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随

作品数:564 被引量:13,889H指数:7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7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52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8篇经济管理
  • 32篇农业科学
  • 29篇天文地球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历史地理
  • 23篇建筑科学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社会学
  • 9篇水利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1篇农村
  • 82篇土地利用
  • 72篇乡村
  • 66篇城乡
  • 65篇农业
  • 47篇生态
  • 43篇整治
  • 41篇城镇化
  • 38篇耕地
  • 35篇新农村
  • 33篇城市
  • 32篇新农村建设
  • 26篇土地整治
  • 25篇可持续发展
  • 23篇县域
  • 18篇优化配置
  • 16篇土地资源
  • 15篇农业发展
  • 15篇扶贫
  • 14篇地理

机构

  • 502篇中国科学院
  • 92篇北京师范大学
  • 78篇中国科学院大...
  • 4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5篇南京师范大学
  • 2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5篇云南财经大学
  • 12篇西北大学
  • 12篇中山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广州大学
  • 11篇国土资源部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榆林市农业科...
  • 6篇国家农业信息...
  • 6篇中国土地矿产...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土地勘测...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562篇刘彦随
  • 72篇李裕瑞
  • 44篇王介勇
  • 40篇龙花楼
  • 31篇陈玉福
  • 25篇王永生
  • 25篇曹智
  • 25篇李玉恒
  • 21篇刘玉
  • 21篇杨忍
  • 20篇杨子生
  • 18篇陈秧分
  • 17篇周扬
  • 15篇郭丽英
  • 14篇张富刚
  • 14篇刘晓琼
  • 13篇翟荣新
  • 13篇刘正佳
  • 12篇龚建周
  • 10篇倪绍祥

