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宝

作品数:61 被引量:568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闽楠
  • 8篇杉木
  • 7篇土壤
  • 7篇种间
  • 6篇气候
  • 6篇气候变化
  • 6篇群落
  • 6篇林分
  • 5篇亚热带
  • 5篇植物
  • 5篇树种
  • 5篇无患子
  • 5篇混交
  • 5篇半枫荷
  • 4篇种源
  • 4篇化感
  • 4篇MAXENT
  • 3篇栽培
  • 3篇入侵
  • 3篇生态位

机构

  • 6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4篇福建省林业科...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福建省湿润亚...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福建省林业厅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1篇刘宝
  • 17篇张国防
  • 15篇陈世品
  • 13篇范辉华
  • 13篇陈存及
  • 13篇林思祖
  • 10篇郑世群
  • 7篇曹光球
  • 6篇彭东辉
  • 5篇何中声
  • 4篇林文俊
  • 4篇汤行昊
  • 3篇林开敏
  • 3篇黄志群
  • 3篇黄宇
  • 3篇余再鹏
  • 3篇李生
  • 3篇郭育红
  • 2篇刘金福
  • 2篇林文荣

传媒

  • 11篇福建林学院学...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5篇福建林业科技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植物资源与环...
  • 3篇森林与环境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湖北林业科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亚热带四种森林类型土壤碳库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土壤在森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源和库的角色,同时也调控着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森林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碳成分,在森林生态功能恢复和提高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提高土壤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
刘宝
关键词:森林土壤碳储量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
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矿质氮库及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被引量:42
2017年
以亚热带地区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取PVC管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对不同林分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及净氮矿化速率进行为期一年(2014年9月—2015年8月)的研究,分析林分类型和季节动态对土壤矿质氮库和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是该地区土壤矿质氮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占总土壤矿质氮库的55.1%~87.5%和56.1%~79.1%,林分间土壤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格氏栲人工林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硝态氮库和矿质氮库在不同月份间差异显著,在植物非生长季节(10月至次年2月)较大,在植物生长季节(3—9月)较小.各林分全年土壤净硝化速率均较低,净氨化速率是净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存在形式,林分类型对土壤净氨化速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杉木人工林显著低于天然林和格氏栲人工林.月份对土壤净氨化速率有显著影响,各林分土壤净氨化速率变化规律不一致,但均在11月和2月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林分类型和季节动态对土壤矿质氮库及氮矿化速率均有显著影响.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土壤矿质库及氮矿化速率的重要因素,凋落物对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质量控制而非数量控制.
肖好燕刘宝余再鹏万晓华桑昌鹏周富伟黄志群
关键词:土壤有效氮凋落物
山白树潜在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优化的最大熵模型(maxium entropy, MaxEnt)预测山白树在当代、2050s(2041—2060年)和2090s(2081—2100年)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其AUC值大于0.98.当代山白树的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9%,主要集中在秦巴和中条山.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山白树适生区在空间上的迁移较为稳定,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最冷月最低气温、年降水量、温度季节变动系数、最干月降水量4个环境因子对山白树生长的影响较大.
杨黔越叶兴状徐毅枫覃名扬刘宝黄秋良张国防
关键词:气候变化
无患子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4
2014年
建立适合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研究无患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等奠定基础。以南平产的无患子叶片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法对体系中的DNA模板、镁离子、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引物和TaqDNA聚合酶等5因素进行优化。确立了适合无患子SRAP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1×PCR缓冲液,50 ng模板DNA,2.0 mmol·L-1镁离子,0.2 mmol·L-1dNTPs,0.5×16.67 nkat(0.5 U)TaqDNA聚合酶,0.4μmol·L-1引物。利用该体系对12份无患子种源材料进行PCR扩增,获得了清晰、稳定的DNA谱带,说明优化后的体系适宜无患子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彭珠清范辉华刘宝刘燕李静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无患子SRAP-PCR
