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铭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常用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对常用的、具有二次硬化特性的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的实测值和使用公式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00℃高温之内,两者基本一致,其误差在1HRC以内;在400℃时,两者相差在2HRC之内。因此,使用公式计算高温硬度,比较准确,也方便快捷。
- 王鑫刘传铭叶健熠薛文方俞峰
- 关键词:高温硬度
- 一种轴承钢制零件的热加工工艺方法
- 一种轴承钢制零件的热加工工艺方法,包括坯料锻造、锻后冷却、保温、球化退火、以及机加工后进行淬火和回火,通过在多个步骤中配合进行优化控制,使制得的轴承钢零件中的碳化物颗粒更加细小,并且碳化物颗粒的数量更多,晶粒度也能得到提...
- 扈林庄雷建中王姗姗郭浩刘传铭王浩程彬杨柳
- 文献传递
- 轴承钢球的失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钢球是球轴承中承载载荷的滚动体,是球轴承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其制造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采用金相、硬度检测、宏观观察及微观观察分析的方法对钢球产生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球内部存在翻皮,是造成钢球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脱壳疲劳的主要原因。
- 梁华刘传铭王浩
- 关键词:轴承钢球使用寿命球轴承
- 高氮不锈轴承钢G30Cr15Mo1SiN淬火及常规回火工艺与性能
- 2020年
- 本文对高氮不锈轴承钢G30Cr15Mo1SiN(简称G30)的淬火温度、冷处理温度、常规回火温度与硬度和残余奥氏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钢淬火及常规回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20℃淬火+-78℃冷处理+150℃±20℃回火×1次~2次,其硬度达到58HRC以上,组织为细小针状马氏体+未溶的碳化物颗粒+残余奥氏体组成,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2%左右。
- 王鑫叶健熠叶健熠薛文方刘传铭
- 关键词: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
- 薄壁不锈轴承钢套圈变形控制工艺改进被引量:5
- 2013年
- 薄壁不锈轴承钢套圈在原热处理工艺后存在变形,套圈直径变动量和端面翘曲达不到技术要求。采取高纯氮气进行淬火冷却,减少装炉量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薄壁套圈的热处理变形,合格率由40%提高到80%以上。
- 王智勇王鑫刘传铭
- 关键词:滚动轴承不锈轴承钢淬火
- 高碳铬轴承钢制零件及其热处理加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铬轴承钢制零件及其热处理加工方法,属于轴承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碳铬轴承钢制零件的热处理加工方法,包括将锻造成型的高碳铬轴承钢制零件进行降温和保温,然后进行退火,得到具有珠光体组织的零件,车...
- 扈林庄雷建中王姗姗王浩刘传铭郭浩程彬
- 文献传递
- 一种鉴别高氮不锈钢表面缺陷的冷酸洗液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高氮不锈钢表面缺陷的冷酸洗液及其应用,属于合金表面缺陷鉴别技术领域。该鉴别高氮不锈钢表面缺陷的冷酸洗液,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HCl 2.1~4.3%,H<Sub>3</Sub>PO<Sub>4</...
- 王煜哲叶健熠扈林庄刘传铭程彬
- 滚动轴承零件常见的淬火裂纹分析与预防被引量:4
- 2019年
- 从材料冶金缺陷、零件结构缺陷、淬火前工序件缺陷和淬火工艺不良几个方面介绍了轴承零件产生淬火裂纹的原因,详细分析了轴承零件淬火裂纹的形貌共性和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轴承套圈淬火开裂原因的实例分析,可知淬火裂纹形成有可能是多种因素叠加,更需相关工作者仔细排查分析。
- 程彬马爽刘传铭
- 关键词:轴承零件淬火裂纹预防措施
- 一种轴承钢制零件的热加工工艺方法
- 一种轴承钢制零件的热加工工艺方法,包括坯料锻造、锻后冷却、保温、球化退火、以及机加工后进行淬火和回火,通过在多个步骤中配合进行优化控制,使制得的轴承钢零件中的碳化物颗粒更加细小,并且碳化物颗粒的数量更多,晶粒度也能得到提...
- 扈林庄雷建中王姗姗郭浩刘传铭王浩程彬杨柳
- 文献传递
- 一种降低高碳铬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高碳铬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坯料锻造成型‑‑锻后冷却与保温‑‑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及回火,其中,在锻造成型中需控制锻造开始温度不低于1020℃,终锻温度在770~810℃;...
- 扈林庄王姗姗王浩刘传铭程彬张朕王煜哲马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