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帝光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曾母盆地
  • 2篇新生代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壳深部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构造特征
  • 1篇新生代构造
  • 1篇演化历史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远景
  • 1篇深部
  • 1篇台西盆地
  • 1篇南海西北部
  • 1篇南沙海区
  • 1篇近岸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刘帝光
  • 4篇黄慈流
  • 2篇丘学林
  • 2篇夏戡原
  • 2篇钟建强
  • 2篇陈建明
  • 2篇周效中
  • 2篇张毅祥
  • 2篇詹文欢
  • 2篇王平
  • 2篇姜绍仁
  • 2篇陈普刚
  • 2篇黄志明
  • 1篇苏达权
  • 1篇古森昌
  • 1篇李志如
  • 1篇吴日中
  • 1篇王春龙
  • 1篇林洪瑛
  • 1篇陆成斌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黄渤海海洋
  • 1篇热带海洋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番禺、惠州天然气海底管道近岸段路由调查
张毅祥袁恒涌蔡小阳张叶春王平林洪瑛赵俊峰葛宜瑞陆成斌卢博陈建明刘帝光黄韶建李志如王春龙吴日中
该研究分别用多波束和单波束、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管线探测仪和磁力仪对路由进行了水深、地形地貌、海底障碍物分布、海底浅地层结构和对路由有影响的地质灾害区(如浅层气、古河道等)、跨越的海底电缆及管道的位置的地球物理探测,...
关键词:
关键词:海洋工程地质
南海西北部地壳深部的广角地震探测与研究
周蒂丘学林夏戡原苏达权陈汉宗吴世敏施小斌陈普刚刘帝光叶涂E.Flüh刘赛君曾刚平何汉漪谢玉洪
该研究目的是认识南海西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其大地构造涵义和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由于南海西北部是研究南海张开与西藏隆升关系的关键区域,也是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等大型含油气盆地发育的区域,对推动科学发展和我国海洋油气资...
关键词:
关键词:地壳结构广角地震南海西北部
南沙海区地球物理与基底构造研究
张毅祥丘学林王平赵俊锋阎贫陈普刚陈建明刘帝光黄志明
在完成海上调查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历年南沙地球物理考察的资料和国外在南沙海区的地球物理调查资料编制了1:300万比例尺地球物理基础图件;以基础地球物理图件的资料为基础,利用海洋重磁资料处理系统选择了几种3D的处理方法对南沙...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物理基底构造
曾母盆地构造层特征被引量:4
1990年
根据“实验2”号调查船1987年4月在南海南部进行的多道反射地震测量结果,结合前人发表的资料,对分布于曾母盆地中的三套构造层的地震相变化、沉积、构造特征及时代属性作了分析研究。文中还探讨了古新世以来该区的构造运动与古地理环境演变。
姜绍仁周效中黄慈流夏戡原刘帝光
关键词:盆地构造层古地理
南海曾母盆地新生代晚期构造沉降分析被引量:11
1994年
曾母盆地是一个NW向走滑型沉积盆地,新生代晚期经历了强烈沉降(E3-N11)、平缓沉降(N12-N13)、加速沉降(N2)和差异升降(Q)四个时期,其构造演化主要取决于加里曼丹与南沙两地块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NW向断裂的活动方式.
钟建强黄慈流詹文欢刘帝光
关键词:构造沉降曾母盆地新生代
南海曾母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历史被引量:8
1990年
曾母盆地沉积发育过程中被两个区域性不整合将地层分为Q-E_3、E_2-E_1和前第三系三套构造层.渐新世前该盆地为南沙古陆南沿拗陷区,以南为古洋盆.随着洋壳向东南消减,始新世晚期南沙与加里曼丹两个微陆块发生碰撞,盆地大部一度上升成陆.此后南沙古陆块断解体,与曾母盆地一起逐渐沉降,古地形由北陆南海转化为北海南陆.该盆地面积大,沉积巨厚,生储盖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姜绍仁周效中黄慈流夏勘原刘帝光黄志明
关键词:曾母盆地地质构造沉积盆地油气远景
台西盆地新生代构造的演化被引量:10
1996年
于1986-1991年,应用地震地质方法,对台湾海峡的地震地层和地质构造进行调查。采用地震剖面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台西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认为该盆地由厦澎坳陷、乌丘屿坳陷、新竹坳陷和台湾坳陷等组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中生代末-中始新世初始张裂、晚始新世-渐新世全面张裂、中新世构造调整,以及中新世末以来挤压-收缩-封闭等阶段,现今已成为残留陆缘裂谷盆地,是陆缘裂谷从产生到衰亡的一个典型实例。
钟建强黄慈流詹文欢古森昌刘海龄刘帝光
关键词:新生代台西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