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园园

作品数:77 被引量:349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7篇食管
  • 27篇反流
  • 25篇食管反流
  • 25篇流病
  • 24篇食管反流病
  • 24篇胃食管
  • 24篇胃食管反流
  • 23篇胃食管反流病
  • 16篇针疗
  • 16篇针疗法
  • 16篇指针疗法
  • 15篇背俞
  • 13篇中医
  • 10篇治未病
  • 10篇四象
  • 10篇未病
  • 10篇藏象
  • 9篇脾土
  • 8篇脾胃
  • 6篇五脏

机构

  • 68篇广西中医药大...
  • 23篇广西中医药大...
  • 18篇柳州市中医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桂林市中医医...
  • 1篇玉林市中医医...

作者

  • 77篇刘园园
  • 74篇谢胜
  • 27篇刘礼剑
  • 22篇陈广文
  • 20篇黄晓燕
  • 12篇周晓玲
  • 12篇侯秋科
  • 11篇谭金晶
  • 10篇韦金秀
  • 10篇梁谊深
  • 8篇刘倩
  • 7篇廉永红
  • 7篇张越
  • 5篇税典奎
  • 5篇徐宏
  • 5篇廖婷
  • 5篇蒋中原
  • 5篇颜春艳
  • 4篇蒋应玲
  • 4篇赵正孝

传媒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江西中医药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的构建
国家倡导中医治未病建设近十年来,对中医治未病的文化、理论、技术、模式等方面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迄今为止仍缺乏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创新及有效的运行模式.本文基于四象脾土四时六气和五脏的认识与实践基础上,提炼并形成了四象脾土和五脏...
谢胜刘园园
芪石升降归元颗粒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肺部及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芪石升降归元颗粒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相关肺部及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0只。采用食管下端盐酸灌注法制备GERD合并肺部炎症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食管下端、气管近候部及肺组织形态,伊文思蓝浸入法测定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下端、气道近喉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食管下端、气道近喉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毛细血管的伊文思蓝染色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肺毛细血管的伊文思蓝染色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5表达增加,IL-10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血清TNF-α、IL-5表达减少,IL-10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石升降归元颗粒缓解GERD相关肺部及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5的产生,促进IL-10生成,抑制肺部、气道及食管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肺通气功能相关。
陈雅璐张丽敏彭柳莹黄晓燕刘礼剑刘莉谭金晶刘倩刘园园谢胜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肺部炎症气道炎症
芪石升降归元颗粒对胃食管反流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分析芪石升降归元颗粒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ax disease,GERD)大鼠的干预作用,并基于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Bcl-2)/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Caspase3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食管支架植入术制作GER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灌胃,中药组给予芪石升降归元颗粒灌胃,疗程均为14 d。干预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食管下段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Bcl-2、Caspase3及Cyt C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食管组织内Bcl-2 mRNA、Caspase3 mRNA、Cyt C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食管组织内Bcl-2、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RD模型大鼠精神状态差,活动及进食量减少,光镜下观察可见细胞排列紊乱,鳞状上皮增生,固有层乳头延伸,上皮细胞炎性浸润。经西药及芪石升降归元颗粒治疗后,大鼠精神状态佳,进食量及活动正常,光镜下观察可见细胞排列规整,鳞状上皮增生好转,无固有层乳头延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食管组织中的Cyt C mRNA、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P<0.001);模型组血清Bcl-2表达量降低(P<0.001),Cyt C和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食管组织中的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Caspase3 mRNA表达量降低(P<0.05);血清中Cyt C的浓度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食管组织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01),Cyt C mRNA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01);血清Bcl-
黎丽群黄美祯王金鑫谭金晶刘园园谢胜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名中医谢胜“以枢调枢”从肝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理论探微被引量:4
2023年
溃疡性结肠炎(UC)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临床多从调脾胃论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且容易复发。谢胜教授认为上焦肺气郁闭,肺金肃而开宣不及,肝木郁而疏泄不及,肝肺枢机宣降失和,则脾土壅而升清不及,致脾胃枢机升降失衡,化生风火痰,表现在肠腑内生痈疡而发为UC。“脾虚湿盛”是UC的病机表象,其病机本质乃“肺气郁闭,肝肺枢机失和”。谢教授基于“以枢调枢”理论,通过调肝肺枢机以和脾胃升降枢机的方法治疗UC取得了良好疗效。
黎丽群谢胜刘园园黄晓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气机病机
中医4P健康管理模式及其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运用被引量:6
2021年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统计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为10%~30%,在亚洲地区发病率为2.5%~7.2%,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中国的发病率由原先的不足5%上升至12.6%,换言之,在中国有近2亿人口正经受着GERD带来的困扰[2]。有研究表明,因长期使用PPI治疗GERD,会增高患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骨质疏松骨折及癌症的风险[3-5]。若能在该阶段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或加以其他一些有效的干预手段,可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及减少食管外疾病的发生,故有必要对GERD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治未病团队前期基于“脾胃治未病”理论[6],结合“五行十态”体质状态[7],已实践中医4P健康管理模式多年。运用该模式对GERD患者进行整体、动态、个体化的健康管理,疗效显著,是防治GERD的有效途径。
刘园园谢胜刘倩张丽敏彭柳莹廖婷廖薇李羚赵燕坤廖纬琳劳祥婷蒋中原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管理体质状态
“脾胃治未病”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7
2019年
全民健康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发展中医药列为国家战略.指出中医要充分发挥在“治未病”中的引领作用和独特优势。这一定位顺应了医疗重心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潮流。
谢胜刘园园刘礼剑刘倩张丽敏
运用红外热像图观察逆周天小循环中央导引术对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逆周天小循环中央导引术对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影响。方法:对25例亚健康人群进行逆周天小循环中央导引术干预,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干预前后上焦、中焦、下焦、正面全身、背面全身、任脉及督脉区域热值变化。结果:干预后上焦、中焦、下焦、正面全身、背面全身、任脉及督脉区域的热值明显升高(P<0.01),受干预者经络经气郁滞状态改善,周身热量分布较前均匀、平衡。结论:逆周天小循环中央导引术可能通过以意导气的方式,实现人体气交,从而达到引阳入阴、温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
刘园园彭柳莹谢胜
关键词:红外热像图经络藏象
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反流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背俞指针疗法,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时LES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ESP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E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通过改善LESP减少食管酸反流,且LESP改善持续时间较长。
谢胜欧阳波韦金秀周晓玲张越侯秋科税典奎梁谊深颜春艳赵正孝蒋应玲徐宏刘园园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酸反流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六经辨证论治指导价值的初探被引量:13
2016年
《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出"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作者利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会因体质的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但在相同气运下人体脏腑及经络的偏颇是存在典型共性的,这种共性源于特殊运气格局对人体特定脏腑及经络的靶向影响。由此推知,在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主事影响下人体必然有相应的脏腑及经络与之相感应,经过对2011—2015年五运六气影响下的各枢机主事阶段由于枢机不利而出现的特征性经络红外热像图特点分析的观察总结,作者初步构建了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人体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同时,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一种时位辨证的论点,作者结合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捕捉不同气运格局影响下三阴三阳枢机开阖不利的特征性"伤寒热图",对指导临床六经辨证论治具有客观的指导作用。
谢胜刘园园梁谊深
关键词:六经辨证
四象脾土四时六气和五脏的理论渊源及其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
基于易经河洛象数理论及内经对脾土的"中央"之用、四时主事时间(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四时生四脏"的认识,在李东垣《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构架的"以脾胃为枢的天-地-人"诊治模式启发下,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
谢胜刘园园
关键词:藏象理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