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娣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热管热回收窗式空调器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热管作为一个传热元件,是利用工质汽液相变来吸收和释放热量。由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组成的热管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压降低、效率高以及无辅助动力等优点,近年在技术上已日趋成熟。作为一种有效的低温热能回收设备也已获得公认和应...
- 刘娣汤广发赵福云郭岩杰严继光
- 关键词:热管热回收效率充液率
- 文献传递
- 建筑生态环境与暖通空调系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本文从建筑生态环境的内涵与暖通空调系统的发展出发,详细分析了建筑生态环境与暖通空调系统的关系。然后根据生态建筑的研究水平以及暖通空调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 杨光汤莉汤广发刘娣熊帅
- 关键词:建筑生态环境暖通空调系统生态建筑
- 小型热回收装置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通过回收排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空调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或者预冷,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了不同装置的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适用性特征,初步探讨了热回收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并举例说明了其节能效果,从而论证了应用的技术可行性。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经济分析计算方法,评价了经济效果,论证了经济可行性。得出了小型热回收装置用于暖通空调系统可行的结论,并展望了乐观的应用前景。
- 杨光汤广发郭岩杰刘娣卢继龙
- 关键词:热回收装置暖通空调系统经济可行性性能特点经济效果新风
- 热回收型空调器的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空调器本身的风机从热回收器内引进新风,通过热交换回收排风的能量。采用空气焓差法对空调器引进新风前后进行制冷量、输入功率、能效比(EER)等的对比实验,并测量了换热器的热回收效率。用热回收装置引进新风后基本没有改变空调器的输入功率,相同环境条件下的制冷量增加,EER值增大,焓差热回收效率最高可达到34.12%。
- 汤广发杨光郭岩杰刘娣卢继龙熊帅严继光
- 关键词:热回收效率EER
- 健康的住宅室内环境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及对健康的概念的定义,阐述了基于室 内空气品质来评价健康的住宅室内环境存在的弊端,就国内外专家在探讨健康的室内空气品质 所做出的努力及其成果,及未来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方面,提出了可感受的室内个人环 境,并总结出了实现可感受的室内个人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 郭岩杰汤广发严继光刘娣
- 关键词:建筑住宅空气品质污染物建筑通风
- 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被引量:23
- 2005年
- 建立了某典型住宅小区风环境的物理和数学模型 ,并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求解了三种来流角度下的稳态三维湍流流场 ,给出了速度、压力、湍流度参数的分布 ;分析了街区涡流、巷道风及活塞风等效应 ,研究了风压作用下建筑群的迎风及背压区 ,讨论了湍流入流边界对合理湍流分布的作用 ;
- 赵福云汤广发刘娣刘志强周安伟
- 关键词:风环境住宅小区街区建筑群观测点湍流度
- 健康空调器的探讨和合格空调器的研发
- 文章对在中国广泛流行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功能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治理室内空气的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入新风。但引入新风将增加空调能耗。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研制成功带有热回收装置的空调机,并申报专利成功。该机的热回收原理是:室内排风...
- 严继光汤广发郭岩杰刘娣
- 文献传递
- 热管技术与建筑节能(Ⅱ)——热管节能设计被引量:2
- 2004年
- 考察热管换热技术在建筑热回收及节能中的技术适用性及其与工业应用的差异;对节能工程设计中的热管换热器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最佳充液率等一般性工程问题作了系统分析,为实际设计提供方法论指导。
- 罗清海汤广发龚光彩刘娣郭岩杰
- 关键词:热管技术建筑节能充液率换热器
- 分离型热管特性分析及其热回收空调器的应用研究
- 随着建筑能耗的不断增加,以及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出现,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更加被人们所重视。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开发和利用热回收装置。采用热回收节能装置预热/预冷新风,不仅可以节约能耗,并且...
- 刘娣
- 关键词:室内空气环境换热系数节能
- 文献传递
- 热管热回收窗式空调器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本文在研究热管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开发并设计出与窗式空调器相配套的分体热虹吸热管冷热回收装置用于空调排风系统的能量回收。样机利用室外新风吸收室内空气排风的冷量,以实现节能的目的。在保证热管的最小启动温差条件下,实验确定了该...
- 刘娣汤广发赵福云郭岩杰严继光
- 关键词:热管热回收效率充液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