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新

作品数:1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和谐社会
  • 3篇二重属性
  • 2篇生态思想
  • 2篇视域
  • 2篇伦理
  • 2篇毛泽东
  • 2篇和谐人
  • 2篇慈善
  • 1篇正义
  • 1篇中国梦
  • 1篇人与自然和谐
  • 1篇人与自然和谐...
  • 1篇社会构建
  • 1篇社会建构
  • 1篇社会属性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审美

机构

  • 16篇吉首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刘国新
  • 2篇王银春
  • 1篇易小明

传媒

  • 2篇克拉玛依学刊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柴达木开发研...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南方论刊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安徽商贸职业...
  • 1篇中共南昌市委...
  • 1篇江西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学视角下的“中国梦”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它不仅仅是指千千万中国人争取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美好梦想,更是全中国、全中华民族共同的梦,也是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的美好梦想。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元素,而在美学框架下对"中国梦"进行解析,有助于拓展、深化学界对"中国梦"的认识。
刘国新
关键词:美学审美体验和谐美
协同视域下的差异与矛盾
2014年
差异与矛盾的关系在学界已经有一个相对明朗的认识,差异不是矛盾,二者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但在现实层面上,由于大千世界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统一所能够解释穷尽的。因此,本文尝试从协同理论出发,提倡在现实问题上推广和普及差异协同的思维方法,以适应当前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刘国新
人的二重性与和谐社会建构
2014年
从总体上来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统一的;从社会角度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把握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从个人角度来看,同样需要促成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人的二重性的统一有利于发展自身的双重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有利于走出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克服人的异化,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刘国新
关键词: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谐社会
和谐人:人的二重属性的差异协同
2016年
人自诞生以来就不是任何一种单一性的存在,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二者相互区别,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内在统一于现实的人当中,构成和谐人。和谐人是一个以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为主要要素的二重性系统,和谐人是作为过程的和谐与作为结果的和谐的统一体,它的生成对于人及其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刘国新
关键词:和谐人
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侧重于在自然报复下人类的自我反思,"天人合一"更加侧重于精神关怀。近年来,不少学者把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借鉴看成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以"天人合一"为文化根基,这似乎缺乏对马克思生态思想及中国传统天人哲学的深入考量。
刘国新
关键词:天人合一
综合性超越:人的二重属性的差异协同被引量:1
2016年
人自诞生以来就不是任何一种单一性的存在。人来自自然而又生活在社会中,由物质构成而又有精神、会思想,依托肉体而又具有灵魂。这些二重属性及其矛盾和张力构成了人的二重性存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其中的一对范畴,二者的协同与竞争形成人的综合性,而人的社会性由于精神的参与又不断生成了人的超越性。超越性是综合性提升发展的动力,综合性是实现超越性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的协同发展本质。人的综合性超越思想对于认识人的本质与和谐、防止本质的撕裂与和谐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刘国新
关键词:二重属性
浅谈庄子“齐物论”中的差异思想
2014年
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中差异与和谐思想的研究,深入挖掘庄子齐物思想中差异思想的存在、分类以及人的应对和超越。研究庄子的差异思想不仅研究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利于社会自由、平等与和谐的实现,进而有助于社会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刘国新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
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马克思生态思想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至今,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孜孜不倦地对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探索与实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巨大...
刘国新
关键词:毛泽东生态思想
文献传递
人的“类本质”与和谐社会构建
2014年
人是社会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之义就是要构建和谐个人,和谐人主要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任何一者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作为“类”的本质。在马克思眼中,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它对于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刘国新
关键词:类本质社会
分配正义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的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罗尔斯将平等的自由原则以及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作为实现正义的两个原则。我们根据人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将正义原则概括为同一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认为正义是基于同一性正义和差异性正义相协同的协同正义。并以此运用于分配领域,分析和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认为同一性正义是其价值旨归,差异性正义是其必要限制和有益补充。
易小明刘国新
关键词:分配正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