57.2%)、办案机关申请组(95例,35.1%)、本人申请组(21例,7.7%);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被鉴定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案由、诊断和结论,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3组被鉴定者既往精神疾病史(χ~2=5.424,P<0.05)、诊断为精神疾病的比率(χ~2=14.807,P<0.01)、鉴定责任能力的分布(χ~2=9.58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肇事案与家属申请的关联明显;放火案、强奸猥亵案与办案机关申请的关联明显;毒品案与本人申请的关联明显(χ~2=30.596,P<0.05)。家属申请组与诊断品行障碍、人格障碍的关联明显;办案机关申请组与诊断精神发育迟滞的关联明显;本人申请组与诊断无精神病的关联明显(对应分析χ~2=33.158,P<0.05)。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无精神病史、有前科、本人申请鉴定者较多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精神鉴定中不同鉴定申请者其相关的刑事案件性质及鉴定意见均不同,本人申请者其结论多为无精神疾病及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 刘伟刘小林
- 关键词:申请者
- 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的诊断与既往精神病诊断的一致性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刑事案件中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诊断(简称鉴定诊断)与既往精神病诊断(简称既往诊断)的一致性,从人口学特征、病史资料的角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期限两年的纵向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纳入既往有精神病诊断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案例173例,以两年观察期内鉴定诊断与既往诊断不一致作为结局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与诊断不一致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并计算各因素的风险比(HR)。结果:诊断一致组85例(49.1%),诊断不一致组88例(50.9%)。两组在吸毒、前科、刑事责任能力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鉴定诊断与既往诊断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72,P<0.001)。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25.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4.9%)、人格障碍(22.5%)较多见。既往诊断以精神分裂症(52.0%)、心境障碍(22.5%)较多见。鉴定诊断与既往诊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25,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前科(HR=1.832,P=0.033)与吸毒史(HR=3.642,P<0.001)是预测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因素。结论: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的诊断与既往精神病诊断常不一致;前科、吸毒史等病史资料的补充是两种诊断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 刘伟唐玉冰刘小林
- 关键词: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
- 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障碍患者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障碍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急性脑卒中后阳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MECT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的神经功能和精神障碍改善情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的两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显著降低(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MECT可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其ADL,改善其神经障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良好。
- 刘伟雷雨
- 关键词:氯氮平无抽搐电休克NIHSS评分生活质量
- 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微小RNA-24-2、微小RNA-30b的检测水平及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病人血清中微小RNA-24-2(mir-24-2)、微小RNA-30b(mir-30b)水平,并探讨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与FES发病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8例FES病人为研究对象(FES组);同期选取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并对FES病人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分析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评分相关性;分析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对FES的诊断价值。结果FES组血清mir-24-2(1.81±0.58)、mir-30b水平(1.46±0.37)、PANSS总评分(78.64±12.31)分、阳性症状评分(12.64±3.73)分、阴性症状评分(20.56±4.32)分、认知评分(8.73±1.84)分、兴奋评分(8.96±2.13)分、抑郁情绪评分(6.75±2.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31)、(1.00±0.26)、(35.42±5.37)分、(4.51±1.12)分、(6.94±1.21)分、(3.86±0.95)分、(4.19±0.38)分、(4.12±1.08)分](均P<0.05);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认知评分、兴奋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24-2、mir-30b诊断FE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95%CI:0.808~0.919)、0.856(95%CI:0.801~0.911),特异度分别为93.4%、84.2%,灵敏度分别为68.4%、76.5%;两者联合诊断FES的AUC为0.936(95%CI:0.899~0.973),特异度为88.2%,灵敏度为89.8%。结论血清mir-24-2、mir-30b水平在FES病人中明显升高,且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mir-24-2、mir-30b可能有助于疾病诊断,对评价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 雷雨刘伟包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清
- 双相障碍患者童年期行为问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BPD)患者在儿童早期的行为特征及其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 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ADHD诊断标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64例BPD患者(BPD组)儿童期的行为进行诊断和评估,并与64例内科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1)BPD组有12例(19%)童年期符合ADHD诊断标准,高于对照组(2例,3%;χ^2=8.020,P=0.005)。(2)BPD组中,有无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童年期发生ADHD者分别为4例(25%)和8例(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PD组中有无ADHD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18±4)岁和(20±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童年期CBCL得分,BPD组的退缩、焦虑/抑郁、思维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性问题、外化性问题、行为问题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BPD组中有ADHD病史组(12例,19%)的注意问题、攻击性行为、外化性问题、行为问题总分高于无ADHD病史组(52例,81%;P〈0.05和P〈0.01)。结论 BPD患者在童年期有更高的ADHD发生率和较多的行为问题;有ADHD病史者童年期可能存在更多的注意力受损和外化性问题。
- 汤珺苏林雁张尧张淑芳姜文娟吕路刘伟向东方王鹏吴江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轻微脑损伤综合征儿童行为障碍
- 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n=36)给予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P<0.05)。观察组治疗后额叶、顶叶、颞叶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显著。
- 刘伟雷雨
- 关键词:齐拉西酮六味地黄丸精神分裂症
- 一例家庭创伤导致的故意杀人案——兼谈动力取向精神医学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应用
- 家庭是生命的创造之地,衣食之源、温柔之乡、情感归宿之所。但是,人们往往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在家庭中也存在看不见暴力与血腥。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经历的创伤,不断累积痛苦、愤怒,其后会以各种见诸行动的方式表达。其中,有的可以...
- 刘小林唐玉冰刘伟王昉邓刚
- 文献传递
- 曲唑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比较曲唑酮联合文拉法辛和单用文拉法辛用于重度抑郁症(MD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MD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口服,每天上午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曲唑酮片25 mg,口服,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根据疗效和耐受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其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2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1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73例、观察组75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24、MADRS、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24评分、MADR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3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文拉法辛和单用文拉法辛治疗MDD均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相当,但曲唑酮联合文拉法辛的疗效更优。
- 包黎张静刘伟
- 关键词:重度抑郁症曲唑酮文拉法辛安全性
- 小檗碱通过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对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小檗碱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因子(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iNOS-COX)-2信号通路对睡眠剥夺(SD)大鼠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SD)组、小檗碱低剂量组[小檗碱-L组,30 mg/(kg·d)]、小檗碱中剂量组[小檗碱-M组,60 mg/(kg·d)]、小檗碱高剂量组[小檗碱-H组,120 mg/(kg·d)]、艾司唑仑组[0.1 mg/(kg·d)],每组各15只,药物处理7 d后通过平台水环境法进行大鼠SD模型构建。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Y迷宫实验检测逃避潜伏期和行为正确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和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MDA水平,血清中S100B和NSE水平及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行为正确率和海马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SD组比较,小檗碱-L、M、H组和艾司唑仑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MDA水平,血清中S100B和NSE水平及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行为正确率和海马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小檗碱-H组与艾司唑仑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能够对SD大鼠认知功能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并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 雷雨刘伟王鹏
- 关键词:小檗碱睡眠剥夺
- 抑郁症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1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轻度组(80例)、中度组(65例)、重度组(72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鸢尾素水平。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AMD-24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三组HAMD-24评分依次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因子分和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三组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因子分和血清鸢尾素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与HAMD-24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鸢尾素与抑郁症及认知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可能用来评估病情发展,也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临床依据。
- 雷雨刘伟包黎
- 关键词: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