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兆喆

作品数:128 被引量:54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腺癌
  • 59篇乳腺
  • 55篇乳腺癌
  • 47篇细胞
  • 37篇肿瘤
  • 30篇化疗
  • 19篇晚期
  • 18篇乳腺肿
  • 18篇乳腺肿瘤
  • 18篇腺肿瘤
  • 13篇三阴
  • 13篇疗法
  • 12篇蛋白
  • 11篇淋巴
  • 11篇基因
  • 10篇术后
  • 10篇水肿
  • 9篇预后
  • 9篇疗效
  • 8篇凋亡

机构

  • 125篇沈阳军区总医...
  • 22篇辽宁中医药大...
  • 9篇辽宁省中医研...
  • 4篇辽宁医学院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128篇刘兆喆
  • 107篇谢晓冬
  • 49篇郭放
  • 43篇韩涛
  • 32篇郑振东
  • 21篇韩雅玲
  • 18篇朴瑛
  • 15篇李秋华
  • 14篇丁震宇
  • 14篇马东初
  • 11篇徐龙
  • 10篇杜成
  • 9篇屈淑贤
  • 8篇章国晶
  • 7篇刘良
  • 7篇刘永叶
  • 7篇梁雪峰
  • 6篇刘玉辉
  • 5篇孙庆庆
  • 5篇葛亚楠

传媒

  • 14篇解放军医药杂...
  • 9篇临床误诊误治
  • 9篇中国临床实用...
  • 8篇创伤与急危重...
  • 5篇临床肿瘤学杂...
  • 5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实用药物与临...
  • 4篇第六届中国肿...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肿瘤药学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5篇2018
  • 25篇2017
  • 13篇2016
  • 18篇2015
  • 25篇2014
  • 16篇2013
  • 18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提取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随着女性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环境、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乳腺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已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配合术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及方案虽已较完善,但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耐药的发生及复发、转移等均成为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极大阻碍,并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中医药治疗肿瘤已有千年历史,随着中医药科研水平的发展,中药的抗肿瘤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在中医辩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中药不仅能发挥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还能联合化学治疗药物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我们查阅文献,对以下5种治疗乳腺癌效果较好的中药提取物作一综述。
陈玲玲韩涛刘兆喆张冠中郑振东谢晓冬
关键词:乳腺癌化学治疗耐药性中草药高效低毒
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1例被引量:3
2017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7 kg,既往从事电力工作。2007年11月7日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窝淋巴结肿物,大小约30 mm×30 mm,质硬,轻压痛。2007年11月14日于辽宁省电力中心医院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腋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0/24),病理分期:T2N1MOⅡB期,
孙庆庆李静玉刘兆喆谢晓冬郑振东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双下肢淋巴水肿1例被引量:13
2017年
下肢淋巴水肿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破坏淋巴管网,造成淋巴液在淋巴管中回流不畅,滞留于下肢皮肤及组织中而引起的软组织非凹陷性水肿。其主要病因与术后损伤、外伤及放疗等因素相关,并且水肿长期不易消退,易形成皮肤组织纤维化,使病情逐渐严重。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治疗,晚期可形成象皮肿甚至导致残疾。
鞠伶伟陈雷刘兆喆谢晓冬
关键词:下肢淋巴水肿
化疗诱导骨髓抑制患者应用rhTPO致血小板持续升高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2012年
引言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往往影响化疗的剂量和化疗的继续进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常用药物。由于血小板升高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升高的幅度亦较小,对于常规剂量应用rhTPO停药后,血小板持续升高超过9/鲜有报道。
刘良谢晓冬刘兆喆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骨髓抑制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结肠癌组织PKC及亚型PKCδ、PKCε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索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亚型PKCδ、PKCε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和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等组成,益气健脾抗癌中药由益气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和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给药14 d后,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PKC及其亚型PKCδ、PKC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益气健脾抗癌法治疗后,移植瘤组织中:(1)PKC mRNA和PKC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412±0.040)vs(0.596±0.021)、(0.540±0.015)和(0.261±0.019)vs(0.665±0.016)、(0.498±0.018),P<0.05或P<0.01];(2)PKCδ mRNA和PKCδ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410±0.030)vs(0.233±0.025)、(0.261±0.034)和(0.516±0.029)vs(0.301±0.041)、(0.361±0.044),均P<0.01];(3)PKCε mRNA和PKCε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215±0.021)vs(0.362±0.021)、(0.314±0.031)和(0.224±0.029)vs(0.368±0.044)、(0.359±0.029),均P<0.01)。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PKC、PKCε的抑制及PKCδ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益气健脾抗癌法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唐广义韩涛殷东风李秋华刘兆喆
关键词:结肠癌益气健脾蛋白激酶CΕ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肢体淋巴水肿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其中,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常常引起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同侧上肢水肿等。其中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薄铁陈雷刘兆喆谢晓冬
关键词:恶性肿瘤妇科淋巴水肿发病机制
SBEM基因在不同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抗原表位的预测
目的:乳腺癌病人发生远处转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无论肿瘤细胞是被机械性捕获至毛细血管还是通过与内皮细胞发生黏附,其在转移灶的停留和生长都是引起继发性远处转移的必要步骤.在临床研究中将这些常规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肿瘤播散细...
郝辉刘兆喆谢晓冬
关键词:SBEM抗原表位抗原肽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4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1:1随机分为XELOX方案联合CIK细胞治疗组(联合组)和XELOX方案化疗组(化疗组),根据EORTC QLQ-C30生活质量问卷和QLQ-STO22生活质量问卷研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上的差异。结果 EORTC QLQ-C30和QLQ-STO22生活质量量表测评显示,不论体内有无观测病灶,在功能量表和单项测试方面,联合组的躯体功能和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包括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在无观测病灶的亚组中,联合组的疲乏和恶心呕吐的症状较回输前有明显改善,同样也明显优于化疗组回输后(P<0.05)。QLQ-STO22调查量表显示,与单纯组相比,不论体内有无观测病灶,联合组呃逆和饮食受限较回输前和化疗组回输后明显改善(P<0.05)。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使胃癌患者的CEA、CA199、CA242较化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能够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系列肿瘤标记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
梁雪峰刘兆喆郭放谢晓冬马冬初
关键词:药物疗法胃肿瘤
复发转移甲状腺嗜酸细胞癌1例
2014年
患者女性,64岁,2009年4月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于当地医院就诊。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质硬、不活动、无压痛。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术中见肿物分别为5.5cm×4.0cm、5.0cm×4.0cm大小,包膜完整,无周围组织侵犯;术后病理:甲状腺嗜酸细胞癌,伴少量血管侵犯,切缘阴性;免疫组化:TTF-1(+++)、Tg(部分+)、CK8/18(+)、PCK(+)、VIM(+)、Syn(-)、Cga(-)。
宋树玺谢晓冬朴瑛刘兆喆丁震宇韩雅玲
关键词:甲状腺癌嗜酸细胞
乳腺癌干细胞的治疗抵抗及其信号通路被引量:1
2017年
乳腺癌干细胞是导致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在乳腺癌进展及复发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乳腺癌的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抵抗等密切相关.其转移潜能及治疗抵抗与上皮间质转化及Hedgehog、Wnt、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等多种信号通路相关,而针对这些信号通路的部分靶向药物也正进行临床转化研究,有望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童雅兰韩涛刘中正袁钢梁岩刘兆喆谢晓冬岳成山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