传媒

  • 52篇地理学报
  • 36篇地理研究
  • 30篇地理科学进展
  • 29篇经济地理
  • 27篇自然资源学报
  • 19篇资源科学
  • 16篇地域研究与开...
  • 16篇地理科学
  • 14篇人文地理
  • 1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0篇中国土地科学
  • 8篇2015’全...
  • 7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中国人口·资...
  • 5篇中学地理教学...
  • 5篇南京师大学报...
  • 5篇中国农业资源...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9篇2023
  • 16篇2022
  • 24篇2021
  • 27篇2020
  • 30篇2019
  • 29篇2018
  • 20篇2017
  • 28篇2016
  • 38篇2015
  • 24篇2014
  • 34篇2013
  • 36篇2012
  • 29篇2011
  • 38篇2010
  • 26篇2009
  • 24篇2008
  • 19篇2007
  • 15篇2006
  • 14篇2005
  • 12篇2004
5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生态安全评价及可持续对策
<正>生态安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主要集中于区域生态安全、城市生态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研究,面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研究较少。农村作为城市腹地与生态屏障、食物和原材料供给地
王介勇刘彦随
关键词:指标体系
文献传递
苏锡常地区乡村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耕地和农村宅基地是描述乡村发展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短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基本上都能从与人类生产活动最为密切的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化上得到反映。本文结合1990、1995、2000和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数据和...
龙花楼刘彦随孙丽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文献传递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方法及实践被引量:12
2008年
实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最佳切入点之一。在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分级系统及定量的划分标准,以推进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云南省为实例,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该省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评定了全省126个县的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等级。结果表明,云南省目前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DEF)平均值只有48.01,属"不友好"级。全省约2/3的县目前在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上表现为"不友好"和"很不友好"级,其中1/5以上的县份表现为"很不友好"。尤其以滇东北中山山原区生态友好性程度为最低,各县生态友好度(DEF)值均低于40,均属"很不友好"级;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区的生态友好性程度亦较低。
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陶文星许婧婧
关键词:土地利用县域
“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以海南省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发展是承载力体系演变的脉络。将生态承载力问题与区域城乡发展研究相结合,可为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战略决策提供直接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分析,构建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7年海南省的国民统计数据和典型调研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实证评价。结果表明:1996年、1997~1999年和2000~2007年3个时期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差异显著,1996年最高,1998年最低。这是区域发展政策、人口增长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综合驱动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因素是主导驱动力,其与生态承载力演变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强化特区理念、深化"生态省"建设力度,倡导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模式,是未来海南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张富刚王业侨张潆文刘彦随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一种调查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查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调研对象的至少一项候选数据;对所述候选数据中的目标候选数据进行第一验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候选数据自身的属性值对...
刘彦随王永生王黎明璩路路
文献传递
1985-2015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95
2018年
长期以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准确定位城市功能是促进城市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1985-2015年的城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诊断城市建设用地时间演化过程与空间演变格局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通过深入分析各主导因子的驱动机制,对京津冀的城市发展进行功能定位。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规模、速率、方向和稳定性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将城市类型分为协调稳定型、协调波动型、不协调稳定型、不协调波动型;(2)城市建设用地时间演化过程的主导驱动因子包括GDP指数、人口密度指数、财政收入指数,空间演变格局差异的主导因子包括到城市中心距离、到主要河流距离、到主要公路距离;(3)根据分析结果,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规划为核心经济引领城市、重点经济拓展城市和稳定经济涵养城市,对促进京津冀地区协调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李进涛刘彦随刘彦随杨园园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
一种基于栅格的耕地复种指数提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栅格的耕地复种指数提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案包括构建年尺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数据集;借助气候变化行动和阈值法,剔除被研究区域的各个时期的非耕地和非植被像元;根据年尺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数据集,...
刘彦随刘正佳刘雪琦
文献传递
快速城市化影响下天津农村土地优化利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在统计资料分析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阐释天津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与驱动力,分析城市化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解析在此过程中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产生,提出城市化影响下农村土地利用的优化战略。研究表明,随着滨海新区建设和农村工业发展,城市化对天津农村土地利用产生巨大影响,农村土地利用面临突出问题:耕地过量占用,近郊农地粗放利用,土地污染严重;"城中村"问题凸显,近郊农村人居环境恶劣,远郊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等。天津农村土地优化利用应实施以高效、安全为导向的现代都市农业战略和以集约、宜居为导向的农村居民点改造战略。
王丽娟刘彦随李裕瑞
关键词:土地优化利用城市化
农业地域功能的时空格局与演进特征——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被引量:15
2014年
研究目的:揭示不同时间段农业地域多功能的地域差异和演进特征,提出农业地域多功能协同发展的对策,为科学引导地区分工、强化主导功能、凸显地域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农业地域多功能性指数计算模型,农业地域多功能演变的时空差异诊断模型,Gi*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农产品供给功能提升幅度较大,其重心进一步向平原农区集中;京津冀都市区、邯郸经济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大幅度提升;山地丘陵区生态保育功能进一步凸显;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优势区向各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域集中。(2)京津冀都市区、邯郸市及其周边地区为多功能指数热点区,而京津冀都市区与邯郸经济区之间的县市以及样带河南段大部分县市为多功能指数冷点区。研究结论:106国道沿线典型区不同类型区农业地域主导功能定位不同,需借助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粮食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地域功能与社会经济需求、地域资源禀赋相适应,促进主导功能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鲁莎莎刘彦随关兴良
关键词:土地管理演进特征
中国农村人口外流的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32
2020年
以农村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及两者表征的农村人口外流率为研究对象,利用"五普"和"六普"数据探讨了中国农村人口外流的演化及其空间格局,在预选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剖析了县域农村人口外流率的地域分异机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发展演化可划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大量外流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阶段3个时期;全国县域农村人口外流率呈现出程度不断加深的态势,农业户籍人口和乡村常住人口的集中度下降明显,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类和空间正相关性;平均海拔、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第一产业占比、城镇化率、道路密度、受教育水平、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人口外流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人均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从业人员占比与农村人口外流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郭远智周扬刘彦随
关键词:空间误差模型城乡关系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