基于SSPs预测格木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格木为珍贵硬材树种,由于木材珍贵,其天然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急剧缩小,数量稀少,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树种,探讨格木适生分布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格木天然资源的保护与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格木55个天然分布点,以BCC-CSM2-MR气候模式和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作为气候数据,结合海拔、土壤以及人类活动因子数据,用MaxEnt模型预测SSP1_2.6、SSP2_4.5和SSP5_8.53种情景下格木在2041-2060年(2050s)和2081-2100年(2090s)的生长分布区。【结果】当特征组合(FC)为片段化(H)、乘积型(P)和阈值型(T),调控倍频RM=2.5时,预测结果较为可靠。综合贡献率、置换重要值以及刀切法检验得出温度年较差、1月降水量、海拔、年降水量、月平均昼夜温差是影响格木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在SSP1_2.6、SSP2_4.5情景中,格木总适生区面积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SSP5_8.5情景下,格木总适生区增加,并在此情景下出现生长优势。福建、广西、广东原有生长区域的北部,云南、西藏南部小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将成为格木潜在适生区。分析格木在2050s、2090s的3种情景下质心迁移方向,质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结论】温度、降水、海拔是影响格木当前与未来气候情景下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极端气候变化带来的大幅度增温增湿一定程度上对格木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广东、广西北部的低山丘陵,云南西双版纳等可实行引种栽培,以期扩大格木在全国的种植区域。但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应适时适地加强对格木资源的保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格木带来的负面影响。
张明珠叶兴状刘益鹏李佳慧陈世品张国防刘宝
关键词:格木MAXENT气候变化地理分布
MOOC理念在《树木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与学习模式,成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化能力培养的新途径。通过介绍《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标准与要求,以及其在大林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提出《树木学》MOOC课程建设框架与教学示范体系,旨在为《树木学》教学改革提出依据,提升学生该课程的理论实践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何中声陈世品郑世群刘宝林文俊
关键词:教学改革
基于SRAP标记半枫荷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SRAP标记对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17个天然种群154个样株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枫荷17个天然种群多态性条带数的均值为113.6,多态性条带百分比的均值为63.5%。半枫荷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的均值为0.2504,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的均值为0.3662〕,其中,福建连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值为0.3544,I值为0.5210)。半枫荷种群内遗传变异较高(贡献率75.95%),种群间遗传变异较低(贡献率24.05%),种群间基因流为1.579,遗传分化系数为0.241。综合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UPGMA聚类分析和STRUCTURE分析结果,半枫荷17个天然种群先划分为集群Ⅰ和集群Ⅱ,集群Ⅰ进一步划分为5个亚群,其中,亚群Ⅰa包括福建的德化和连城种群以及江西的乐安和大余种群,广东平远种群单独构成亚群Ⅰb,亚群Ⅰc包括福建的延平、沙县和清流种群,亚群Ⅰd包括福建的南靖和周宁种群,亚群Ⅰe包括福建的邵武和顺昌种群以及广西融水种群;集群Ⅱ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群,其中,湖南江华种群单独构成亚群Ⅱa,亚群Ⅱb包括福建的长汀、永定和武平种群。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半枫荷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建议结合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对半枫荷进行保护,在福建的连城、沙县、武平和顺昌,湖南江华,广西融水以及广东平远实行就地保护的同时,尽快建立半枫荷核心种质资源库。
叶兴状张明珠刘益鹏文国卫赖文峰范辉华张国防刘宝
关键词:半枫荷SRAP标记聚类分析
细柄阿丁枫天然群落特征和混交造林的应用研究
陈美高陈存及郑绍全陈培俨邹文魁胡晓静梁彦兰武勇刘宝赵刚邱加荣
该项目针对我省人工林针叶化严重,人工林出现的生态问题日趋明显等现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掘各种乡土阔叶树种,开展各种混交造林试验,经过35年完成一个轮伐期的长期试验,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干形通直,...
关键词:
关键词:细柄阿丁枫混交造林
不同氮处理杉木桩腐解6个月后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化感效应
2010年
把在不同水平NH4Cl、NaNO3处理下分解6个月后的杉木桩化感物质应用于杉木种子发芽试验,并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杉木桩弱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胚根长产生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胚轴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而杉木桩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绝对发芽率、胚根长和干物质量表现出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势、胚轴长和鲜物质量表现出抑制作用。5个处理相比,加NH4Cl分解的杉木桩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化感促进效应大于加NaNO3分解的,其中加100 g NH4Cl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促进效应最大。
刘宝王凌霄林思祖郭育红曹光球
关键词:化感效应生物检测
亚热带地区典型林分氮保留能力的差异及δ^(15)N空间垂直分异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δ^(15)N空间垂直分异特征可以有效指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保留能力。以中国亚热带典型林分(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杉木人工林、闽粤栲人工林、闽楠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对比其当年生叶片、凋落物及不同深度的土壤氮稳定同位素,研究林分类型对植物、土壤氮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及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空间氮稳定同位素分异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林分土壤氮保留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当年生叶片、凋落物及0~10 cm和10~20 cm土壤δ^(15)N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杉木人工林中这些δ^(15)N值显著高于其他4种林分类型,δ^(15)N在0~40 cm土层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40~100 cm各土层δ^(15)N差异均不显著。另外,不同林分叶片^(15)N富集指数(EF)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杉木人工林的EF值较接近于0的趋势。研究表明,与阔叶人工林相比,杉木人工林由于较高的土壤净硝化速率、硝态氮含量及叶片、凋落物、土壤δ^(15)N值和较接近于0的叶片^(15)N富集指数,其土壤氮保留能力较阔叶人工林和天然林更差。
肖好燕刘宝张宁刘娇娇桑昌鹏周富伟黄志群
关键词:不同林分土壤剖面氮矿化杉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